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科能源”)披露2024年度業績快報。
報告期內,晶科能源(688223.SH)實現營業總收入926.2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1.9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054.0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7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1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4.66%;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65%。
談及業績下降原因, 晶科能源稱,主要系公司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導致主營業務利潤下降所致。
據了解,之所以在過去幾年行業困境中保持增長,主要就是靠對新技術的押注。
當時,光伏N型組件的進展引發了HJT、TOPCON和BC三大技術的路線之爭,由于投資成本與技術成本優勢明顯,晶科梭哈的TOPCON路線是此后幾年進展最順利的,也正是因此,公司成為了行業寒冬中的贏家。
2023年,公司N型組件出貨超過了48GW,凈利潤超過150%的增速一騎絕塵。
在TOPCON高速發展期,為了擴大勝利成果,晶科也開始大規模擴張。2018年,公司的營收才245.1億元,到了2023年,公司營收規模就已經超過千億。
但問題是,由于沒有技術代差,同行們的產能跟上,公司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去年,同行們的TOPCon產能都已經開始迅速放量,這意味著TOPCon組件很快就會步入整個行業內卷低價的終局。
晶科能源快報中亦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及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但行業供需矛盾加劇導致終端產品價格呈下行趨勢,產業鏈各環節盈利面臨較大挑戰。
報告期內,受制于產業鏈價格持續低迷,以及落后產能淘汰、火災事故等短期因素影響,經營性業績出現同比較大下降。
不過,據媒體報道,受《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簡稱“136號文件”)發布的影響,幾家企業已經上調或計劃上調組件價格,提價0.02元/W至0.05元/W。亦有企業明確,其漲價組件集中在分布式市場。
本輪價格上漲動能究竟能持續多久?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觀望的態度。
公司官網信息顯示,晶科能源是一家太陽能科技企業。公司戰略性布局光伏產業鏈核心環節,聚焦光伏產品一體化研發制造和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晶科能源產品累計服務于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家左右客戶,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組件出貨量將累計超300GW。
2月28日開盤,公司股價微漲,最新市值7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