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News 張宇
編輯 | 楊博丞
過去幾年,少兒編程行業頻繁融資,在資本的助推下發展速度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開始,只有零星少兒編程項目獲得融資,2016年共有16個少兒編程項目獲得融資,2017年陡增至24個,而到了2018年,少兒編程行業迎來了全面爆發,融資項目高達47個。
2020年前后,少兒編程行業依舊深受資本青睞,但資源已開始向頭部傾斜,比如小碼王于2020年3月完成Pre-C輪1.5億元融資;貝爾科教于2020年5月完成1.2億元融資;編程貓于2020年11月完成13億元D輪融資。據統計,2020年,這三家少兒編程企業的累計融資金額已經占據整個少兒編程行業融資金額的2/3以上。
根據多鯨教育研究院在《2024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中的估算結果,2023年少兒編程市場規模約420億元,2023年至2027年保持13%的增速,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86億元。
但在少兒編程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諸多隱憂也紛紛暴露了出來,比如行業存在宣傳夸大、師資匱乏、課程體系缺乏標準等。
師資匱乏是少兒編程行業發展的一大隱憂。一位少兒編程行業人士告訴DoNews,國內少兒編程行業的師資其實很匱乏,由于少兒編程行業的特殊性,需要教師同時具備計算機能力和教育能力。但是這樣的人才十分稀缺,因為既要具備幼師或小學低年級教師管理孩子的能力,也要對編程有深入的理解,還要會用有趣的方式教學。
教師教學水平良莠不齊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一些少兒編程企業中,部分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就上崗教學,對編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夠深入,教學方法也不夠靈活,難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師資的匱乏與良莠不齊直接影響到少兒編程行業的轉化率及續報率,進而導致少兒編程企業的獲客成本居高不下,這也為日后的爆雷事件埋下了伏筆。
最近幾年,少兒編程行業屢屢出現爆雷事件或陷入負面輿論,比如貝爾機器人編程被曝出“卷款跑路”“退費難”等問題;百變天才機器人編程中心突然永久停課,導致一眾消費者退費無門;主打在線1對5小班課的妙小程暫停網絡授課,辦公室幾乎搬空;編程貓則因為加盟模式引發了巨大的質疑,導致品牌形象嚴重受損。2025年1月,中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少兒編程企業童程童美深陷經營危機,多地校區停業。
課程體系同質化也對少兒編程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課程體系是少兒編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部分少兒編程企業為了快速搶占市場,在課程開發上缺乏創新,往往互相抄襲、模仿,倉促推出重復率較高的課程,導致課程體系同質化十分嚴重。這樣的課程體系內容設計不合理,知識點銜接不緊密,難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和學習階段孩子的學習需求。
此外,少兒編程教育應該注重實踐操作,可許多少兒編程企業在教學過程中以理論講解為主,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缺乏與學科知識、現實場景的深度融合,這進一步加重了課程體系同質化問題。
市場需求不穩定是少兒編程行業面臨的另一個隱憂。少兒編程教育的市場需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一方面,就業市場的變化和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得消費者對少兒編程教育的長期價值產生疑慮,影響了投入意愿;另一方面,少兒編程市場的拓展難度較大,尤其是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對于少兒編程的認知度不高,市場需求有限。
少兒編程還有希望嗎?
盡管少兒編程行業目前面臨著諸多隱憂,但AI時代的到來,為少兒編程行業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多鯨教育研究院在《2024素質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中指出,目前少兒編程市場正步入黃金發展期,有望成為素質教育領域的最大增量市場。2024年少兒編程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并在國家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激增、技術創新引領及資本強力助推等多重利好因素驅動下,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隨著AI、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少兒編程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政策將繼續推動少兒編程行業標準化建設,尤其是課程標準化和評估體系的逐步完善。對于少兒編程企業而言,政策的推動為其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會,并帶來更為規范的市場環境。
不過,未來少兒編程市場集中化也會進一步加劇,頭部企業將主導行業新格局,而中小企業由于普遍缺乏資金支持和技術背景,往往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生存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整體而言,少兒編程行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要性將愈發凸顯。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AI技術的深度賦能,少兒編程教育不再僅僅是科技興趣的啟蒙,而是成為孩子全面成長和能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少兒編程行業競爭也會愈加激烈,缺乏特色和創新的少兒編程企業將會陸續出局,面臨淘汰。只有那些堅守行業規范,具備技術創新和多元化發展路徑的少兒編程企業,才有望突破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