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曹德旺妹妹攜手清華學霸,沖擊百億IPO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曹德旺妹妹攜手清華學霸,沖擊百億IPO

還在研發航空電池

文 | 財經天下WEEKLY 陳大壯

編輯 | 朗明

頭戴“玻璃大王”妹妹光環,曹芳掌舵的正力新能正沖擊港股上市,這使得原本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角力場上,又多了一位值得警惕的對手。

2014年4月,福耀玻璃發布公告,曹德旺妹妹曹芳因個人年齡原因,從福耀玻璃副總經理職務離職。

曹芳當時55歲,已達退休年齡,此事也被業界視為理所當然,并未引起注意。

十多年后,一則曹芳控股的新能源電池公司沖刺上市的消息,讓外界意識到,“鐵娘子”的所謂退休,和大眾所理解的退休,原來是兩個概念。

2025年1月27日,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正力新能)向港交所再次遞交上市申請。其于2024年7月26日的首次申請已經失效。時隔六個月,曹芳帶領公司繼續闖關。

招股書披露,正力新能是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主要專注于電動汽車電池產品的銷售。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等都是它的客戶。66歲的曹芳任正力新能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控股股東,負責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

在動力電池領域,不乏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代表的超級玩家,正力新能距離正式創立僅六年時間,已闖入動力電池市場的前十,實屬不易。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B輪融資后,估值達182億元。

01、退休再創業

從時間線來看,曹芳的汽車電池創業并非退休后的一時興起。

從1987年曹德旺創立福耀玻璃開始,曹芳便進入公司任銷售部經理,經歷7年時間的歷練,于1994年升為董事、副總經理。算下來,到2014年離職時,曹芳將自己28歲到55歲的大好年華,都獻給了哥哥的公司。

其間,她積累的豐富客戶資源和管理經驗,為日后的事業鋪了路。

早在2013年,曹芳便創辦了新中源創業投資公司,很快與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汽車打成一片,雙方共同在江蘇常熟投資了一家電池公司。次年,她從福耀玻璃離職,一年后也即2016年又創辦了正力投資公司,而她的創業搭檔,是同在福耀玻璃工作了13年的老臣陳繼程。

陳繼程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等,在中科院發表過化學論文,在福耀玻璃一路從商務部副總經理、商務部總經理升職至執行董事、副總經理。

此前曹芳創立新中源創業投資公司時,就有陳繼程的協助,等到曹芳再創辦正力投資公司時,陳繼程也離了職跟隨曹芳。

截止到這里,還只是曹芳的投資故事。但她想做的事情,是真正參與到汽車制造業中去。2019年2月,她成立了本次上市主體正力新能,決定親自下場造電池。

制造行業,尤其是汽車產業制造業談何容易,但曹芳并非從零開始,而是瞄上了一家成熟企業塔菲爾,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重金重組等操作,將塔菲爾的員工、客戶、供應商等成功注入到正力新能的殼中,使后者一夜之間具備了生產汽車電池的能力。

塔菲爾是何方神圣?被曹芳納入麾下之前,已有吉利、一汽、長安、東風、威馬等超20款新能源汽車使用塔菲爾的動力電池,公司單月動力電池裝機有時候能擠到行業前十,是行業內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

有了曹芳和陳繼程雄厚背景的加持,繼承塔菲爾基因的正力新能發展勢頭變得更猛,2022年7月完成A輪融資24億元,投后估值144億元,晉升獨角獸行列;后又于2024年7月,即向港交所首次遞表的前夕,完成合計10億元的B輪融資,在此輪融資過后,正力新能的估值進一步來到了182億元。

截至2024年8月,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等全球多個龍頭企業核心車型的電池產品,都有正力新能的身影,對零跑汽車核心BEV車型的銷售滲透率及對上汽通用核心PHEV產品GL8陸尊PHEV滲透率達50%以上。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公司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

不僅賣陸上的汽車電池,正力新能還前瞻性研發出船舶電池、航空電池,把海陸空全包了。

2021年至2024年8月,正力新能靠賣電池,分別獲得營收14.99億元、32.90億元、41.62億元和28.58億元。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遞交招股書前,曹芳和陳繼程二人通過正力投資、新中源創投、正力咨詢等,控制公司48.56%的股權,又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控制16.04%的股權,合計控制正力新能64.60%的股權。

六年時間,曹芳順利完成了從汽車產業投資人到創業者的身份轉換。

02、為何短期虧損?

