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爅爅有聞
01 “種子循環”風靡,“亞麻籽”站上風口
最近,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們接連掏錢參與的一個消費潮流,叫「種子循環法」。
這些為「種子循環」買單的人,通常有兩個特點。
一,多少有點內分泌失調。
二,多少有點小錢。
「種子循環法」英文名為Seed Cycling,是一種已經在歐美流行了幾年的食療法,簡單說就是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吃不同的種子,以促進激素平衡。據說能幫助治療女性激素失調導致的各種問題,包括月經不調、痤瘡、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不孕等等。
有沒有用,暫且不表。
但至少看起來,天然,健康,安全,還符合中國人崇尚食療養生的觀念。
于是,大家紛紛抱著一種「有用最好,沒用也沒壞處」的心態,開始學習如何把那些不咋好吃、也不咋在中餐里常見的各類種子,通過拌酸奶碗、配燕麥粥、打奶昔、做烘焙等西式飲食方式,灌進肚子。
光是小紅書上,「種子循環」的相關帖子就有28萬+篇。
光是京東上,一個新消費品牌種子循環套裝,單品單渠道就賣了10萬+件。
從目前的情況看,種子循環不一定真幫大家解決了內分泌問題,但一定實打實幫了亞麻籽。
因為所有種子循環產品的C位成分,無一例外都是「亞麻籽」。
亞麻籽,作為一種中國人日常不太會吃的種子,在黑芝麻、葵花籽等其他常見種子的襯托下,在僅限于酸奶碗和沙拉烘焙的ins風搭配圖氛圍下,自帶一種洋氣的濾鏡和距離感。同時,由于亞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α-亞麻酸)、木酚素的特性,也通常被視作種子循環中平衡激素水平、調節內分泌的主角。
于是各個電商平臺上,亞麻籽的單價最高,銷量也在所有種子里一騎絕塵。
為啥能如此賣爆?
因為在商家的宣傳話術里,以亞麻籽為中心的種子循環療法,主打平衡激素,適用的人群實在太廣了:
有備孕、懷孕、月經不規律等情況的女性,被歸類為需要「補雌」。
有脫發、多毛、痤瘡、肥胖等情況的女性,被歸類為需要「降雄」。
你想想這年頭,沒有一個上述困擾的女性,掰著指頭數有幾個?
02 亞麻籽的“中產”光環
事實上,中國早在漢代就已引進亞麻這一草本植物,也早早躋身全球四大亞麻籽產區之一,但消費量卻遠不及歐美市場,近年食用亞麻籽粉的方式也主要受歐美中產階級健康飲食潮流的影響。
中國人種植亞麻,最初并不是用來吃籽的。
明代《天工開物》記載胡麻等榨油術
早在漢代,張騫出使大宛時將亞麻從西域帶入中國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早期主要作為油料作物,也稱胡麻。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后,東北地區相繼建起亞麻紡織工廠,亞麻才逐漸轉為以利用纖維為主,生產亞麻紡織品。
但無論是油用還是紡織用,亞麻制品一直都是高檔消費的代名詞。
亞麻籽油,被稱為「月子油」,因營養價值高、有藥用價值、產量相對有限,在食用油中價格較高,常被作為給孕產婦、嬰幼兒補充營養的油品。
亞麻紡織品,則常見于在時尚界大行其道的「老錢風」穿搭。因亞麻纖維相較于棉花等其他纖維作物,產量低、加工難度大、價格高、易損耗,受眾就自然限定在了有錢有閑的人群,乃至于亞麻面料特有的易皺屬性,都被人贊為「富貴褶」。
珠玉在前,作為后起之秀的亞麻籽粉,自然也要從有點小錢的人群打入。
和藍莓、牛油果、羽衣甘藍等ins風標配單品一樣,亞麻籽也是先被冠以「超級食物」的名頭,再被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歐美中產階級、精致亮麗的歐美健身博主高頻提及,才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中國的中高端消費群體的關注。
國內中產女性愛上吃酸奶碗的這幾年,正是亞麻籽粉開始流行的時候。
小紅書博主分享亞麻籽酸奶碗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在2019年至2023年間,中國市場上亞麻籽粉的年銷售額增長了約56%,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翻番。
有機亞麻籽粉,有中產buff的雙重疊加自然也就成了最受歡迎的產品。據美國農業部報告。近五年中國的有機食品市場每年增長速度達到了15%,其中有機亞麻籽粉占比超過20%的市場份額。
酸奶碗、燕麥碗、果昔碗、健康面包,那些你學著小紅書博主制作和擺盤的中ins風食物,都是亞麻籽潛入你生活的實證。
研究機構MordorIntelligence預測,人口稠密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由于近年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中產階級家庭數量的增加,預計亞麻籽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至此,亞麻籽在你心里已經完成了和中產群體的錨定,你自然也接受了食用亞麻籽粉作為一種中產飲食生活方式的結果。
畢竟花點小錢,就能買到一種健康食物,且是一種新健康潮流的中產消費符號。
幾十塊錢,買不了中產標配的lululemon始祖鳥,吃brunch也只能吃一頓。
但幾十塊錢,能買一袋中產感拉滿的亞麻籽粉,自己在家拌酸奶,能吃一個多月。
作為中產新周邊,性價比實在是太高了。
03 真有用 or 智商稅?
