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近日,騰訊元寶接入 “滿血版” DeepSeek- R1模型,并能讀懂圖片后,在中國區蘋果APP免費榜一舉站上第二位,超越豆包僅居DeepSeek之后。
有了DeepSeek的加持,元寶不僅能調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獨家生態內容,還能聯網搜索權威信源,回答質量大幅提升。同時,其響應速度、推理邏輯、多模態輸出都有了顯著改善,甚至能模擬特定口吻與用戶交流。
元寶本是基于騰訊混元大模型開發的AI產品。據騰訊方面介紹,騰訊混元大模型是騰訊全鏈路自研的通用大語言模型,定位為具備強大的中文理解與創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務執行能力的實用級大模型。
去年4月,混元大模型升級為混合專家模型(MoE)架構,參數規模達萬億,擅長處理復雜場景和多任務場景。其還開放了云上256k長文模型,在長文檔的閱讀理解和大規模數據分析方面表現出色。
此前,騰訊通過微信上線 “騰訊混元助手” 小程序、發布混元文生圖大模型并開源等動作進行推廣,也計劃將混元大模型接入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等多款協作SaaS產品。
然而,元寶接入DeepSeek后,混元大模型的處境略顯尷尬。DeepSeek-R1雖彌補了混元大模型在推理速度和響應效率上的不足,卻使得用戶更傾向于使用有DeepSeek加持的功能。
此外,DeepSeek以開源策略橫掃市場,企業能低成本部署,還能本地化調優,對混元大模型可能產生沖擊。而騰訊利用DeepSeek吸引用戶、用微信守住入口的策略,也讓混元大模型在騰訊的整體AI戰略中的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變得不那么清晰。
對于混元大模型的發展,騰訊以往表現得頗為“低調”。去年5月,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騰訊做大模型不爭一時之先?!?/p>
當時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以及月之暗面的Kimi等應用,都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推廣,但劉煜宏認為,買量營銷不是騰訊元寶現階段的主要目標,“甚至對標競品拉高整體規模也不是我們現階段的目標?!?/p>
據他所述,未來一段時間,騰訊元寶的重心會放在串聯騰訊內部的核心產品(比如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通路,以及優化更多垂直行業(法律、金融和醫療等)的大模型應用體驗。
但現在看來,DeepSeek強勢介入或多或少打亂混元大模型的發展節奏,令其處境尷尬。如何加強在垂直領域的深耕,形成差異化競爭,同時進一步探索微信生態與DeepSeek的深度融合,挖掘更多應用場景,將是混元大模型破局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