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市象 文昌龍
編輯 | 楊舟
「市象」獲悉,在百度MEG(移動生態事業群組)近期的全員會上,負責人羅戎(Julius)表示,2024年部分業務增長遲緩,增速落后于競對(甚至負增長)。其中,百度搜索正遭遇對手蠶食,已成為內部重點審視的核心戰場。
去年末,市場消息稱小紅書日均搜索量已逼近6億次,直追百度一半,增速驚人,正向搜索霸主地位發起沖擊。受此沖擊,百度內部對小紅書侵蝕搜索大盤的討論居高不下,“搜索用DeepSeek類應用,查東西上小紅書,百度搜索的生存空間還剩多少?”
為應對這一沖擊,「市象」獨家了解到,手百團隊曾在去年底低調內測極簡版手機百度App,首頁僅保留搜索框,以及網盤、小說、短劇等核心入口,原先占據主導的Feed流則被直接折疊。
這一極簡版在小范圍試驗后落地,由于入口頗深,需要用戶主動調整,因此不被多數用戶所感知,核心原因或在于Feed流是百度的“現金牛”。但這一調整恐怕也難以真正守住百度搜索的護城河,市場對此次內測的評價頗為犀利:“首頁沒廣告,不代表搜索結果沒廣告?!?/p>
在搜索戰場的二次博弈中,百度急需尋找一條更具突破性的突圍路徑?!甘邢蟆褂^察發現,百度App近期已將Slogan從“百度一下 生活更好”改回“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這些年,百度的Slogan幾經更迭,2005年,“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奠定了搜索引擎的核心認知,至今仍是最具辨識度的版本。2017年,百度發力信息流,Slogan變為“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試圖向內容分發轉型。2021年,百度再次調整,換成“百度一下 生活更好”,推動服務化布局。
Slogan調整背后映射的是其戰略重心的不斷調整。此前,百度嘗試多元化擴張(信息流、短視頻、電商、本地生活服務),但面臨抖音、美團、微信等超級APP的激烈競爭,尤其在服務化戰略(2021年“生活更好”)中未能形成絕對優勢。
此次回歸“搜索即答案”的原始定位,在某種程度上釋放出戰略收縮的信號——面對外部沖擊,選擇收攏戰線,集中資源鞏固搜索這道核心護城河,以確保在搜索主戰場不失守。
不難看出,這一輪回歸戰略的關鍵籌碼,正是押寶AI。尷尬的是,外部AI大模型卻搶了百度AI本該擁有的風頭。
此前在2月16日晚,百度搜索宣布將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緊接著,百度APP于2月18日上線DeepSeek滿血版,但由于入口位置較為隱蔽,用戶需要在搜索結果頁進入AI搜索,再通過一系列操作才能嘗試DeepSeek功能。
直到2月21日,百度宣布在其Web首頁正式上線DeepSeek入口,用戶可以點擊搜索框下方的“AI搜索DeepSeek滿血版”。
百度搜索接入DeepSeek,是大廠做出了戰略上的取舍。但這樣一來,百度恐怕也將步騰訊后塵,面臨市場和內部的雙重拷問:如何在業務發展與自研文心大模型之間找到平衡?在AI重構搜索的背景下,商業化路徑又該如何自圓其說?
01、搜索借力DeepSeek難掩AI失意
「市象」獲悉,微信接入DeepSeek一事引發C端用戶熱議后,百度內部也展開了討論:“微信根本不糾結DeepSeek是不是自家研發的,關鍵是能否提升用戶體驗,百度App早就該趕緊跟上?!边@一觀點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定共識。
或受到此討論影響,百度緊接著決定將DeepSeek接入搜索場景。此舉也得到了部分內部認可?!皹I務線本就沒必要和一言綁定,哪個對業務更好就用哪個,羅戎(Julius)能看到一些實質變化,大家還是保持期待?!?/p>
不過,也有消息稱,這一系列顛覆常規的決策——包括百度在搜索場景中使用R1、將文心一言在4月1日免費開放、并計劃在6月30日開源模型——最終都是由CEO李彥宏親自拍板的。
眼下,百度仍是中國份額第一的搜索引擎,但據Statista數據,2021年至2024年5月,百度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從87%跌至56%,面臨微信搜一搜、抖音搜索、小紅書等“去中心化搜索”的侵蝕。
百度搜索借力DeepSeek與百度App品牌回歸同步推進,或許能為爭議不斷的搜索業務注入一絲新的活力。市場消息稱,百度搜索全量上線DeepSeek滿血版并提供聯網服務后,PC端開放僅1小時就有超千萬人使用。
與此同時,百度搜索接入DeepSeek自然也少不了爭議。有百度員工私下調侃道,“進廚房準備了大半天,最后還是點了個外賣?!边@句話點出了一個核心問題:百度在搜索場景引入DeepSeek-R1模型,是在間接承認自家技術的短板。
這種爭議并不新鮮,騰訊早前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內部討論。不同的是,騰訊在接入DeepSeek-R1時,爭議相對較為平淡;而百度此前高調宣揚自信滿滿,這反倒讓此次的爭論顯得尤為激烈。
“不是接入,而是重構,話語權在眼前。”回溯到2023年5月的中關村論壇,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曾豪言壯語:“百度要做第一個把所有產品重新做一遍的公司,不是整合,不是接入,是重做,是重構?!?/p>
作為國內首個推出的大語言模型,百度在2023年3月率先發布了文心一言,如今,這種落差卻難以讓外界真正感同身受。“從國內首發熱度滿滿,到如今四面楚歌疲態已顯。”一位離職的百度TPG(技術中臺事業群)員工如此評價道。
據了解,百度將基礎模型文心大模型歸入TPG技術中臺事業群,而AI應用文小言App、百度搜索等C端產品則隸屬于MEG移動生態事業群。
因而,百度搜索接入外部DeepSeek-R1模型后,成為了內部批判TPG的導火索——搜索早早接入了文心,文心要是強的話,何必接入DeepSeek。據「市象」獲悉,在近期的內部會議上,TPG遭遇了質疑,內部氛圍緊張。
隨之而來,一個新的問題浮出水面:隨著百度將核心產品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的投入該如何調整?
