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洞商業 趙衛衛
灰度測試接入 DeepSeek 的微信 AI 搜索,曾頻頻出現「抱歉,服務繁忙,請稍后再試吧」。
微信可能對瞬間涌入的巨大熱情準備不足,而后微信給出解決辦法,那就是為自家大模型 AI 助手「元寶」引流,從 2 月 18 日開始,尚未被灰度測試的微信 AI 搜索用戶,就會發現頁面中出現了「下載元寶(體驗 DeepSeek R1)」。
這一模式可類比字節跳動旗下抖音為豆包 APP 引流,只不過字節跳動比騰訊更早目標明確地去打造超級 APP。
此舉也意味著大大刺激騰訊元寶在 C 端用戶的市場影響力,根據 QuestMobile,今年一月 AIGC 應用中,DeepSeek 日活高達 2292 萬,第二名豆包為 1586 萬,而騰訊元寶月活僅為 275 萬。
如今,用戶在元寶 APP 中,不光可以使用 DeepSeek,還可以使用騰訊混元大模型最新推出的深度思考模型 T1,以及之前推出的騰訊混元通用模型 Turbo 。這樣既滿足了深度思考,也支持快速輸出答案。
外界已經對此抱以巨大期待,因為微信 10 億 + 的月活數據和優質內容,加上 DeepSeek 的聯網信息整合能力,代表著微信搜索在發力成為國內目前最強大的 AI 搜索形態。
一向在功能迭代升級上十分謹慎的微信,從來不做小眾需求,但這次拿出了超乎尋常的速度,這意味著微信在順應海量用戶群的成長,開始猛做 AI To C市場,充分參與競爭,而且 DeepSeek 的開源大模型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最大共識。
今年互聯網產品紛紛接入 DeepSeek,本質上都是借助 AI 技術提升 C 端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進而爭奪市場份額,因為 To C 市場要找到新的增長路徑并不容易。而對于騰訊來說,社交與游戲是左右手,社交產品上的 AI To C 是目前最重要的 A 面,未來的 B 面或許就是 AI 與游戲的結合,帶動 B 端的游戲開發生產。
AI To C 成為騰訊在 AI 大模型大方向,那么騰訊的 AI To B 之路,還會遠嗎?
01 猛做 AI To C
這不是微信第一次灰度測試 AI 搜索。
去年 5 月 30 日,騰訊就上線了基于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的 AI 助手元寶 APP;而 5 個月之后,微信用戶才開始被灰度測試 AI 問答功能,只要在微信搜索框輸入簡單的問題,就會觸發 AI 問答。
而對比一下今年,DeepSeek 在 1 月 15 日推出面向普通用戶的 APP,僅僅一個月之后,微信更進一步的「AI 搜索」就上線灰度測試了,DeepSeek 為微信帶來了巨大的使用熱情。
5 個月和 1 個月的時間差,證明了微信正在加快 AI To C,而且更看重應用場景,而不只是拘泥于自研模型。
微信正式版的 AI 搜索什么時候全量鋪開?目前騰訊方面還沒有公布具體上線計劃,只提到會根據灰度測試的情況和用戶反饋決定下一步計劃。
而外界顯然對此抱有期待,已經有獨立開發者為微信提出建議,把傳文件功能的「微信傳輸助手」升級為更廣闊 AI 功能的「我的助手」。
接入 DeepSeek 大潮中,不止于微信,騰訊整體都拿出了極高的參與度。
騰訊公司唯一官方公號在 2 月 17 日發文,稱騰訊元寶、微信、ima、騰訊文檔、QQ 瀏覽器、QQ 音樂等多款騰訊產品,在接入混元大模型的同時,接入 DeepSeek-R1 模型,「歡迎體驗」,并給出了針對每個業務的使用指南鏈接。
DeepSeek 無疑是對騰訊的大模型計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DeepSeek 接入騰訊元寶 APP 之后,騰訊在近期又上線了混元深度思考模型 T1(Thinker)提供測試體驗,用戶可以選用不同的模型進行對比使用,混元 T1 跟 DeepSeek 開源的 R1 模型異曲同工,都是通過推理模型在復雜問題上有較好的表現,但強在支持實時搜索公眾號文章。
微信灰度測試 DeepSeek,而元寶接入 DeepSeek 之后,又迅速開始灰度測試混元 T1,只能說,之前在大模型領域不緊不慢的騰訊,在 2025 年加緊了追趕的步伐,展現出了最積極的姿態:「猛做 AI To C」。
而更大的浪潮已經來臨,一大批互聯網公司正攜 DeepSeek 招攬用戶體驗,360 集團旗下的納米 AI 搜索、釘釘的 AI 助理、字節旗下飛書中的多維表格,都已經實現了對 DeepSeek 的接入調用,DeepSeek 是大公司們不能落下的一課。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誰才是最讓他們滿意的一個?
