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吳姿
情人節之后的第一個周日,“微信DeepSeek王炸組合”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部分用戶發現,在微信搜索界面點擊AI搜索,再選擇深度思考-R1,即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 模型搜索內容。目前該功能仍在測試中,僅部分用戶可以看到。
這個消息,讓騰訊成為最近備受追捧的“DeepSeek概念股”之一。2月17日,騰訊控股高開6.57%,報506港元,重上500港元,創2021年7月以來新高。
借助DeepSeek深入挖掘生態優勢,微信乃至騰訊可能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十年漫漫搜索路
因接入DeepSeek而備受關注的微信搜索,其實已誕生十余年。早在2014年6月,微信就推出了搜索功能,不過最初功能十分單一,僅可查找聊天記錄。

此后幾年,隨著微信生態逐漸繁榮,微信搜索的能力邊界也不斷拓寬,公眾號文章、小程序、表情、短視頻等內容都被納入進來。為增強用戶對搜索功能的認知,2017年5月,微信正式上線“搜一搜”入口。
微信加碼搜索,既是為了串聯起生態內龐雜的內容庫,也是看到了搜索業務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希望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重要的入口。
作為互聯網行業歷史最悠久的業務之一,由于用戶指向非常明確,搜索的商業模式清晰且高效。以百度為例,雖然近年來布局了智能駕駛、云計算等業務,但以搜索為主要載體的廣告業務仍是重要的業績支柱。2024年Q3,百度在線營銷業務收入188億元,營收占比高達56%。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孤島出現,傳統搜索引擎很難抓取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拼多多等平臺的內容。騰訊、360、阿里、字節跳動巨頭們看到機會,紛紛上馬或升級搜索業務,試圖分一杯羹。比如,2020年以來,字節跳動就先后推出頭條搜索、悟空搜索、閃電搜索、抖音搜索等產品。

過去幾年,搜索產品層出不窮,微信、今日頭條等國民級App不斷強化搜索功能,但均未撼動百度的江湖地位。
StatCounter數據顯示,2025年1月,在中國搜索市場,百度的市占率為47.07%,在移動搜索市場,百度的市占率更是高達58.6%。很大程度上說明,現有的解決方案很難將百度拉下馬。
全新的解題思路
突然爆火的AI大模型,為搜索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解題思路。
今年2月初,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接受采訪時對DeepSeek不吝溢美之詞:“PC互聯網時代,搜索是第一個出來的Killer App。今天也一樣,AI時代第一個出來的Killer App也是搜索。”
大模型加持的AI搜索,可以通過AI技術理解用戶意圖,高效梳理全網海量信息,進而生成準確的內容,有效規避傳統搜索廣告多、信息雜等痛點。

雪豹財經社體驗后發現,在部分問題上,AI搜索相較傳統搜索引擎,確實具備更強的優勢。
比如,我們把“簡單介紹下宇樹機器人最新跳舞視頻”的問題同時拋給微信AI搜索和百度,前者對事實及背后的技術原理給出了詳細的介紹,可以帶來更出色的使用體驗。
以百度、谷歌為代表的傳統搜索企業,以360、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廠,以及以秘塔為代表的初創企業,紛紛加碼AI搜索相關產品。
2月3日,納米AI搜索捷足先登,成為國內首個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的搜索引擎。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還不遺余力地通過出演短劇、上綜藝、免費送100輛國產新能源車等方式,宣傳納米AI搜索。
2月12日舉辦的納米AI搜索新能源車活動上,周鴻祎透露,納米AI搜索春節期間積累2000萬用戶,“是360在無線互聯網時代取得的最好成績?!?/p>
微信靠什么破局?
AI搜索的能力,與基座模型的規模成正比。此前,互聯網巨頭只需深耕閉源模型,提高模型的材料分析和推理能力,即可在AI搜索領域構筑深厚的護城河。
DeepSeek開源,很大程度上拉齊了AI搜索產品的底層能力。雪豹財經社體驗后發現,將同一個問題分別拋給百度AI搜索、納米AI搜索、秘塔AI搜索等多個接入DeepSeek的AI搜索引擎,得到的結果高度相似。
雖然在底層技術上與其他產品高度趨同,但作為國民社交軟件,微信借助獨特的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等內容生態優勢,微信AI搜索或將極大地拓寬AI搜索反饋的內容維度,構筑閉環的生態體驗:從搜索信息出發,以購買商品、服務或者解決方案為終點。
比如,詢問“如何預約故宮門票?”如果微信AI搜索后續能直接在回答中加入故宮博物院的小程序鏈接,那么用戶就能一鍵完成預約。
上述業務模式并非簡單的猜測,而是微信一以貫之的戰略導向。2020年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提到,“我們做小程序有一個夢想,希望搜索能進入每一個小程序內部,這樣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撐起各種長尾的搜索需求?!?/p>
傳統搜索引擎難以深入小程序內部,但開源的DeepSeek可以將用戶的需求與海量微信小程序在垂直場景的服務高效匹配。
正如張小龍所言,“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動去獲取信息,而是更傾向于被動獲取。”
能極大降低用戶獲取信息成本的微信AI搜索,能像微信支付一樣上演自己的“奇襲時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