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對此表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把握住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要抓好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來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來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同時,要構建農業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們的自主創新平臺,利用這些平臺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機會前瞻】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對此表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把握住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要抓好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來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來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同時,要構建農業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們的自主創新平臺,利用這些平臺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與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相比,2025年文件在政策基調與發展目標上既有延續性,又有深化與升級。在政策延續方面,兩份文件均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作為核心目標,強調鄉村振興在 “三農” 工作中的基礎地位。不過,2025年文件進一步突出 “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 的雙輪驅動作用,明確要通過制度創新與技術突破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目標升級上,2025年文件首次提出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和 “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將鄉村全面振興納入國家現代化整體布局,更注重城鄉融合發展與系統性改革。
在糧食安全方面,2024年重點在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等;2025年則新增啟動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試點 “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推廣水肥一體化與高產技術集成,構建數字化單產監測系統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