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蒙牛去年凈利潤大跳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蒙牛去年凈利潤大跳水

2024年度蒙牛凈利潤約為0.5億元至2.5億元,較2023年的48.09億元大幅下降,也是蒙牛上市以來凈利潤水平最大跌幅。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蒙牛于2月18日披露發布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蒙牛預期2024年度總收入同比下降;2024年度凈利潤約為0.5億元至2.5億元,較2023年的48.09億元大跌,同比下降約94.8%至98.9%。

縱覽蒙牛2019至2023年的凈利潤表現,凈利潤處于35億-51億元之間,而2024年0.5億元至2.5億元的水平,也是蒙牛上市以來凈利潤水平最大的跳水。

蒙牛過去5年營收情況

蒙牛在公告中給出了兩大原因,分別是,因考慮貝拉米經營和財務表現,預期將計提相關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減值金額預計38億元-40億元;由于淘汰牛市場價格和原奶價格下降,聯營公司現代牧業將計提相關生物資產減值虧損和商譽減值,相應導致蒙牛在該聯營公司上錄得虧損,從而影響蒙牛報表利潤7.9億元-9億元。

對于上述業績預警,蒙牛方面表示,本次公告主要涉及貝拉米和現代牧業的商譽和資產減值,均為一次性、非現金項目,不影響蒙牛業務發展和運營。2024年以來,蒙牛積極應對行業挑戰,堅定戰略、精益運營、提質增效;若剔除上述減值,歸母凈利潤仍然表現穩健,經營現金流充裕,且兩項減值不會影響2024財年分紅。

在去年盧敏放卸任蒙牛總裁時,就已有凈利潤下滑信號。蒙牛2023年的凈利潤水平下滑至48.09億元,比2022年同期下滑9.3%,這讓蒙牛遭遇自2021年以來的凈利潤首次下滑。

這次計提減值金額最大的貝拉米,成為蒙牛業績最大的拖累,而蒙牛在2019年收購貝拉米,可能是盧敏放在出任蒙牛總裁期間過于激進的投資動作。

2019年12月6日,澳大利亞有機嬰幼兒奶粉生產商貝拉米(Bellamy’s, ASX:BAL)股東接受了中國蒙牛集團每股13.25澳元的收購報價,這樁在當時是中澳最大乳制品行業收購案成交,為此,蒙牛付出的代價是,總價15億澳元(近73億人民幣),溢價59%。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當時蒙牛的顧問團都反對這樁收購,因為該企業在2019年的收入已經出現下滑,而且溢價非常高,盡管蒙牛的主要增長戰略之一是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板塊取得突破式增長,但這一收購太過冒險。

而在收購之后,貝拉米也并沒有真正為蒙牛的奶粉業績有明顯貢獻,2021年-2022年,蒙牛對貝拉米分別計提商譽減值6.2億元、7.42億元。

盡管盧敏放本人是奶粉業務出身,并先后主持并購奶粉品牌君樂寶、雅士利,但在盧敏放任期內,除了剝離出去的君樂寶,奶粉在蒙牛整體業務中的表現未見起色。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蒙牛奶粉業務實現收入38.02億元,較2022年下降約6000萬元。往前追隨近5年,蒙牛奶粉業務收入也連年下滑,2019年其奶粉業務收入為78.7億元,2020至2021年跌至50億元以下,此后兩年又跌至40億元以下。

到2024年上半年,蒙牛奶粉業務營業收入僅為16.35億元,同比下滑了13.6%,下滑幅度為四大板塊之首。

上述知名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過去幾年蒙牛在奶粉業務上浪費了較多的機會,操盤思路也出現失誤,所以在整體大環境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即便今年整體嬰配粉的數據開始向好,蒙牛的奶粉業務短時間難以恢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消息,2024年出生人口954萬,同比增長約6%,連續七年下降后首次回升。但受市場波動影響,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總體繼續呈現下滑態勢。根據AC尼爾森數據,2024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額下降7.4%,銷售額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相比較2023年,下降幅度收窄2.4%。

一名乳制品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蒙牛不止奶粉,在經銷商渠道,目前蒙牛“能打”的產品依然是特侖蘇,其他產品的費用投放沒有減少,但銷量在下滑,尤其是常溫酸奶,和少部分常溫牛奶產品。在他看來,和一些地方品牌相比,蒙牛對一些新渠道的重視程度不夠,例如餐飲渠道的針對性產品開發得不夠。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除了奶粉業務,蒙牛也正在忍受并購現代牧業帶來的虧損。

