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劉俊群
編輯 | 劉欽文
近日,杭州的科技圈熱鬧非凡。DeepSeek、游戲科學(《黑神話:悟空》制作方)、宇樹科技(春晚扭秧歌機器人)、強腦科技(腦機接口)、云深處(機器人公司)以及群核科技,被稱為“杭州六小龍”。
2025年2月18日,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祝銘明帶著AR眼鏡Rokid Glasses亮相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網友戲稱“杭州第七條龍”出現了,甚至有人繪制了“杭州七龍珠”分布圖。
如今,“七龍珠”中的群核科技率先沖刺IPO,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標是成為“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群核科技旗下擁有酷家樂、酷家樂海外版Coohom以及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群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等產品。
那么,群核科技為何能成為“七龍珠”中首個IPO的公司?赴港上市又有何計劃?
年入6.64億元沖刺IPO,不到三年虧損超17億元
你有沒有想過,打造夢想中的家,也能像玩兒時的建造家園游戲一樣輕松?過去,房屋設計是專業設計師的 “專利”,但如今,普通人也能體驗設計的樂趣,這都要歸功于酷家樂。
在酷家樂這款軟件中,你可以拖動家具模型到合適位置,家的雛形便有了。改戶型、生成 3D 圖、挑選建材家具,都能輕松完成。而且,許多家具和主材都對應真實商品,最后還能渲染出全景圖和 3D 漫游,仿佛提前入住未來的家。
家居設計軟件酷家樂由群核科技于2013年推出,客戶群體龐大。家裝公司、個人設計師都是其主要用戶,顧家家居、索菲亞、奧普、林氏木業、TATA 木門、美的置業這些大品牌都在用。2024年,酷家樂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70萬,平臺月活訪客數更是高達8630萬。
酷家樂針對不同用戶推出了不同版本。高級版面向個人客戶,訂閱不同級別可解鎖定制功能。基礎版本免費,專業版年費約 299 元,旗艦版的年費約 599 元。
而企業版,是為企業客戶量身定制的。根據企業的獨特需求,提供企業級、行業專用的軟件解決方案,定價以訂閱費為主。在給企業客戶定費用的時候,會綜合考慮賬戶數、使用量、功能特性以及訂閱期限等因素。
圖源:招股書
企業客戶為群核科技貢獻了超80%的訂閱收入。同期,群核科技的企業客戶數量從3.31萬名上漲至4.55萬名;個人客戶數量從31.11萬名上漲至41.39萬名。群核科技截至2024年9月底,群核科技的大客戶凈收益留存率為114.1%,個人客戶的凈收益留存率為96%。
需要說明的是,客戶凈收益留存率是衡量群核科技一定時期內原有客戶凈收益變化,反映維持和增長客戶收入能力。用本期原有客戶凈收益除以上期,再乘 100% 得出。大于 100% 收益增長,小于則流失。
憑借龐大的用戶基礎,群核科技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別為6億元、6.64億元,2024年前9個月實現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13.79%。根據《招股書》可知,以收入規模計算,2023年中國空間設計軟件行業三家公司共占據60.5%的份額,其中群核科技以22.2%的份額位居首位,另外兩家公司A和B份額分別是21.9%、16.4%。
然而,市場份額領先的背后,是持續的虧損。群核科技在2022年虧損7.04億元,2023年虧損6.46億元,2024年前9個月虧損4.22億元,按此計算,不到3年的時間群核科技虧損了17.72億元。不過可以看出,近幾年虧損額正在逐年減少。
燒錢3.91億搞研發,卻陷侵權風波
常年虧損背后,是群核科技持續的研發投入。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群核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達到4.38億元、3.91億元和2.63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約為72.9%、58.9%和47.6%。
同期,該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21億元、3.56億元和2.48億元,占比為53.4%、53.7%和44.9%。
人才是研發的核心,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擁有615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4.3%。
這些高強度的投入,也導致了公司的虧損。群核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虧損主要由于公司為推動業務快速及長期增長,大量投資于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及產品營銷。未來,公司計劃繼續加大投入,包括技術升級、市場擴展以及國際化布局。這意味著,短期內虧損可能還會持續。
大量研發投入背后,群核科技也不滿足于現在的公司定位。群核科技創始人黃曉煌曾明確表示,如果用家居SaaS來形容群核科技,是對群核科技最大的誤解。
SaaS即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用戶不用自己購買軟件和服務器等,通過互聯網就能使用軟件,按訂閱方式付費。
在《招股書》中,群核科技將自己定位為“空間智能企業”,致力于推動3D渲染和計算技術在多個行業的應用,如機器人、電影等領域。
群核科技創始人黃曉煌在新媒體“甲子光年”的專訪中提到,群核科技并非一開始就瞄準家裝行業。創業初期,公司先開發了云端GPU的快速渲染能力,隨后“拿著錘子到處找釘子”,嘗試了多個行業,包括機器人、家居、電影等。最終,家裝行業的反響最好,客戶更愿意為此買單。
但值得注意的是,家裝行業雖反響最好,但群核科技也因此遭遇侵權風波。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酷家樂 3D 云設計軟件”曾被指抄襲“同行”三維家權利代碼,且未表明開發者身份。
三維家公司獨立研發的 “三維家家居web3D計軟件 V2.0” 于 2015 年 3 月對外發布并進行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其中涉案的七個權利代碼文件是實現線框圖功能的核心代碼,能夠繪制場景的線框圖。
2020年三維家起訴,2022 年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酷家樂侵權成立,群核科技在其官網推出的在線設計軟件 “酷家樂 3D 云設計軟件” 存在直接抄襲、復制、使用三維家權利代碼的行為,還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代碼且未表明三維家的開發者身份。
群核科技上訴后,最高院終審判決其侵害了三維家公司的署名權、修改權、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并賠償三維家經濟損失27萬元。
而此次IPO募資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在研發方面。公司計劃投資核心技術及基礎設施,持續提升研發能力,尤其是升級GPU集群以支持更大規模的并發計算任務。
此外,群核科技還計劃提升現有產品,并將其應用擴展至新的垂直領域和業務場景,如虛擬環境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公司希望通過改進“群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增強其在虛擬環境中的影響力。
從國內走向海外,群核科技為何赴港?
