記者 辛圓
到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首次突破3.1億大關,如何更好地提供養老服務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周五發布消息,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普惠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推動服務供給提質擴面、培育發展服務機構等六方面提出具體政策安排。
措施明確提到,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完善普惠養老服務法治體系,依法保障老年人權益。
措施還提到,支持各類經營主體發展連鎖化、集團化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以健康養老為主業和具有康養業務板塊的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要在品牌創建、服務標準、設施運營、人員培養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帶動作用,加強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建設。鼓勵彩票公益金按規定支持普惠養老服務設施設備建設和能力提升。”措施稱。
措施還提出,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對適合改建或轉型普惠養老服務設施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閑置用房、學校等,務實推動解決規劃調整、不動產權證書辦理、房屋報建及改擴建、消防驗收、養老機構備案等方面存在的困難。
此外,措施提到,圍繞盤活存量資產加大政策支持。對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的原生產經營性劃撥用地,改革后用于建設普惠養老服務設施的,在符合現有規定、履行相應程序的前提下,可采取作價出資(入股)、授權經營等方式處置。
措施還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在用地、水電價格、床位運營等方面按規定予以適當支持,有效減輕機構運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