前面提到,正力新能大客戶很多。

2021年至2024年8月,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37億元、29.72億元、32.38億元及24.77億元,占各期間總收入的89.1%、90.4%、77.8%及86.7%。

“我們已建立均衡且可持續的客戶基礎,主要客戶涵蓋央企、國企、造車新勢力及跨國領先整車企業。”正力新能表示,公司同時強調,自己并未重大依賴任何單一客戶,“2023年,同行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介于約17.3%至85.2%,而同期我們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僅為28.3%(接近同行的下限)。”

不難看出,正力新能在刻意避免患上大客戶依賴癥。

但天有不測風云,正力新能曾被大客戶狠狠“坑”到。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均為客戶X,貢獻收入占比為55.2%及29.3%。里面未直接點出客戶X的名字,但根據描述,該客戶是上海一家于2015年成立的私人公司,注冊資本約60億元,從事電動汽車制造。

2022年11月,正力新能因客戶X的業務運營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與其停止合作。這導致公司三元電池的銷量從2022年的2.9GWh降至2023年的1.5GWh,對應的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26.29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4.48億元。

與此同時,由于已銷售的產品無法回款,正力新能在2022年因客戶X事件計提了超6億元貿易應收款減值和超4億元存貨減值。

要知道,2022年正力新能旗下一家叫“南京正力新能”的工廠生產的約91.0%的電池產品都是銷售給客戶X的。客戶X事件發生后,南京正力新能廠房也順勢停止運營,令正力新能2022年計提了物業、廠房及設備等非金融資產減值1.96億元。

總體下來,客戶X給正力新能帶來的負面結果就是,公司虧損從2021年的4.02億元增至2022年的17.20億元。

2023年和2024年前8個月,雖然公司經營業績有所改善,虧損縮窄至約5.9億元和1億元,但正力新能稱,客戶X事件的陰影仍在。為此,公司花費了大量時間與新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獲得訂單并加大量產。公司也藉此事件吸取了教訓,在與潛在客戶建立銷售關系時,加強了客戶信用審批的內部控制程序,重點關注客戶的信用度,以避免今后再發生此類事件。

《財經天下》注意到,2023年和2024年,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戶已經變為零跑汽車。

即便沒有發生客戶X事件,盈利難也是汽車制造行業的通病。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坦言:“由于我們仍處于成長階段,尚未實現盈利,且無法保證何時能夠實現盈利。”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在動力電池行業,企業在業務運營初期需要對產能和產品研發進行大量前期投資。包括為滿足客戶量產需求的產能投資、技術和產品研發投資,這些投資可能要等到生產設施建成并形成一定規模后才能產生實質性回報,而這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如果企業挺不過虧損的前幾年,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該行業還存在一個顯著特點是,企業盈利能力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以正力新能為例,原材料成本在動力電池的總體成本中占比最大。2021年至2024年8月,原材料成本分別占總銷售成本的77.7%、71.7%、73.8%及73.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碳酸鋰(新能源汽車電池產品的一種主要原材料)的平均價格從2021年的13.11萬元/噸上升至2022年的49.61萬元/噸,隨后又降至2023年的25.87萬元/噸。正力新能為了不虧本做生意,只能將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的平均價格從2021年的0.51元/Wh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0.80元/Wh,之后又下降至2023年的0.62元/Wh。

但問題是,汽車廠商并不愿無故承擔多出來的電池成本。雖然正力新能在2022年毛利金額暫時變多了,但公司清楚,“日后的盈利能力將不僅取決于我們的產品銷售工作,也取決于我們對成本的控制。如果無法在控制運營相關成本的同時充分擴大銷售規模,我們日后可能會繼續產生虧損”。

03、家族出擊,橫跨新能源產業鏈

虧損并未影響曹芳繼續進軍新能源產業的決心。她堅信,未來市場需求旺盛。

全球新興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稱,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千兆瓦時(GWh),而動力電池供應為335千兆瓦時(GWh),缺口約18%。該機構預測,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約40%。