根據「市象」獲取的騰訊方面消息是,目前的策略是讓兩種模型回歸“內部賽馬”的路徑——畢竟騰訊的混元模型在多模態技術上已有較深沉淀,而現階段,DeepSeek的短板恰恰在于這一點。但百度在多模態領域的聲音較為平淡,外界關注度也不高。因此,如何平衡自研模型的投入和外部合作,仍然是一個未解題。
一個細節是:盡管文小言App宣布接入了DeepSeek,但與騰訊元寶將DeepSeek模型直接放在可視化調用接口不同,目前文小言App的動作更加含蓄。這一細節或許體現了百度的堅持,也可能意味著其不會輕易減少對自研文心大模型的投入。
02、AI搜索商業化,騰訊給百度打了一劑預防針
近期百度2024年四季度財報中的一些信息,值得咀嚼。一方面,百度在線廣告收入的跌幅依然在擴大。根據財報數據,2024年1-3季度百度在線廣告收入的同比增幅分別為6%、-2%、-4%,而四季度跌幅進一步擴大至7%,至179億元。
另一方面,百度App的月活近年來首次出現了環比下滑。2024年12月,百度App的月活躍用戶(MAU)為6.79億,同比增長2%,但相較2024年9月的7.04億人,環比下降了顯著幅度。根據第三方QM數據,四季度百度App的用戶粘性和使用時長依然處于疲軟狀態。
對于月活和用戶粘性的問題,百度的策略相對清晰:通過AI重構搜索體驗,并輔以近期的品牌回歸策略,試圖激活用戶活躍度與粘性。然而,針對廣告疲軟這一問題,百度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表態頗為耐人尋味。
在財報電話會上,分析師提出問題,在四季度廣告收入成壓的背景下,百度如何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廣告營收的復蘇?結合百度MEG負責人羅戎和百度CFO何俊杰的發言,給出的信息是:百度目前還沒有大規模將占總查詢量約22%的生成式搜索結果貨幣化。一旦我們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功能足夠完善,我們將推進貨幣化進程。
也就是說,百度計劃適時推進AI搜索的商業化。但一個直接的問題擺在面前:AI重構搜索后的商業化到底好推進嗎?
這個事情上,騰訊給百度打了一劑預防針。2月18日,有博主稱騰訊元寶在使用DeepSeek R1時,回答中疑似包含廣告信息。隨后,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在評論區回應:“理論上不應該,已經讓技術去查了。” 這一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
近期,360旗下的納米搜索已經率先在AI搜索界面中加入了廣告,且已有用戶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不滿。由此可見,如果百度采用類似的AI搜索廣告模式,首當其沖的挑戰將是用戶的反感以及對搜索公正性的質疑。
同樣,參考AI搜索引擎新秀Perplexity AI,此前,Perplexity的年收入突破了1000萬美元。即便Perplexity的首席執行官Srinivas表示?!拔覀儠L試這兩者,看看能否像Netflix一樣找到一個平衡點,既有廣告也有訂閱,并以此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钡珟缀跛械氖杖攵紒碜悦吭?0美元的Pro服務訂閱。
廣告模式容易引發用戶吐槽,而訂閱模式在國內則被視為“黑盒”,用戶的接受度也遠不如預期??梢姡珹I搜索的商業化能帶來的廣告收入增量并不樂觀。
與此同時,百度加速AI搜索的推進,可能反而會對現有的廣告盤子造成負面影響。此前,微信接入DeepSeek后,市場普遍在討論這一舉措對百度的沖擊。然而,微信卻選擇暫時停下了腳步,將流量轉向騰訊元寶承接。這一決策背后,除了算力的客觀限制,更為關鍵的,是商業化的考量。
“從搜索角度看,微信的AI搜索不能不做,也不能做的很好,如果將大量流量轉到AI搜索對話上,會影響商業變現,這只是給用戶提供一種新的搜索體驗,但是不能革自家的命。”從事搜索的騰訊員工表示。
顯然,百度接下來的關鍵挑戰,是如何在推動AI搜索發展的同時,確保AI搜索廣告變現不破壞用戶體驗以及侵蝕傳統的搜索廣告業務。但正如一位百度員工所言:“先把流量搶回來,再考慮之后怎么變現。市場份額才是更棘手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