2017年,蒙牛以18.73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6.7%的股權,并在增持后成為現代牧業的實控人;2018年,蒙牛收購中國圣牧旗下內蒙古圣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2020年,盧敏放又主導蒙牛收購奶酪龍頭“妙可藍多”。

而現代牧業的業績也連年拖累蒙牛。2月19日,現代牧業(HK.01117)發布公告,預計截至2024年度將錄得凈虧損為13.5億元至15.5億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凈利潤1.85億元。

凈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主動淘汰低產低效牛只所帶來的乳牛公平值重估損失,預計將產生虧損介于15億元至17億元。此外,由于市場不利因素影響,商譽出現減值跡象,預計將錄得商譽減值損失介于4億元至6億元。公告強調,盡管如此,這些損失均為非現金項目,不會對公司的現金流量、運營資金及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在深度涉足產業鏈上游后,中國的乳制品行業經歷的長達3年的下降周期,成為蒙牛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

原奶價格還在向下探。界面新聞查詢農業農村部2025年2月份第1周數據,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13元/公斤,同比下跌13.8%。

事實上,從2021年8月起,生鮮乳價格就從高峰的4.38元開始下落。目前的價格與當時的高點相比,已經下滑了29.9%。

2024年3月,盧敏放卸任蒙牛總裁,接替者為蒙牛原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他面臨蒙牛業績下滑、收拾投資殘局的雙重挑戰。

利好的一面是,政策層面的支持或為乳業的回暖增添信心。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其中健康消費是重點之一。而乳制品行業作為健康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受益于政策的鼓勵和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蒙牛乳業

4k
  • 順應消費趨勢,這家外資食品原料企業在華實現兩位數增長
  • 蒙牛乳業:2024年權益股東應占利潤1.045億元人民幣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蒙牛去年凈利潤大跳水

2024年度蒙牛凈利潤約為0.5億元至2.5億元,較2023年的48.09億元大幅下降,也是蒙牛上市以來凈利潤水平最大跌幅。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蒙牛于2月18日披露發布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蒙牛預期2024年度總收入同比下降;2024年度凈利潤約為0.5億元至2.5億元,較2023年的48.09億元大跌,同比下降約94.8%至98.9%。

縱覽蒙牛2019至2023年的凈利潤表現,凈利潤處于35億-51億元之間,而2024年0.5億元至2.5億元的水平,也是蒙牛上市以來凈利潤水平最大的跳水。

蒙牛過去5年營收情況

蒙牛在公告中給出了兩大原因,分別是,因考慮貝拉米經營和財務表現,預期將計提相關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減值金額預計38億元-40億元;由于淘汰牛市場價格和原奶價格下降,聯營公司現代牧業將計提相關生物資產減值虧損和商譽減值,相應導致蒙牛在該聯營公司上錄得虧損,從而影響蒙牛報表利潤7.9億元-9億元。

對于上述業績預警,蒙牛方面表示,本次公告主要涉及貝拉米和現代牧業的商譽和資產減值,均為一次性、非現金項目,不影響蒙牛業務發展和運營。2024年以來,蒙牛積極應對行業挑戰,堅定戰略、精益運營、提質增效;若剔除上述減值,歸母凈利潤仍然表現穩健,經營現金流充裕,且兩項減值不會影響2024財年分紅。

在去年盧敏放卸任蒙牛總裁時,就已有凈利潤下滑信號。蒙牛2023年的凈利潤水平下滑至48.09億元,比2022年同期下滑9.3%,這讓蒙牛遭遇自2021年以來的凈利潤首次下滑。

這次計提減值金額最大的貝拉米,成為蒙牛業績最大的拖累,而蒙牛在2019年收購貝拉米,可能是盧敏放在出任蒙牛總裁期間過于激進的投資動作。

2019年12月6日,澳大利亞有機嬰幼兒奶粉生產商貝拉米(Bellamy’s, ASX:BAL)股東接受了中國蒙牛集團每股13.25澳元的收購報價,這樁在當時是中澳最大乳制品行業收購案成交,為此,蒙牛付出的代價是,總價15億澳元(近73億人民幣),溢價59%。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當時蒙牛的顧問團都反對這樁收購,因為該企業在2019年的收入已經出現下滑,而且溢價非常高,盡管蒙牛的主要增長戰略之一是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板塊取得突破式增長,但這一收購太過冒險。