那么,以亞麻籽為中心的種子循環療法,對內分泌到底有沒有用?
先上結論: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有作用,但還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我找到了這兩年在宣傳亞麻籽及種子循環療法對女性內分泌作用時,引用最多的幾篇醫學研究論文,主要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來自巴基斯坦的兩篇論文,分別對90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進行了對照試驗,系統分析了種子循環法在PCOS治療中的潛在機制,結論均認為「種子循環法對患有PCOS女性的荷爾蒙紊亂有改善效果」。
來自印度的兩篇論文,分別對290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了對照試驗,綜述分析了種子循環法對女性月經周期紊亂(如PCOS相關月經不規律)的改善作用,結論為「配合飲食控制的種子循環療法有望成為一種PCOS治療策略/可能有積極作用」。
科研證據有了,但還不能完全證實。
歸根究底,是目前關于種子循環療法的試驗量還非常少,試驗設計本身也存在很多局限性。要知道,控制飲食熱量、減輕體重這兩個變量,本身就能起到對多囊的改善效果。
事實上,國內外權威機構關于多囊的飲食指導中,至今也尚未將種子循環療法列進去。
至于其他在商家口中能被種子循環療法一網打盡的適應癥:脫發、多毛、痤瘡、經前綜合癥、月經不規律等等,目前還都沒有正經的試驗證據證實。
說白了,種子循環法在全面斬獲科研證據之前,先全面斬獲了有內分泌失調相關癥狀女性群體的焦慮。
畢竟在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醫學機構的共識中,引起內分泌失調的最主要因素,是熬夜、精神壓力、飲食失衡及缺乏運動。
天天熬大夜,工作996,三餐外賣加久坐,不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天吃半罐亞麻籽粉也救不了你的內分泌。
04 新晉中產消費符號
這兩年大家都在說,中產消費降級,消費力滑落,好像中產一勒緊褲腰帶,就只會過非必要不消費的日子了。
亞麻籽的賣爆證明了,需求還在。
尤其這種花小錢就能買到中產感消費品的需求,一直都在。
這有點像當年買不起香奈兒和古馳衣服的人,會買其胸針和皮帶的消費心理。
只是消費標的變了。
從「顯化」的炫耀,轉向了「內化」的悅己。
從「花錢給別人看」轉向了「花錢給自己看」。
在今天的消費市場,中產階級在消費中更關注「心靈滿足感」。許多低單價消費品的走紅,并不單純依賴于功能需求,而會通過場景化敘事(如生活方式)提供情緒價值。
就像江南春說過的,「哥吃的不是一碗面,哥吃的是寂寞」。
當下火爆的亞麻籽,也不僅是一種中產式健康食品,還代表一種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想象。
中產們花幾十塊錢,買的也不僅僅是一袋有機亞麻籽粉,更是一種對高品質食物的消費認知,一種為健康生活方式買單的信念感。
這種信念超越了產品本身,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對健康生活的具象化表達。
正如眾多科學實證已經達成的共識是,積極情緒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代謝平衡、加速慢性病康復。只要心情好,身體自然也會倍兒棒。
中產真正買的不是亞麻籽里的歐米伽3,買的是信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