需求增長促使行業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從2019年的120.1GWh增長到2023年的716.0GWh,預計將以37.5%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至2028年的3513.1GWh;在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到2028年也將達到1943.3GWh。

而當下的正力新能,陷入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局面,即現有訂單超出了生產能力——公司目前在江蘇的幾個生產基地,共計15條生產線每年只能生產25.5GWh,而根據客戶的交付計劃統計,未來四到五年,公司需要生產出超過150GWh的電池。

也就是說,客戶認可公司的產品,但公司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興建新廠房至關重要。正力新能計劃在2026年之前,分兩期完成新常熟工廠的建設。該基地總建筑面積預計近62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產能為2025年35.5GWh,2026年50.5GWh。這也是公司上市募資最重要的用途之一。

一邊在積極籌備上市尋求資本助力,另一面,作為哥哥的曹德旺也不余遺力支持妹妹的新事業。招股書顯示,曹德旺亦間接參股了正力新能,其實際控制的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作為財務投資者持有正力新能約2.52%股份。此外,福耀玻璃的老客戶上汽,也成為正力新能的客戶加股東。

對于曹德旺和妹妹曹芳的舉動,有鋰電池業內人士形容為“一場對新能源產業的巨大投注”。

早年,曹德旺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泡沫太大”的擔憂。但當他意識到汽車產業面臨電動化沖擊時,于2021年果斷拿出33億用于開拓國內光伏玻璃業務;后特斯拉試圖用“全景天幕玻璃”改寫汽車設計傳統規則時,福耀玻璃又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令其全景天幕玻璃不僅具備高透光率,還集成了隔熱、可調光、氛圍燈、光伏等多種功能。

如今,“一手汽車玻璃,一手汽車電池,曹德旺兄妹把汽車產業鏈吃透了。”上述人士對《財經天下》感慨。天眼查顯示,曹芳目前在十余家電池、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任職或擔任股東。

但該人士提到,曹德旺家族沖得這么猛,勢必會加劇同行競爭的白熱化。

有一個細節是,曹芳忙著拿下塔菲爾的當年,就和行業老大寧德時代有過間接“過節”。

塔菲爾的創始人龍繪錦與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同樣出身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曾毓群是龍繪錦的上司。2020年,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稱對方侵犯了其動力電池防爆技術專利,索賠1.2億元,后曹芳、陳繼程接手塔菲爾,將其整合進正力新能,案子也沒能勝訴,最終二審法院判令塔菲爾賠償寧德時代2330萬元。

港交所最新動態顯示,在正力新能更新招股書幾天后,寧德時代也于2月11日提交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預計籌資至少50億美元。這背后,是二者關于市場競爭、客戶競爭、資金分流的無形較量。

除“寧王”外,2024年7月以來,一眾鋰電企業掀起上市潮。欣旺達公告稱計劃分拆欣旺達動力在創業板上市,中偉股份、先導智能、盛新鋰能啟動港股上市籌備,金晟新能源提交招股書。

種種跡象表明,到了正力新能必須要搶跑的時候。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曹德旺

  • 時隔逾兩年,福耀玻璃美國工廠再度擴產
  • 正力新能再闖港交所,曹德旺妹妹任董事長,曾因威馬1年損失10億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曹德旺妹妹攜手清華學霸,沖擊百億IPO

還在研發航空電池

文 | 財經天下WEEKLY 陳大壯

編輯 | 朗明

頭戴“玻璃大王”妹妹光環,曹芳掌舵的正力新能正沖擊港股上市,這使得原本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角力場上,又多了一位值得警惕的對手。

2014年4月,福耀玻璃發布公告,曹德旺妹妹曹芳因個人年齡原因,從福耀玻璃副總經理職務離職。

曹芳當時55歲,已達退休年齡,此事也被業界視為理所當然,并未引起注意。

十多年后,一則曹芳控股的新能源電池公司沖刺上市的消息,讓外界意識到,“鐵娘子”的所謂退休,和大眾所理解的退休,原來是兩個概念。

2025年1月27日,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正力新能)向港交所再次遞交上市申請。其于2024年7月26日的首次申請已經失效。時隔六個月,曹芳帶領公司繼續闖關。

