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姚悅
編輯 | 高巖
近日,瀚川智能實控人蔡昌蔚突然被曝離婚。
2月18日,瀚川智能公告,蔡昌蔚直接、間接持有公司18.17%的股份,因涉及與前妻的財產糾紛,其所持股份的97.36%被凍結。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實控人蔡昌蔚還與其時任妻子劉愛瓊,通過股權質押向信托機構融資2.2億元。彼時,瀚川智能剛完成上市以來最大一次融資,定增募資9.53億元。
近日,瀚川智能可謂纏身事務不斷。除了因實控人與前妻財產糾紛,公司大量股權被凍結,此前公司定增募資與實控人質押融資也衍生出一系列事端。
這一系列事件對于瀚川智能有什么影響?
突然被曝離婚,實控人9成股權遭凍結
2月18日,瀚川智能公告,因與前妻財產訴訟糾紛,實控人蔡昌蔚所持有公司控股股東瀚川投資及一致行動人蘇州瀚川德和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瀚川德和)與蘇州瀚智遠合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瀚智遠合)的全部股份被凍結,占蔡昌蔚合計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為97.36%,占瀚川智能總股本比例17.69%。
對于此信息,外界第一反應是,等等,先解釋下怎么就成前妻了?至少2023年7月,劉愛瓊還以蔡昌蔚配偶的名義與蔡昌蔚一起質押公司關聯股權借了2.2億元。
對此,瀚川智能表示,婚姻狀況屬于個人隱私,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表示,婚姻變更并不必然導致財產分割,所以婚姻變更不一定涉及股權變化,也就不是都要信息披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離婚涉及實控人股權變動或者有重大股權爭議則屬于《證券法》規定的需要進行信息披露的重大事項。
2017年,鼎信通訊(603421.SH)實際控制人王建華就與張啟離婚并簽署財產分割協議,而且涉及到鼎信通訊股權分割——約定王建華所持公司的約3295萬股股份歸前妻張啟所有(按當時股價算價值10億元),同時約定王建華應付張啟1億元現金。
但鼎信通訊未及時披露王建華離婚分割股份事項,后被王建華前妻凍結股份訴至法院才曝光。2024年,因信披違規,鼎信通訊和王建華分別被出具70萬元、100萬元的罰單。
與鼎信通訊的情況類似,目前瀚川智能蔡昌蔚被前妻凍結資產,也側面證明其存在重大股權爭議及分割的問題,是需要及時予以信息披露,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目前該案件尚處于訴前調解階段,法院未正式立案。瀚川智能表示,尚未獲取與上述司法凍結相關的法律文書,暫無法獲悉蔡昌蔚本次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具體原因和詳細內容。
瀚川智能表示,此次蔡昌蔚的股權被凍結,不影響公司經營活動,但是如果最終法院判決蔡昌蔚在相應主體所持權益的所有權發生變化,將可能導致其在相應主體所持權益被強制執行,瀚川智能屆時也可能面臨控制權不穩定或變更的風險。
質押融資違約,蔡昌蔚股權有何影響?
上述提到的蔡昌蔚與劉愛瓊于2023年股權質押融資也出現了問題。
2023年7月,因個人資金需求,蔡昌蔚及其時任配偶劉愛瓊作為共同借款人與華能貴誠信托簽署《特定股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合同》,融資2.2億元。
作為增信手段,蔡昌蔚將持有瀚川智能的控股股東瀚川投資的52.23%的股份質押。這部分股份占蔡昌蔚持有瀚川智能所有股權的80.58%,占瀚川智能總股本14.64%。
不僅如此,瀚川投資還將所持部分瀚川智能的股權也質押,用于蔡昌蔚的個人融資增信,這部分股權占瀚川投資所持瀚川智能股份的26.74%,占瀚川智能總股本的7.47%。
目前,瀚川投資作為出質人質押的質權尚未成立,但如果蔡昌蔚發生相關違約,華能貴誠信托則有權隨時自行辦理質押股票。
根據當初簽訂的合同,在不觸發其他限制性條款的前提下,蔡昌蔚的回購日在2026年7月。同時,蔡昌蔚需要在2024年10月31日前支付不少于1870萬元的第一筆保證金,以及不低于2000萬元的第一期回購本金。
但由于瀚川智能2024上半年出現虧損,根據相關條款,華能貴誠信托作為權利人有權立即終止投資并確定回購。同時,截至2月21日,蔡昌蔚已支付保證金723萬元,還有1147萬元未支付,回購本金2000萬元則完全未支付。蔡昌蔚已經觸發違約情形。
瀚川智能表示,公司與實控人、控股股東在財務等方面保持獨立,這筆質押借款屬于個人融資,不影響公司經營和治理。
但瀚川智能也強調,如果作為權力人的華能貴誠信托行使相關權利,導致蔡昌蔚出質的瀚川投資52.43%股權,瀚川投資出質的所持瀚川智能1313.43萬股到期無法解除質押且被司法強制執行,瀚川智能屆時將面臨控制權不穩定或實控人變更的重大風險。
上交所已就瀚川智能實控人及控股股東股權質押事項下發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另據公告顯示,蔡昌蔚通過質押股票借的這2.2億元,其中支付離婚協議補償費用約2500萬元。
此外,用于增持瀚川投資股權(購買小股東張洪銘所持有的瀚川投資的 10.68%股權)涉及資金約9000萬元左右、償還個人借款約5400萬元左右、對外投資約3000萬元左右、支付融資利息約2000萬元左右等。
公告也顯示,蔡昌蔚將積極籌措資金償還相關債務,其還款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工資薪金收入、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投資收益及通過協議轉讓部分股份引進戰略投資者等。
