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北京時間周四凌晨發布的美聯儲1月會議紀要顯示,在上月底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官員一致同意,在通脹持續上升和經濟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維持利率穩定。不過,對于新政府政策可能推高通脹的定性,美聯儲內部仍存在分歧。
美聯儲在1月28日至29日的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4.5%,為去年9月開啟降息周期以來首次暫停降息。
“委員會一致認為,最近的指標表明經濟活動繼續以穩健的速度擴張。目前通脹率仍然略高,經濟前景不確定,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大致平衡。”紀要稱,在繼續降息之前,需要“在通脹方面取得進一步的進展”。
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普遍指出通脹的上行風險,再次提到了關稅和移民限制,以及地緣政治緊張格局可能擾亂供應鏈。“貿易和移民政策的潛在變化……有可能阻礙去通脹進程。”會議紀要稱,一些地區的商業聯系人表示,企業試圖將潛在關稅帶來的更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會議紀要特別提到,一些與會者指出,在今后一段時期,對于通脹的變化,到底是相對持續的,還是由于政府新政策導致的,將變得難以區分。
凱投宏觀首席北美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斯(Paul Ashworth)在發給界面新聞的評論中指出,本次會議紀要顯示出,在累計降息100個基點之后,美聯儲并不急于繼續放松貨幣政策,盡管多數官員仍認為目前的政策立場是限制性的。
巴克萊銀行也認為,1月會議紀要釋放的信號是暫停降息。
“有趣的是,會議紀要稱,只有‘少數幾名與會者’(only a couple of participants)擔心,可能特別難以區分通脹是相對持續的變化,還是可能與政府新政策有關的更短暫的變化。這表明,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最近說的,他更傾向于忽視關稅帶來的一次性價格上漲的觀點,并非FOMC(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普遍看法。”阿什沃斯說。
沃勒周二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不應成為決策阻礙,美聯儲在做決策時應該繼續以數據為主導。他認為,特朗普政府近期實施的關稅政策僅會輕微推高物價,并不會對通脹形成長期壓力。
“我的基本判斷是,任何關稅的實施都僅會溫和地推高價格,且影響是短暫的。因此,我們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應盡可能忽略這些短期效應。”沃勒表示,他承認關稅的影響可能會超出預期,但也要考慮到其他經濟政策可能會增加供應,從而對通脹產生抑制。
惠譽旗下研究公司BMI大宗商品分析主管薩布麗·喬杜里(Sabrin Chowdhury)稍早前對界面新聞表示,美聯儲的政策將取決于通脹和增長沖擊哪個占據主導地位,預計美聯儲今年在降息方面將更加謹慎,尤其是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將推高美國通脹的情況下。
在上周的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表示,鑒于經濟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并不急于進一步降息。“我們已經接近通脹目標,但還沒有達到。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高于幾乎所有預期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我們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希望保持政策限制性。”鮑威爾說。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CPI季調后環比上漲0.5%,漲幅比去年12月擴大0.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4%,比前值擴大0.2個百分點,為去年4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雖然1月美國CPI超預期,但不少分析師指出,這其中包含了明顯的季節性因素影響,排除擾動項,美國通脹依然在逐步回落的道路上,5月或6月仍有降息的可能。喬杜里預計2025年美聯儲仍將降息50個基點。
巴克萊銀行維持此前的判斷,即美聯儲將在6月降息25個基點,以應對通脹和經濟增長放緩,然后在下半年按兵不動,直到2026年6月再次降息。
此外,巴克萊銀行指出,會議紀要顯示,FOMC啟動了對其貨幣政策框架的評估,該評估將于夏末完成,并在8月份的杰克遜霍爾會議上公布結果。巴克萊銀行預計,2%的長期通脹目標將被保留,但2020年引入的兩個關鍵變化或面臨調整,一是“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方法”,二是可能重新回到關注就業“偏離”而非 “不足”的評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