招股書披露,正力新能是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主要專注于電動汽車電池產品的銷售。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等都是它的客戶。66歲的曹芳任正力新能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控股股東,負責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

在動力電池領域,不乏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代表的超級玩家,正力新能距離正式創立僅六年時間,已闖入動力電池市場的前十,實屬不易。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B輪融資后,估值達182億元。

01、退休再創業

從時間線來看,曹芳的汽車電池創業并非退休后的一時興起。

從1987年曹德旺創立福耀玻璃開始,曹芳便進入公司任銷售部經理,經歷7年時間的歷練,于1994年升為董事、副總經理。算下來,到2014年離職時,曹芳將自己28歲到55歲的大好年華,都獻給了哥哥的公司。

其間,她積累的豐富客戶資源和管理經驗,為日后的事業鋪了路。

早在2013年,曹芳便創辦了新中源創業投資公司,很快與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汽車打成一片,雙方共同在江蘇常熟投資了一家電池公司。次年,她從福耀玻璃離職,一年后也即2016年又創辦了正力投資公司,而她的創業搭檔,是同在福耀玻璃工作了13年的老臣陳繼程。

陳繼程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等,在中科院發表過化學論文,在福耀玻璃一路從商務部副總經理、商務部總經理升職至執行董事、副總經理。

此前曹芳創立新中源創業投資公司時,就有陳繼程的協助,等到曹芳再創辦正力投資公司時,陳繼程也離了職跟隨曹芳。

截止到這里,還只是曹芳的投資故事。但她想做的事情,是真正參與到汽車制造業中去。2019年2月,她成立了本次上市主體正力新能,決定親自下場造電池。

制造行業,尤其是汽車產業制造業談何容易,但曹芳并非從零開始,而是瞄上了一家成熟企業塔菲爾,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重金重組等操作,將塔菲爾的員工、客戶、供應商等成功注入到正力新能的殼中,使后者一夜之間具備了生產汽車電池的能力。

塔菲爾是何方神圣?被曹芳納入麾下之前,已有吉利、一汽、長安、東風、威馬等超20款新能源汽車使用塔菲爾的動力電池,公司單月動力電池裝機有時候能擠到行業前十,是行業內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

有了曹芳和陳繼程雄厚背景的加持,繼承塔菲爾基因的正力新能發展勢頭變得更猛,2022年7月完成A輪融資24億元,投后估值144億元,晉升獨角獸行列;后又于2024年7月,即向港交所首次遞表的前夕,完成合計10億元的B輪融資,在此輪融資過后,正力新能的估值進一步來到了182億元。

截至2024年8月,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等全球多個龍頭企業核心車型的電池產品,都有正力新能的身影,對零跑汽車核心BEV車型的銷售滲透率及對上汽通用核心PHEV產品GL8陸尊PHEV滲透率達50%以上。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公司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

不僅賣陸上的汽車電池,正力新能還前瞻性研發出船舶電池、航空電池,把海陸空全包了。

2021年至2024年8月,正力新能靠賣電池,分別獲得營收14.99億元、32.90億元、41.62億元和28.58億元。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遞交招股書前,曹芳和陳繼程二人通過正力投資、新中源創投、正力咨詢等,控制公司48.56%的股權,又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控制16.04%的股權,合計控制正力新能64.60%的股權。

六年時間,曹芳順利完成了從汽車產業投資人到創業者的身份轉換。

02、為何短期虧損?

前面提到,正力新能大客戶很多。

2021年至2024年8月,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37億元、29.72億元、32.38億元及24.77億元,占各期間總收入的89.1%、90.4%、77.8%及86.7%。

“我們已建立均衡且可持續的客戶基礎,主要客戶涵蓋央企、國企、造車新勢力及跨國領先整車企業。”正力新能表示,公司同時強調,自己并未重大依賴任何單一客戶,“2023年,同行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介于約17.3%至85.2%,而同期我們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僅為28.3%(接近同行的下限)。”

