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天下WEEKLY 趙小天
編輯 | 李不清
開年以來,DeepSeek的火熱給股市注入了一劑雞血,點燃了中國科技資產的做多情緒。
根據Wind指數,截至2月14日,A股市場已有98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這也帶動DeepSeek指數(含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及與DeepSeek有合作的公司)在十幾天內累計上漲超過48%,呈現出斷崖式領漲。
受此影響,全球對沖基金開始搶購中國資產。高盛報告指出:截至2月7日,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宗經紀業務中,在岸和離岸中國股票已合計成為“凈買入最高的市場”。
隨著大量科技公司“擁抱”DeepSeek,迎來價值飛升后,騰訊也來搶搭DeepSeek的快車了。
2月15日深夜,微信通過灰度測試,在AI搜索中接入了DeepSeek-R1大模型。部分微信用戶發現,點開微信搜索框進入“AI搜索”頁面,便可在“問AI”入口,找到“快速回答”或者“深度思考”兩個選擇。
《財經天下》了解到,接下來其他騰訊系產品還會逐步接入DeepSeek?!盎煸拈L思考模型也將很快發布,DeepSeek的正面效應,會對混元產生促進作用?!币晃或v訊人士透露。
這一合作消息,讓騰訊在港股市場一度大漲超過7%,股價突破500港元。2月17日上午,“騰訊市值暴漲3000億”的話題隨之沖上熱搜。最終,騰訊以上漲4.30%、495.20港元/股收盤。
與此同時,騰訊概念股也強勁拉升。截至當日上午收盤,派諾科技、宏景科技、奧尼電子等漲停,長亮科技、博思軟件等漲超15%。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得益于DeepSeek引發的“鯰魚效應”,2025年大模型行業能力將有明顯提升?;ヂ摼W廠商在AI領域的競爭,也將由“技術之爭”開始轉為生態之爭、應用之爭。
而在DeepSeek的加持下,擁有最龐大用戶基礎和豐富AI應用場景的騰訊,也無疑將打開更多想象空間,或將成為資本市場重估中國資產的核心標的。
令人喜憂參半的是,微信接入DeepSeek的消息,也對搜索“龍頭”百度的增長空間造成了不小干擾。
2月16日,在微信傳出與DeepSeek合作的消息后,百度火速應對,宣布旗下搜索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但2月17日,百度港股股價仍然深跌,一度下探超過8%。
形勢明朗,打掃戰場
實際上,在近兩年科技大廠爭奪大模型的混戰中,騰訊釋放出的FOMO(害怕錯過)情緒一度并不強。不論從自研大模型的上線時間,還是AI原生應用的發布節奏來看,騰訊都是互聯網大廠中沒那么“著急”的一家。
特別是與Kimi、字節旗下豆包App過去一年高舉高打、投流搶奪用戶,以及阿里尋求用投資擴大AI勢能的步調不同,騰訊在AI應用上投放、招攬用戶的節奏顯得沒那么激進。
2024年5月,騰訊的C端AI助手App“騰訊元寶”才姍姍來遲?!膀v訊內部思路更傾向于,先解決內部需求。”多位騰訊人士曾向《財經天下》表達相似的觀點。
騰訊有底氣“不著急”,也源于其有微信等國民產品托底,自身積淀了強大的產品力和用戶基數——可以等局面明朗時再入局。
而在DeepSeek爆火,各大廠紛紛接入其模型,大模型競爭開始走向階段性塵埃落定時,騰訊也成為了大廠中轉身最快的一家:其迅速在騰訊云上線DeepSeek模型,并成為首個在主力C端產品中引入DeepSeek的廠商。
2月12日,元寶App宣布接入DeepSeek-R1。2月16日,微信“搜一搜”也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R1。
目前,收到微信灰度測試頁面的用戶,可以從微信對話框頂部的搜索入口,進入到“AI搜索”中。點擊“AI搜索”后,微信會提供“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兩個選項,其中深度思考由DeepSeek R1提供回答。
根據微信介紹,“快速問答”模式,也是微信在2024年中推出的AI問答功能:除了提供常規的搜索結果外,微信還會在結果頁頂部顯示AI生成(AIGC)的答案。
“深度思考”模式,則由DeepSeek-R1模型經過長思考,提供更全面的回答。并在使用過程中,展示思考推理的流程,和獨立的DeepSeek App并無二致。
《財經天下》從測試體驗上看,目前的微信AI搜索還比較輕量級。其不支持連續對話,也不支持輔助提問與搜索。退出聊天界面后,當前的對話記憶內容也會被直接銷毀。
不過,微信作為月活超13億的超級入口,接入DeepSeek-R1模型后,勢必將直接推動騰訊AI搜索、智能客服、個性化推薦等功能的升級。
騰訊混元怎么辦?
在2025年騰訊公司年會上,馬化騰曾提到,騰訊會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算力的儲備,希望各個BG都能擁抱大模型的產品化落地場景。包括微信、QQ、輸入法、瀏覽器等產品都將推出AI智能體,騰訊游戲、微信讀書、騰訊視頻等產品也將基于混元大模型做更多AI探索。
那么,在微信接入DeepSeek后,騰訊原有的大模型發展主陣地“混元”將何去何從,又是否會陷入“尷尬”境地?種種跡象表明,比照于阿里、字節等大廠的AI進展,混元大模型的發展還很難讓騰訊滿意。
2月1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確認了阿里大模型與蘋果手機達成合作的消息。受此利好影響,阿里巴巴港股盤中一度漲超9%。
而騰訊一度是被蘋果鎖定的合作對象?!敦斀洝穲蟮?,2024年12月,蘋果一度找到騰訊,表達過正式合作的意向,但最終合作沒能達成。原因在于:騰訊大模型表現不夠好,AI技術投入主要是為了應用于騰訊游戲、社交等自身業務。此外,混元大模型的核心成員不太穩定,也影響到了大模型的研發進度。
因此,有員工向《財經天下》表示,當下騰訊在微信中接入DeepSeek,既可以看作是大勢所趨,也可以看作騰訊的另一種“賽馬”。
況且,微信自身的生態也需要用更強大的搜索工具,發掘內容價值。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包括公眾號、視頻號在內的微信內容池,多處于割裂、分離的狀態。微信內容生態也一直被看作獨立于各大搜索引擎的信息“孤島”——這個情況甚至在ChatGPT-4o等聯網語言模式問世之后,也沒有得到相應改善。
2024年6月,微信輸入法曾加入“一鍵AI問答”功能。但彼時,這個功能更多是基于騰訊混元AI大模型實現,還不能充當文本生成工具。
2024年10月,微信官方宣布上線“搜索直達”功能。從被動搜索到主動推薦的轉變,也可看作微信搜索瞄準“AI搜索”的路徑之變。
但對于騰訊來說,微信搜索的優勢和挑戰更多源于微信生態的封閉性。隱私保護、大模型幻覺等問題,也將是微信面臨的挑戰。
而微信此次接入DeepSeek-R1后,有望讓AI技術在超級應用場景中的大規模商業化加速落地。微信或也可以借用對生態內用戶的行為和搜索內容,進一步進行個性化推薦,甚至在用戶搜索之前就提前預判需求。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DeepSeek-R1與騰訊混元模型具有較強技術互補性。DeepSeek-R1在長文本推理和復雜邏輯推演上有優勢,能彌補混元模型在即時性問答之外的短板。
中信證券研報則認為,DeepSeek通過算法優化大幅降低了模型訓練成本,如果騰訊大規模采用這一路徑,將有效緩解市場對其AI投入產出效率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