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防風險、強監管,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2025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答界面新聞提問時介紹,檢察機關將緊扣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立足檢察職責,以法治力量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從近年來檢察機關案件辦理情況看,證券犯罪具有‘兩多一復雜’的特點。”杜學毅介紹,一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交易類犯罪仍然多發,部分行為人利用信托計劃、場外期權等金融工具實施犯罪,場外配資、專業操盤、薦股“黑嘴”、分倉軟件開發等黑灰產業鏈參與違法交易。二是欺詐發行、違規披露信息等涉財務造假犯罪案件數量增長,造假模式復雜、參與人員眾多,涉案數額巨大,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三是私募基金犯罪情況復雜。既有資金募集端的非法集資犯罪,又有資金使用端的挪用侵占犯罪,且與證券犯罪相互交織。
杜學毅表示,最高檢將持續加大重點領域證券犯罪懲治力度。持續加大對財務造假、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點領域犯罪懲治力度,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犯罪保持高壓懲治態勢。加強對證券領域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準確認定利用金融衍生品操縱市場,利用私募、信托產品實施場外配資等證券犯罪新手段,及時揭露和打擊新型金融違法犯罪。
在證券檢察工作機制方面,杜學毅介紹,將持續完善“總對總”移送機制下證券犯罪案件交辦制度,規范交辦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取證、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工作,加大督辦指導力度,進一步提高交辦案件辦理質量與效率。
“積極探索支持、配合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機制,統一損失認定標準,刑民配合高效處置涉案財產,多途徑保護投資者權益。著力推進不起訴案件移送證監部門行政處罰銜接機制,實現違法犯罪必有罰,助推構建立體化追責體系。深化檢察機關證券犯罪辦案基地建設,發揮基地在案件辦理、理論研究、工作創新等方面的牽引作用,帶動全國各地檢察機關證券期貨辦案質效整體提升。” 杜學毅說。
此外,杜學毅表示,將加強檢察履職與行政監管協同,積極促進行業治理。更好發揮派駐制度優勢,深化與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會商研討、專業支持等多個方面開展的常態化協作。緊密結合監督辦案,與證券監管機構一道,深入研究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特點和形勢,分析公司治理、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制發檢察建議、檢察意見,助推依法完善監管。
發布會還發布了最高檢第五十五批指導性案例以及中國證監會第一批指導性案例,涵蓋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違規披露、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重點打擊領域。杜學毅表示,將繼續發揮案例的示范指導和警示教育作用,通過編發典型案例、指導性案例,強化對各類市場主體以及從業人員的法治宣傳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誠信經營、合法交易、依法履責,促推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