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學菲
2025年開年,央視春晚名場面“機器人一邊扭秧歌一邊轉手絹”,不僅讓生產該機器人背后的公司宇樹科技機器人銷售訂單不斷,更讓“人形機器人”概念進一步火遍全國。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6日,全國A股共有58家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10家預增,8家扭虧,2家略增,預喜率達34.5%。
落到安徽,截至2025年2月16日,省內多家機器人以及機器人相關上市企業,如埃夫特、科大智能、 巨一科技、瑞鵠模具等也相繼公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

埃夫特、科大智能、巨一科技......多家扭虧為盈
根據安徽多家機器人及其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官網公告顯示,業績具體情況如下:
埃夫特: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到14億元,同比減少25.79%至31.09%;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10億元到1.6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31.83%至237.21%。
埃夫特公告解釋其業績變化原因,盡管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超30%,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變化導致產品結構變化,機器人業務收入有所下降。
科大智能: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6400萬元至8100萬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公告業績增長,得益于聚焦數字能源業務的發展戰略,公司在智能電氣業務領域取得顯著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巨一科技: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600萬元到2400萬元,同比增長107.84%到111.75%;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000萬元到-1000萬元,同比增長91.44%到95.72%。

業績增長得益于公司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推動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提升;以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為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提供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裝備,整體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
瑞鵠模具: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3.32億元至3.72億元,同比增長64.14%至83.9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05億元至3.47億元,同比增長65.33%至88.10%。
瑞鵠模具分析公司業績增長原因,裝備業務訂單充足,技術創新和運營優化帶來競爭力提升;輕量化業務產能釋放,盈利能力增強。
總體來看,安徽機器人及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多家業績增長,并且同比增長幅度大,2024年安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發展勢頭明顯向好。
產業集群、政策支持......安徽機器人“乘勢”
業績與數據大都增長背后,一方面,安徽機器人以及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近年來發展迅猛。
首先,需求高速增長。隨著全球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加速,安徽工業機器人需求持續增長,如埃夫特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超30%。
其次,產品競爭力提升。技術創新助推業績上升,安徽機器人上市公司在人工智能、自動化等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推動了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如巨一科技和瑞鵠模具,在公司業績公告中將業績增長的原因都歸功于技術創新帶來的品牌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安徽機器人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生態。
產業鏈上,安徽機器人產業已經形成了從關鍵零部件、整機到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本地機器人公司,有埃夫特作為為全國機器人的龍頭企業帶頭。同時,還吸引了多家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落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上,目前蕪湖機器人產業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機器人本體制造以及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融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累計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余項。
產業規模上,據安徽省政府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安徽省機器人全產業鏈產值達470億元,規模居全國第6位。截至2024年3月,蕪湖機器人產業已經集聚了上下游企業接近300家,規上工業企業100多家,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此外,安徽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機器人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安徽省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旨在推動智能制造和“具身智能”技術的應用,支持支持機器人產業邁步。
《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明確提出,到2027年,安徽省機器人產業(全產業鏈)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1800億元,智能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安徽將打造合肥、蕪湖兩個產業先導區,建成世界一流的機器人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安徽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23-2025)》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廣泛應用。此外,政府還通過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
安徽機器人“乘勢”,可以預見,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全省機器人產業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