控股股東、實控人被“牛散”起訴
當初的定增也遺留了問題。
2023年,知名“牛散”蔣海東先后通過定增和大宗交易,以近8000萬元取得瀚川智能近140萬股。而且,其還與瀚川投資和蔡昌蔚簽署了《差額補足協議》。隨著瀚川智能股價下跌,蔣海東所持股份縮水,于是在2024年12月,其對瀚川投資和蔡昌蔚發起訴訟,訴請賠付差額補足款合計約4500萬。
2025年1月,上述案件一審判決已經出具,法院判決駁回蔣海東的所有訴訟請求。2月18日,瀚川智能公告,因財產保全,瀚川投資持有瀚川智能共計261.89萬股被凍結,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34%,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1.48%。
瀚川智能表示,本次瀚川投資股份凍結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48%,凍結比例較低,預計不會對公司控制權產生影響。
目前,關于為什么有兜底協議,蔣海東還被駁回上訴?以及為什么會進行財產保全?尚未有詳細公開信息。同時,目前也并未獲知原告蔣海東是否繼續上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瀚川投資1月上旬已經獲取法院的財產保全文書,但沒有立即通知瀚川智能。瀚川智能表示是自行查詢才知道相關凍結情況。
對此,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表示,瀚川投資作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獲取法院財產保全文書后,未立即通知上市公司,這明顯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應及時向上市公司告知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事項的義務。
支培元認為,股東有責任和義務確保上市公司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信息,以便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職責。上市公司自身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上市公司有責任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收集和披露制度,及時關注控股股東等重要股東的股份變動情況以及相關重大事項。由于未能及時掌握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這一重大信息并進行披露,導致投資者未能及時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換電設備龍頭”能否重振雄風?
作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國產換電設備龍頭瀚川智能于2019年登陸資本市場,起初業績可觀,但在2023年營收達到頂峰時,凈利潤出現0.93億元的虧損。
2024年,瀚川智能業績沒有好轉,虧損大幅增加。據業績預告披露,瀚川智能預計2024歸母凈利潤虧損11.07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0.22億元。
瀚川智能表示,應對宏觀及市場環境等影響,公司已經進行了戰略性收縮,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報告期公司將各地子公司閑置廠房退租,導致長期待攤費用中剩余的裝修費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優化組織結構與人員,公司依法合規給予優化人員賠償,導致支付離職補償金較多。
梳理相關資料,瀚川智能近兩年有不少技術人員及高管人事變動。
2025年1月,公司公告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蘭峰宣布離職;2024年8月,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陳雄斌因個人原因離職,宋曉因工作職責調整不再擔任核心技術人員;2023年2月,已有兩位核心技術人員方正飛和白衛濤宣布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瀚川智能還出現了一起“罷免風波”。當時公司董事會以“能力無法勝任”為由罷免了“元老級”財務總監何忠道的職務。此外,2024年7月,瀚川智能兩位副總經理徐楊和張春分別以主動離職和免除職務方式去職。
不過,據《華夏時報網》報道,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核心技術人員可以滿足公司技術發展需求。”
畢竟作為國產換電設備龍頭,以及科創板的首批上市公司,瀚川智能的優勢也不可小覷。
據華鑫證券2019年4月研報,受益于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瀚川智能汽車智能裝備與矢崎集團、羅森博格、京瓷集團達成首單合作,開拓了ADAS主流客戶;電池裝備領域發布了120PPM全極耳大圓柱全自動組裝線產品,其涵蓋了主流全極耳大圓柱電池的核心工藝,已接到多家企業的中試線項目訂單,并正陸續交付。
同時,華鑫證券研報表示,截至報告披露日,“智能換電設備生產建設項目”、“智能電動化汽車部件智能裝備生產建設項目”已完成項目廠房主體建設,將提升公司未來產能和產品交付能力。
你看好瀚川智能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