而在收購之后,貝拉米也并沒有真正為蒙牛的奶粉業績有明顯貢獻,2021年-2022年,蒙牛對貝拉米分別計提商譽減值6.2億元、7.42億元。

盡管盧敏放本人是奶粉業務出身,并先后主持并購奶粉品牌君樂寶、雅士利,但在盧敏放任期內,除了剝離出去的君樂寶,奶粉在蒙牛整體業務中的表現未見起色。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蒙牛奶粉業務實現收入38.02億元,較2022年下降約6000萬元。往前追隨近5年,蒙牛奶粉業務收入也連年下滑,2019年其奶粉業務收入為78.7億元,2020至2021年跌至50億元以下,此后兩年又跌至40億元以下。

到2024年上半年,蒙牛奶粉業務營業收入僅為16.35億元,同比下滑了13.6%,下滑幅度為四大板塊之首。

上述知名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過去幾年蒙牛在奶粉業務上浪費了較多的機會,操盤思路也出現失誤,所以在整體大環境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即便今年整體嬰配粉的數據開始向好,蒙牛的奶粉業務短時間難以恢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消息,2024年出生人口954萬,同比增長約6%,連續七年下降后首次回升。但受市場波動影響,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總體繼續呈現下滑態勢。根據AC尼爾森數據,2024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額下降7.4%,銷售額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相比較2023年,下降幅度收窄2.4%。

一名乳制品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蒙牛不止奶粉,在經銷商渠道,目前蒙牛“能打”的產品依然是特侖蘇,其他產品的費用投放沒有減少,但銷量在下滑,尤其是常溫酸奶,和少部分常溫牛奶產品。在他看來,和一些地方品牌相比,蒙牛對一些新渠道的重視程度不夠,例如餐飲渠道的針對性產品開發得不夠。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除了奶粉業務,蒙牛也正在忍受并購現代牧業帶來的虧損。

2017年,蒙牛以18.73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6.7%的股權,并在增持后成為現代牧業的實控人;2018年,蒙牛收購中國圣牧旗下內蒙古圣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2020年,盧敏放又主導蒙牛收購奶酪龍頭“妙可藍多”。

而現代牧業的業績也連年拖累蒙牛。2月19日,現代牧業(HK.01117)發布公告,預計截至2024年度將錄得凈虧損為13.5億元至15.5億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凈利潤1.85億元。

凈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主動淘汰低產低效牛只所帶來的乳牛公平值重估損失,預計將產生虧損介于15億元至17億元。此外,由于市場不利因素影響,商譽出現減值跡象,預計將錄得商譽減值損失介于4億元至6億元。公告強調,盡管如此,這些損失均為非現金項目,不會對公司的現金流量、運營資金及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在深度涉足產業鏈上游后,中國的乳制品行業經歷的長達3年的下降周期,成為蒙牛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

原奶價格還在向下探。界面新聞查詢農業農村部2025年2月份第1周數據,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13元/公斤,同比下跌13.8%。

事實上,從2021年8月起,生鮮乳價格就從高峰的4.38元開始下落。目前的價格與當時的高點相比,已經下滑了29.9%。

2024年3月,盧敏放卸任蒙牛總裁,接替者為蒙牛原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他面臨蒙牛業績下滑、收拾投資殘局的雙重挑戰。

利好的一面是,政策層面的支持或為乳業的回暖增添信心。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其中健康消費是重點之一。而乳制品行業作為健康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受益于政策的鼓勵和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邹平县| 宜州市| 调兵山市| 东海县| 彭州市| 濮阳县| 威宁| 随州市| 锦州市| 常宁市| 宁阳县| 淮阳县| 溧阳市| 安顺市| 武汉市| 沾化县| 饶河县| 麻阳| 贵定县| 博爱县| 北票市| 满洲里市| 桃园市| 天峨县| 托克托县| 涿州市| 马鞍山市| 麦盖提县| 商水县| 永川市| 西贡区| 肇庆市| 井陉县| 蚌埠市| 丁青县| 宁城县| 商丘市| 贵溪市| 嘉黎县|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