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武冰聰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一畝田集團憑借農產品產銷服務敲響了通往IPO的大門。
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關于YIMUTIAN INC.(一畝田集團)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一畝田集團擬發行不超過196169769股普通股并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一畝田集團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年輕的農業產業互聯網企業。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以搭建農產品B2B數字化產銷服務平臺開始,逐步發展成為覆蓋種植、批發、流通等農業全產業鏈的綜合性數字集團企業。
一畝田集團對界面新聞表示,上市備案期間該公司暫不對外發聲。
目前,中國農業賽道正涌入越來越多資本、玩家,一畝田曾經歷過業務線變動帶來的低谷,也趕上了行業的風口,依靠農產品奔向IPO。
2011年成立之初,一畝田想做的是農產品信息服務。當時農產品市場的行情信息沒有專業的流通平臺,但產地農戶有需要知道其他地區農產品的價格和銷售渠道。憑借著填補市場空白的打法,一畝田獲得了業績增長,在2011年年底就已實現盈利。
一畝田創始人兼CEO鄧錦宏曾兩度進入百度工作,在百度期間參加鄉村信息化項目。因為想把互聯網和傳統農業結合起來,一畝田還曾被稱為“腳上沾滿泥巴的電商平臺”。
有分析認為,來自百度系的創始人讓一畝田在創業之初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2013年12月,紅杉中國攜1500萬美元投入一畝田的A輪融資。
獲得紅利之后,一畝田于2014年開始嘗試介入線下交易,在2015年卻被曝涉嫌刷單,負面新聞引發投資人不滿,一畝田被迫裁員瘦身。
隨后鄧錦宏砍掉了線下交易業務,回到立足之初的信息服務,專注于把農產品從產地賣出來。這家企業不再將交易作為業務重點,轉向撮合農產品的買賣雙方。
此后,圍繞這一主旨一畝田又進行了多項業務拓展。2018年,一畝田推出豆牛代賣平臺,為全國的產地貨主建立直通批發市場的賣貨渠道。2021年底,一畝田進入火熱的預制菜賽道。2022年開始,一畝田在全國啟動“沃眾田”項目,以產業流通大數據為指引,通過數字技術與生產種植的緊密結合。2022年時鄧錦宏預計,一畝田將在當年實現規模性盈利,會考慮合適時機擇地上市。
目前縱觀該集團旗下眾多業務線,最核心的是“一畝田APP”,這款產品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B2B流通數字服務平臺,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互聯網技術,為B端農產品買賣雙方提供信息撮合、精準營銷、在線交易、行情查詢等綜合服務。
據了解,一畝田平臺采供B端用戶超過5600萬,每天可實現30萬對有效交易撮合,全年可售賣農產品品類超過1.5萬,包括瓜果蔬菜、農資農機、禽畜肉蛋、堅果干果等各類農產品。

打開一畝田的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發現這個平臺對于鮮活農產品行情的關注生動而具體:收購價暴跌的海南臨高辣椒、產地價低至4元每斤的草莓、比牛肉還貴3倍的頭茬香椿,主打“助農賣貨”。
鄧錦宏還曾將微信視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吨袊髽I家》報道,一畝田客戶每天長時間使用微信,此外該平臺還有快捷的交易支付功能,群主可以做一定的客戶管理和信息發布,包括點對點聊天、朋友圈發布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一畝田平臺的功能。不過,中小公司在成為巨頭之前,不可避免會遭遇來自各方面的競爭與壓力。
據了解,一畝田已經獲得了多家投資機構的青睞。此前一畝田已累計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數億元,投資者包括紅杉中國、云鋒基金、真格基金、易果生鮮、樂奕創投、光信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