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儀美尚
東京時間2025年2月10日,資生堂集團發布了2024財年的財務報告。
報告顯示,2024財年,資生堂集團凈銷售額9905.8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5.7億元),同比增長1.8%;營業利潤75.7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同比下降73.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潤虧損1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
從這一業績看,資生堂仍未能走出近兩年的頹勢。對此,資生堂將如何應對?
01 主力品牌資生堂下滑3%,醉象暴跌25%
從品牌端來看,資生堂2024年的業績喜憂參半。
品牌方面,CPB肌膚之鑰和NARS在第四季度實現了顯著增長;怡麗絲爾、ANESSA安熱沙、narciso rodriguez納西索·羅德里格斯和ISSEY MIYAKE三宅一生等品牌均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勢頭。
不過,主力品牌資生堂下滑了3%,醉象則大幅下滑了25%。尤其在美洲地區,醉象的表現更為堪憂——其銷售額2024年下滑了30%,當年第四季度大幅下滑60%,且復蘇緩慢。
截圖源自資生堂集團2024年財報
分地區來看,資生堂集團2024年在日本、亞太、美洲和EMEA(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均實現了正增長。
在日本,資生堂集團2024年凈銷售額28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6.3億元),同比增長9.2%。核心營業利潤281億元(約合人民幣13.5億元),同比2023年增加2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這一成績,得益于資生堂、CIé de Peau Beauté 和 ELIXIR 為首的主要品牌的強勁增長。
亞太地區的凈銷售額為7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4億元),同比增長6.5%。核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0.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0萬元),至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尤其在以泰國為首的東南亞地區,資生堂集團保持著穩定增長。在該地區,ANESSA、Clé de Peau Beauté 和香水等業務表現較好。
資生堂在美洲地區實現凈銷售額11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9億元),同比增長7.5%,核心營業利潤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60萬元)。在該地區,資生堂集團旗下的NARS和Tory Burch保持了增長,但集團業績受醉象的拖累較為嚴重。
EMEA地區在2024年成為增長最快的一個地區,期內,資生堂集團的凈銷售額為132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7億元),同比增長13.4%,核心營業利潤增長至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該地區的增長,主要系資生堂、NARS、Narciso Rodriguez和ISSEY MIYAKE等品牌的推動。
02 旅游零售渠道大幅下滑,中國游客推動的消費急劇下降
盡管在日本、亞太、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獲得可觀增長,但旅游零售和中國這兩大主要市場的失利,成為資生堂集團全年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
在旅游零售業務渠道,資生堂集團2024年凈銷售額為10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8億元),同比下降18.6%。核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至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
截圖源自資生堂集團2024年財報
財報中,資生堂集團稱,由于外國游客數量的增加,公司在日本實現了穩健復蘇。但在中國的海南島和韓國,其旅游零售銷售額同比下滑幅度超過了30%,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游客推動的消費急劇下降。
事實上,早在去年的11月業績預報記者會上,資生堂首席財務官便表示,“旅游零售方面的下滑比想象的要嚴重”。2024年前三季度,資生堂集團的旅游零售營收同比下滑21%至85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1.2億元),在海南島的營收也銳減超30%。
在中國市場,資生堂在去年的“雙11”實現強勁增長,且Clé de Peau Beauté、安熱沙和 NARS等品牌均獲得增長,但資生堂集團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增長壓力。
財報顯示,2024年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地區的凈銷售額為2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同比僅增長0.8%。但排除匯率、業務轉讓和收購等因素,實際銷售額下降了4.6%。
對此業績表現,資生堂集團在財報中指出:“由于以中國游客為中心的消費放緩,旅游零售業務的出貨水平較低,同時受到經濟環境惡化導致消費下降的影響,中國業務的銷售額低于去年同期。”
從市場份額看,2024年中國市場的凈銷售額占資生堂集團凈銷售額的25.2%,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個百分點。事實上,作為資生堂集團最核心的市場之一,其在中國市場自2021年創下高點之后,便一直呈疲軟之勢。
根據資生堂集團財報,2021年,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凈銷售額為274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2億元),同比增長16.5%,市場份額占比高達26.6%。2022年-2024年,資生堂集團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4%和0.5%,市場份額為24.2%、25.5%和25.2%,盡管略有回升,但仍未能回到2020年和2021年的水平。
自2023年至今,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便面臨著諸多壓力。尤其是2023年8月發生的“核污水排放”事件,對以資生堂品牌為首的日妝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一年一度的雙11,資生堂品牌已經連續兩年跌出美妝前十榜單。
2024年3月,資生堂集團提出為日本1500名員工提供“提前退休”方案,同年,這一削減成本計劃也擴大至中國市場(推薦閱讀:資生堂員工“無限期待崗”,美妝“裁員潮”來了?)。在當年的三季報中,資生堂集團表示將重點在中國削減固定成本并優化組織結構。
此外,2023年以來,資生堂旗下的高端品牌IPSA便頻繁傳出撤柜消息,其中包括2023年12月末才開業的位于上海陸家嘴中心的品牌中國首家定制概念店。
03 新戰略能否助資生堂重現高光?
為建立有彈性的商業模式,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推動持續利潤增長,早在去年11月,資生堂便集團便啟動“2025-2026行動計劃”,在未來兩年,資生堂將主要圍繞該計劃謀求恢復增長。
該計劃主要為三大版塊——“加強品牌基礎”、“重建盈利基礎”和“加強運營治理”。
此外,在中國市場,資生堂從去年開始不斷加碼品牌戰略。
2024年年初,資生堂集團旗下貴婦品牌御銀座The Ginza天貓旗艦店開業。同年4月,資生堂集團旗下醉象品牌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并入駐250家絲芙蘭內地門店,并計劃覆蓋更多門店。
那么,一系列計劃是否能力挽狂瀾?對此,資生堂集團總裁藤原健太郎表達了樂觀,其在2024年的財報發布會后表示,“我們預計市場將在今年觸底反彈,之后將實現穩健增長。”
資生堂能否如期逆轉增長頹勢?市場留給它的機會還有多少?儀美尚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