除了在國內搞研發布局“空間智能”,群核科技也將目光投向了海外,而國際化布局也是其募資的用途之一。
群核科技的酷家樂海外版產品——Coohom,主攻美國、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市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9個月,Coohom在中國以外市場產生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比例為11.3%、6%及7.4%。
此次IPO募資的用途中,也包括用于實施公司的國際擴張策略,重點為美國、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對于Coohom及其他針對海外市場的產品,公司計劃加強跨越不同地理位置及時區的客戶支援,開設新地區辦事處等。
也就是說,群核科技的野心不僅限于國內市場。
2020年,公司收購了建筑模型平臺Modelo;2021年,又收購了軟裝設計工具美間。通過這些收購,群核科技逐步擴展了其技術版圖。
與此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海外版酷家樂——Coohom平臺已經覆蓋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4種語言,服務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市場。
黃曉煌曾透露,韓國最大的家具制造商Hanssem(漢森)以及美國的幾家頭部科技公司都是群核科技的客戶。東南亞市場也簽下了大量線上用戶與線下客戶。
然而,國際化并非一帆風順。公司也表示,進軍新市場并非易事,可能面臨諸多挑戰。進軍新市場可能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產品本地化、法律法規合規、人才招聘等。此外,國際擴張還需管理層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
如今,赴港上市為群核科技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投資專家王雅雯表示,企業赴港上市,股權融資是便捷且高效的途徑。港股上市后,一方面,香港作為海外前沿陣地,在控股合規上提供更多靈活操作空間,助力其應對復雜海外市場;另一方面,借助港股平臺搭建便捷外匯融資渠道,獲取更多低成本且快速到位的外資,滿足其海外業務快速擴張的資金需求。
海歸創業天團+IDG 助力,公司估值超160億元
群核科技如此重視研發,離不開三位技術出身的聯合創始人——黃曉煌、陳航和朱皓。
群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碩士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黃曉煌和陳航是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的同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朱皓先后獲得清華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三人在前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深造時相逢。而且三人曾在包括英偉達、微軟、亞馬遜及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等全球知名公司和研究機構就職。
然而,他們并不滿足于在大公司中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是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創業之路。陳航曾坦言,他們在國外時,雖然進入了大公司,但很難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2011年,三人東拼西湊了20萬元,租了一間小房子,靠著幾臺二手設備,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征途。朱皓回憶道:“我們就像捧著金飯碗的乞丐。”當時,他們為科研機構搭建的超算平臺,客戶復購率不足20%。
2012年,黃曉煌和陳航分頭跑了二、三十家投資機構,把國內大V都跑了一遍,沒有人看好他們。
黃曉煌坦言,我們剛開始出來創業做基于GPU的高性能應用,很多VC(風險投資)都說GPU根本不靠譜,都快被淘汰了,未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你別搞GPU應用了,也不投我們。所以說,不同的角色視角是不一樣的。
他還表示,英偉達實際上也是拿著GPU這把錘子到處找釘子。我十幾年前在英偉達工作的時候,英偉達還是一家不太起眼的小公司。當時在硅谷聚會,女生一聽說你來自英偉達,禮貌性打個招呼就走。
直到2013年,黃曉煌入選杭州市江干區的“百人計劃”,獲得了150萬元的啟動資金,才解了燃眉之急。隨后,浙大校友王淮的天使輪投資和IDG資本的加入,讓公司逐漸走上正軌。
2016年,群核科技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達到5億美元。2018年,D輪融資超1億美元,投后估值約6億美元。2019年,高瓴領投的D+輪融資后,公司估值躍升至10億美元。2021年10月底,公司完成最新一輪融資,當時認購股份成本價是1.46美元/股,以其總股本15.39億股估算,估值約22.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3.03億元)。
其中獲得了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為資本、云啟資本、經緯創投、線性資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創投、Coatue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
《招股書》顯示,在IPO前,黃曉煌、陳航和朱皓對群核科技的持股比例分別約為15.46%、11.04%和4.22%。IDG資本、紀源資本、高瓴創投均持有群核科技超10%的股份。其中,順為資本是由雷軍創辦的投資機構。
2025年2月18日,群核科技推出了“星核人才計劃”,招募全球高精尖校園人才,提供最高百萬級的薪酬待遇(含期權),實習生月薪最高達1.2萬元。
黃曉煌在朋友圈中感慨:“杭州是一座能讓人靜下心來,踏實做研究、安心搞創業的城市。群核創立之初,杭州市政府給了我們150萬的無償資金扶持,去做嘗試。如今,我希望能拿出更具競爭力的待遇,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一起加入群核,探索前沿技術創新。”
群核科技作為 “杭州六小龍”之一打頭陣沖刺 IPO,從無人問津的小團隊,成長為行業里的潛力股。如今面對國內研發的大筆“燒錢”和國外市場的風險,能否順利上市呢?
你看好“杭州六小龍”之一群核科技沖刺IPO嗎?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