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成立不到三年的儲能創業公司思格新能源在2月2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現年50歲的許映童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他此前在華為工作近23年,曾擔任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華為在2011年開始布局光伏逆變器業務,許映童所帶領的團隊在短短四年內,就將這項業務的出貨量做到全球第一,被認為是華為光伏逆變器業務快速崛起的干將。
除了許映童外,思格新能源的創始團隊中也不乏其他華為員工的身影。公司總裁張先淼在華為任職超過11年,曾擔任華為商用光伏業務負責人。思格新能源軟件部負責人劉秦維、全球品牌總監楊順霞亦出自華為體系。
憑借著創始團隊過往的顯赫戰績,思格新能源在創立伊始就獲得了資本追捧。思格新能源2022年5月成立后,兩年內即斬獲超過7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華登國際等知名機構。截至2024年1月最新一輪融資時的估值已達42億元。
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的A輪融資中,思格新能源就拿到了5.4億元的融資,此時距離該公司正式推出旗艦產品SigenStor光儲充一體機還有半年時間。
思格新能源2023年6月正式推出旗艦產品SigenStor,主要面向海外的戶用儲能市場,它采用五合一的模塊化設計,將光伏逆變器、直流充電模塊、儲能變流器(PCS)、儲能電池和能源管理系統(EMS)融合為一體。這意味著其能直接與光伏系統相連,將電力進行儲存。
有別于傳統分體式設計的戶儲產品,這種一體化設計使得SigenStor的安裝調試在15分鐘就能完成,顯著節約安裝時間和成本。
SigenStor推出后銷量快速提升,按照電池容量計算,其2023年銷售量為18 MWh,2024年前三季度已達到220 MWh,銷量提高了十倍以上。
思格新能源稱,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在全球分布式光儲充一體機市場的市場份額為5.9%,排名全球第三。特斯拉是這一細分市場的王者,市占率高達46.8%,Powerwall是特斯拉在這一細分領域的拳頭產品。
與Powerwall不同的是,SigenStor采用了可堆疊的電池模塊設計。通過堆疊不同數量的電池模塊,滿足不同用戶對于能源存儲容量的差異化需求,單個SigenStor的儲能電池總容量可在8 kWh-48 kWh之間進行選擇。Powerwall的電池容量則統一為13.5 kWh。
思格新能源援引行業統計稱,去年前三季度,在可堆疊分布式光儲充一體機市場,其市場份額為24.3%,位居全球首位。占據該市場前五名的玩家均來自中國,它們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陸續推出可堆疊光儲充一體機產品。
在分布式光儲一體機市場,可堆疊產品的增速更為可觀。2024年,分布式光儲一體機的出貨量預計達到5700 MWh,同比增長128%,其中可堆疊產品2024年的出貨量預計達到1500 MWh,同比增幅為150%。
仰仗SigenStor這款旗艦產品,思格新能源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已達到6.9億元,該公司也自稱是最快實現1億美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營收的中國儲能企業。
思格新能源的主要客戶群體來自于歐洲,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歐洲市場的營收為4.5億元,占比65%。其目前的分銷商已達到99家,遍及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
盡管營收快速攀升,但思格新能源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去年前三季度虧損5340萬元,不過相較于2023年同期1.9億元的虧損額已大幅收窄。
這家擁有近700名員工的創業公司稱,持續虧損主要由于其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在擴大生產規模、拓展全球分銷商網絡、促進終端用戶增長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
擴大分銷網絡及地域覆蓋范圍、擴大產品組合及收入來源,以及運營開支及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被思格新能源視為下一階段扭虧為盈的主要手段。
由于SigenStor的銷量快速攀升,思格新能源目前正在上海和江蘇南通擴建產能。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該公司的逆變器產能為5.8萬個,儲能電池產能為416 MWh,其中儲能電池的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九成。
隨著新產線今年上半年完工,思格新能源的逆變器產能將擴大至現有產能四倍,儲能電池產能則會擴大三倍以上。
思格新能源還規劃在南通建設一座新的逆變器和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將在明年投產。這項擴產計劃基于該公司對于市場前景的樂觀預估,思格新能源稱,全球可堆疊分布式光儲充一體機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增長至3610 MWh,復合增長率達到87.8%。
思格新能源的產能擴張將借助于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剩余募集資金則會用于擴張研發、營銷及售后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