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瀚星
有阿里員工調侃:馬云出現越頻繁,阿里的日子越好。
最近一年,作為阿里靈魂人物的馬云,在退居幕后多年后頻繁露面和發聲:先是在內網回復員工“阿里會變、阿里會改”,又在阿里組織變革一周年之際發布千字全員信為員工打氣,并多次現身阿里園區。
與之同時發生的,是“十八羅漢”蔡崇信、吳泳銘回歸公司管理一線,蔣凡帶隊電商事業群。出售非核心資產、聚焦核心業務,阿里試圖回到電商黃金時代那個“萬能的淘寶”。
十多年前的阿里,有兩個明顯特質。其一,淘寶天貓處在全盛時期,阿里電商業務占據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因此阿里關注更多的是自己而非競爭對手;其二,也是阿里大舉進軍新業務、新行業的前夕,因此業務更加聚焦。
年初至今,阿里巴巴港股的市值已累計上漲超過60%,發布2024年Q4財報后一日之內上漲近15%。長期關注阿里的分析師認為,這次上漲的主要原因除了一份還不錯的財報,更重要的是一場“近乎滿分”的財報電話會。
在財報電話會上,阿里管理層花前三分之二的時間大談AI和云。會后,一眾分析師直呼阿里應該被重估,甚至有樂觀者認為,阿里的估值中期看齊騰訊,長期對標微軟。
阿里在AI上的布局固然值得肯定,這是公司對未來的投資。但在這場資本狂歡背后,阿里一邊扮演AI、云先鋒的角色,沖在科技最前線,另一邊則是向“古典主義”回歸。
再次“萬能”
2023年5月,阿里開啟組織大變革后不久,馬云在一場淘天集團內部溝通會上提出,未來要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在去年2月的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重新明確,淘天集團堅持萬能的淘寶定位,在消費分級體系下,為不同消費者群體提供好貨、好價、好服務的購物體驗,就能讓淘寶重回增長。
淘寶移動端的開屏slogan幾經變遷。有“淘我喜歡”,也有“隨時隨地,想淘就淘”,在回歸“萬能的淘寶”之前,用的是“太好逛了吧”。

從slogan的變化,可以看出淘寶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定位。對電商行業來說,商品供給的豐富性是天然的競爭優勢,因此早期的淘寶用“萬能”這個詞來強調商品的豐富程度和商家生態的繁榮。
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淘寶開始為自己不斷貼上新的標簽。
那時的slogan“太好逛了吧”,背后是淘寶不希望用戶買完即走,而是停留更長時間——即便什么都不買。這意味著平臺需要在商品之外,用更豐富的內容來換取更多流量。
過去一年,電商行業增長見頂,各家平臺陷入史無前例的內卷,卷價格、卷服務、卷內容,但實際效果卻十分有限。
回歸“萬能的淘寶”,是打破內卷的一步棋。這意味著,淘寶開始將注意力從關注競爭對手,重新拉回到自身的優勢和生態上。
淘寶之所以“萬能”,仰仗的是平臺上大量品牌和中小商家。據晚點LatePost報道,今年2月初,新任阿里電商事業群CEO的蔣凡在一次小范圍的高管會上明確,2025年淘寶天貓的第一件大事,是通過扶持優質品牌和商家來做增長。
在PC端,淘寶也搞起了“復古”。去年5月,淘寶時隔7年重新升級網頁版,并將直播搬上了網頁,用戶可以在淘寶網觀看直播、下單。
淘寶還重啟了下線10余年的論壇“淘江湖”,置頂帖子是馬云在20年前寫的一篇舊文。文中寫道,“我堅信一個正直、偉大,杰出的電子商務網站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用戶。”
一位淘天員工此前告訴雪豹財經社,恢復網頁版和淘江湖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曾提到過一個現象,當一家公司在行業里沒有對手的時候,它更多地會關注自己的用戶,而當競爭環境變得激烈的時候,很多嘴上說著關注用戶的企業,實際上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競爭對手在做什么,而不是用戶需要什么之上。
取舍與聚焦
整個阿里集團的業務、組織、人員、文化等,都在向古典主義靠攏。
大約兩年前,阿里開啟了公司史上規模最大的“1+6+N”變革。這場變革幾經反復,從“靈活組織、各自為戰”,最終落在聚焦電商和云兩大核心業務上。
聚焦,是阿里回歸古典主義的集中體現。
10年前,阿里的業務相對簡單:電商和支付寶、菜鳥等圍繞電商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追逐前沿科技的云計算。
但同時,2015年也是阿里擴張的起點。
是年5月,阿里正式發布辦公軟件釘釘,隨后在年底收購優酷土豆,進軍大文娛。隨后幾年,阿里收購餓了么,大舉挺進本地生活;創立盒馬、控股高鑫零售、并購銀泰,高調進軍新零售。
在2016年的云棲大會上,馬云表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
過去十年來,阿里的業務日益龐雜,涉及人們工作、生活、消費、娛樂的各個方面,成長為一家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中國互聯網巨頭。
但隨著消費環境和競爭格局的變化,阿里開始壯士斷腕——出售線下零售業務,重新聚焦電商和云計算。
人事變動上的“復古”,則是更明確的回歸信號。
去年11月,阿里發布內部郵件,宣布整合國內和海外電商兩大業務,成立電商事業群,由蔣凡出任CEO,直接向吳泳銘匯報。
蔣凡在淘寶天貓任職超過7年,曾主導了淘寶移動端的轉型,并直接管理淘寶4年。在蔣凡回歸之前,作為阿里“十八羅漢”的蔡崇信、吳泳銘先后回歸集團出任董事長和CEO。
對今天的阿里而言,AI和云計算無疑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會,但守好基本盤同樣重要。
一手先鋒,一手“復古”,阿里能否重新擦亮十年前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