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娛樂 沈婉婷
編輯 | 樸芳
播出5天了,李漠的新劇《180天重啟計劃》現在是個啥水平?
提起導演李漠這個名字,相信關注近幾年都市劇的朋友都會有所耳聞,其與芒果TV合作的前作《我在他鄉挺好的》《裝腔啟示錄》等都在保持風格化的同時取得了口碑的勝利。此次的這部《180天重啟計劃》則是作為李漠“情感三部曲”中的親情篇章,再次在芒果首播。
只是從目前的播放和熱度表現來看,這部劇在當下的劇集市場只能用“平淡如水”來形容,即使是在原著小說的“親媽”平臺豆瓣上,相關討論的帖子和劇評也未達到熱播的水準。
問題出在哪兒?李漠的都市“招牌”不靈了嗎?
“叛逆”過頭了?
說實話,最初看到《180天重啟計劃》這個劇名的時候,犀牛君和很多觀眾發出同樣的困惑:這劇到底是講什么的?“重啟”什么?著實有點摸不著頭腦。
它不像前兩部那樣讓人一目了然,比如一看“他鄉”,就知道大概是聚焦大都市中異鄉青年的生活狀態;再比如“裝腔”,大差不差能猜到是圍繞都市男女的“假精致”展開。
或許原著《180天陪產計劃》這個名字更好理解,雖然乍一看上去并不會聯想到是探討母女關系,但起碼“陪產”這兩個字表達的意思很明確,只不過它講述的是一個反常規的陪產故事:一個28歲失業又失戀的女兒回家陪48歲的再婚高齡孕婦媽媽生產的故事。
至此已經能看出李漠導演在這個親情篇章所展現出的區別以往作品的“叛逆”,從劇名到人物關系的設定,差不多奠定了《180天重啟計劃》理想化和極致化的基調。
所以當劇中吳儷梅(吳越 飾)和顧云蘇(周雨彤 飾)這對母女雙雙為了追求自我而做出一系列不考慮現實因素的選擇和決定時,許多觀眾是不理解的。
比如顧云蘇開局就上演被上司男友臨時告知升遷異地、在其歡送會上大發酒瘋宣布分手和辭職、與男友剛提分手卻又鬧出“假懷孕”的烏龍等一連串抓馬事件,讓不少網友大呼“狗血”。
平行時空的另一頭,年輕時候的吳儷梅做了多年家庭主婦后,在女兒八歲時選擇與事業有成卻有些大男子主義的前夫離婚,凈身出戶帶著孩子艱難地開始新生活,說好聽點是勇敢,說難聽點就是“沖動”,哪怕要一些婚內財產呢?倒是母女倆“叛逆”的這個勁兒在這一刻形成了兩個時空的互文。
這也難怪看過《我在他鄉挺好的》《裝腔啟示錄》的觀眾對《180天重啟計劃》的初印象是“懸浮”“浮夸”。
不過平心而論,在當下古偶、現偶扎堆的劇集市場,像《180天重啟計劃》這樣以當代親情關系為切入點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一股清流。
但想要破圈卻非常不易。一則這類題材比起愛情劇本身在話題度和營銷點等方面就不占優勢;二則該劇的主演陣容幾乎沒有流量咖,加上一番女主周雨彤前段時間還因綜藝深陷風評漩渦,從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劇集的播出效果。
因此對從選題開始就走上“叛逆”之路的《180天重啟計劃》而言,注定要付出圈層化的風險。
“李漠”的精髓沒丟
那么僅從圈層受眾的角度來審判,這部劇做得到底怎么樣?
犀牛君追到現在的感受是,李漠導演拍都市劇的精髓還在。
應該說,在都市劇這個大的賽道中,李漠試圖在每部劇中都挖掘出不一樣的路線和風格,《我在他鄉挺好的》關注的是北漂一族的生活圖鑒,《三悅有了新工作》描寫的是殯葬行業普通年輕人的離合悲歡,《裝腔啟示錄》則卸下了都市職場人的精致“面具”。
上述三部劇的共性被總結為“真實”“落地”,而在《180天重啟計劃》的相關評價中卻很少看到這樣的字眼。
不得不承認,如果僅從前兩集母女兩人堪稱“離經叛道”的諸多操作來看,該劇的確有點“飄”在半空中;然而看到第三集及以后的劇情的觀眾也許能清楚地get到,前兩集內容實際上是為之后顧云蘇回家陪護母親生產埋下了伏筆,只是這個鋪墊確確實實有點長,且情節設置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
好在后面對三代女性之間情感碰撞的描繪足夠細膩和動人,盡管“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高齡產婦”這樣的人物關系是非典型的,但劇中以現實生活為基底的輕喜化表達方式和對兩對母女關系的描摹是能夠與現代年輕人產生精神共鳴的。
正是有吳儷梅這種沒有“媽感”、為自己而活的母親的存在,才讓《180天重啟計劃》擁有了一組非傳統但又很符合這個時代現實情況的新型母女畫像。不管關系多么好的母女生活在一起,也免不了摩擦和碰撞,甚至會對自己最愛的人說出最傷人的話,事后雖感到后悔卻又抹不開面子向對方服軟,就像劇中的吳儷梅和顧云蘇這樣。
而外婆這個角色的加入就像一顆紐扣盤活了全局,不論是外婆和吳儷梅、還是吳儷梅和顧云蘇,一代又一代的母女就這么擰巴又心疼彼此地相處著。不一樣的是,外婆多年以后終于懂得了女兒吳儷梅并想盡力彌補,但此時的顧云蘇還沒有完全了解自己的母親。
原以為三代人會在同一屋檐下漸漸磨平曾經的隔閡和傷疤,觀眾們也被三人時而吵鬧時而溫馨的日常逗得又哭又笑。可一切從外婆的意外過世又發生了變化,吳儷梅對母親的愧疚、顧云蘇對外婆的想念在此刻決堤,也讓屏幕外的觀眾感同身受地直接“淚崩”。
或許親情就是這樣,我們總是在真正愛你的人離開之后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自己的愛,也提醒活著的人要更懂得珍惜。
聊到這里,犀牛君想表達的是,講好都市情感故事的密鑰不止“落地”這一把,其真正的精髓在于能讓觀眾與劇中的人物產生共情。劇中無論是對三代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刻畫,還是母女敘事視角的先鋒表達,以及三代女性之間的復雜情感,都切中了一部分群體的現實痛點,調動起了觀者真實的共鳴情緒。
從這一點看,《180天重啟計劃》其實完成得還不錯。
當然,“重啟”才剛剛開始,且看看后續的故事怎么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