對于微信用戶來說,未來的 AI 搜索習慣肯定會更自由,更垂直,也更容易實現場景化的服務閉環。
假如,搜索「做一個五一上海旅游攻略和計劃,要求避開人多的地方」,微信會根據時間甚至朋友圈的建議做出行程安排,在涉及到票務的情況時,就可以直接跳轉 12306 等購票小程序,進而實現比價購票,并自動推薦酒店和行程安排等等,節約用戶的時間。
當然,微信 AI 搜索中強調,其 AI 搜索僅整合公眾號及互聯網其他公開信息,不會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相關隱私信息。
而對騰訊來說,微信 AI 搜索貢獻的價值也將在未來逐步顯現,每天 6 億次的搜索,將為廣告業務收入提供更大的增量。
騰訊 2024 年三季度財報會上提到,微信搜索利用大型語言模型能力,幫助用戶理解復雜的查詢和內容,提升搜索結果的相關性,商業查詢增加,點擊率提升,「搜索收入同比增長一倍以上」。這是去年騰訊首次單獨披露搜一搜的收入數據。
這只是在有混元大模型加持下的結果,那么接入 DeepSeek 的微信 AI 搜索,會在 2025 年為騰訊貢獻幾何?
02 To B 配合才是關鍵?
可以說,在騰訊貢獻收入最多的業務中,還沒接入 DeepSeek 的業務只差游戲了。
混元大模型作為騰訊的「親兒子」,去年也已經廣泛使用到了各項業務中,包括騰訊元寶、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信讀書、騰訊廣告、騰訊游戲、騰訊會議等近 700 個內部業務和場景,都應用了混元大模型的能力。
為什么混元接入了騰訊游戲,但 DeepSeek 還沒有?
實際上,大模型的 AI 能力對騰訊的利好更多體現在廣告業務上,在游戲業務中使用有限,混元大模型主要幫游戲業務做客服,騰訊總裁劉熾平 2024 年一季度財報會上曾承認,AI 還無法完全勝任游戲中內容創作的重任,需要數次迭代才能達到適用于游戲生產的程度。
一年過去了,混元大模型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帶動騰訊的游戲業務?答案可能就是今年。
騰訊在去年 11 月開源了兩款模型,一個是大語言模型「混元 Large」,一個是 3D 圖像生成模型「混元 3D」。「混元 3D」旨在幫助開發者打造 3D 內容的生產,節省制作周期,當時騰訊方面就透露過,「計劃 2025 年開始在游戲產品中試用 3D 大模型生成資產」。
而今年,不光是混元 3D 大模型將在游戲業務上試水,也是 DeepSeek 在多模態業務上的發力之年。
根據網傳對 DeepSeek 的調研記錄,DeepSeek 方面將在今年 6 月之前推出兩個主要模型,一個是 DeepSeek-R2, 一個是 DeepSeek-V4,是對目前開源模型 R1 和 V3 的升級,包括了對多模態架構的創新,而且「采用了較為激進的創新方案」。
也就是說,今年 DeepSeek 發力多模態大模型,而騰訊也要把多模態大模型用到游戲生產中。那么,今年科技行業的看點不光是微信接入 DeepSeek 做 AI 搜索,更重要的是,騰訊游戲會不會接入 DeepSeek 做游戲生產?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騰訊游戲事業群與技術工程事業群通力配合。
相比通過 DeepSeek 破局 AI To C,騰訊借助多模態大模型改進游戲生產是一道更難的題目,這也是一個更長遠的規劃,要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瓶頸。而在此之前,AI 豐富游戲內容和玩法,或許是一個更快速的發展方向。
更關鍵的是,它涉及到的騰訊內部龐大的生態和團隊的不同分工和配合。
游戲事業群、微信事業群、技術工程事業群、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都有自己的 AI 團隊負責不同領域。就在今年 1 月,元寶產品從技術工程事業群調整到了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這意味著騰訊在模型層和應用層的分工更清晰,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專注應用落地和商業化。
做模型的專注提升模型能力,做應用的專注市場,這是 2024 年字節跳動在 AI 能力上能夠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 2024 年年末,阿里「通義」團隊從阿里云拆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也是一樣的道理:底層技術與應用產品分離,聚焦各自挑戰。
2025 年,騰訊跟隨阿里和字節擺好了業務陣型,真正開始迎接 AI To C 時代的考驗。
未來,王者榮耀如何與混元大模型或 DeepSeek 多模態結合,才是未來騰訊真正的想象空間。微信、元寶等騰訊產品接入 DeepSeek 代表著騰訊 To C 力量的增強,而游戲產品接入 DeepSeek 意味著騰訊 To B 能力的強大。
現在還不足以給微信搜索做出定論,更要緊的現實是,微信搜索要從之前的一個「信息整合者」,進化到「智能服務中樞」。這要在搜索串聯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等生態組件實現閉環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實現 AI 搜索能力的躍升。
4 個月之后,DeepSeek 發布多模態大模型之時,互聯網科技行業或許又將是一場巨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