不難看出,正力新能在刻意避免患上大客戶依賴癥。

但天有不測風云,正力新能曾被大客戶狠狠“坑”到。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均為客戶X,貢獻收入占比為55.2%及29.3%。里面未直接點出客戶X的名字,但根據描述,該客戶是上海一家于2015年成立的私人公司,注冊資本約60億元,從事電動汽車制造。

2022年11月,正力新能因客戶X的業務運營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與其停止合作。這導致公司三元電池的銷量從2022年的2.9GWh降至2023年的1.5GWh,對應的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26.29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4.48億元。

與此同時,由于已銷售的產品無法回款,正力新能在2022年因客戶X事件計提了超6億元貿易應收款減值和超4億元存貨減值。

要知道,2022年正力新能旗下一家叫“南京正力新能”的工廠生產的約91.0%的電池產品都是銷售給客戶X的。客戶X事件發生后,南京正力新能廠房也順勢停止運營,令正力新能2022年計提了物業、廠房及設備等非金融資產減值1.96億元。

總體下來,客戶X給正力新能帶來的負面結果就是,公司虧損從2021年的4.02億元增至2022年的17.20億元。

2023年和2024年前8個月,雖然公司經營業績有所改善,虧損縮窄至約5.9億元和1億元,但正力新能稱,客戶X事件的陰影仍在。為此,公司花費了大量時間與新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獲得訂單并加大量產。公司也藉此事件吸取了教訓,在與潛在客戶建立銷售關系時,加強了客戶信用審批的內部控制程序,重點關注客戶的信用度,以避免今后再發生此類事件。

《財經天下》注意到,2023年和2024年,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戶已經變為零跑汽車。

即便沒有發生客戶X事件,盈利難也是汽車制造行業的通病。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坦言:“由于我們仍處于成長階段,尚未實現盈利,且無法保證何時能夠實現盈利。”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在動力電池行業,企業在業務運營初期需要對產能和產品研發進行大量前期投資。包括為滿足客戶量產需求的產能投資、技術和產品研發投資,這些投資可能要等到生產設施建成并形成一定規模后才能產生實質性回報,而這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如果企業挺不過虧損的前幾年,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該行業還存在一個顯著特點是,企業盈利能力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以正力新能為例,原材料成本在動力電池的總體成本中占比最大。2021年至2024年8月,原材料成本分別占總銷售成本的77.7%、71.7%、73.8%及73.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碳酸鋰(新能源汽車電池產品的一種主要原材料)的平均價格從2021年的13.11萬元/噸上升至2022年的49.61萬元/噸,隨后又降至2023年的25.87萬元/噸。正力新能為了不虧本做生意,只能將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的平均價格從2021年的0.51元/Wh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0.80元/Wh,之后又下降至2023年的0.62元/Wh。

但問題是,汽車廠商并不愿無故承擔多出來的電池成本。雖然正力新能在2022年毛利金額暫時變多了,但公司清楚,“日后的盈利能力將不僅取決于我們的產品銷售工作,也取決于我們對成本的控制。如果無法在控制運營相關成本的同時充分擴大銷售規模,我們日后可能會繼續產生虧損”。

03、家族出擊,橫跨新能源產業鏈

虧損并未影響曹芳繼續進軍新能源產業的決心。她堅信,未來市場需求旺盛。

全球新興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稱,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千兆瓦時(GWh),而動力電池供應為335千兆瓦時(GWh),缺口約18%。該機構預測,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約40%。

需求增長促使行業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從2019年的120.1GWh增長到2023年的716.0GWh,預計將以37.5%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至2028年的3513.1GWh;在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到2028年也將達到1943.3GWh。

而當下的正力新能,陷入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局面,即現有訂單超出了生產能力——公司目前在江蘇的幾個生產基地,共計15條生產線每年只能生產25.5GWh,而根據客戶的交付計劃統計,未來四到五年,公司需要生產出超過150GWh的電池。

也就是說,客戶認可公司的產品,但公司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興建新廠房至關重要。正力新能計劃在2026年之前,分兩期完成新常熟工廠的建設。該基地總建筑面積預計近62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產能為2025年35.5GWh,2026年50.5GWh。這也是公司上市募資最重要的用途之一。

一邊在積極籌備上市尋求資本助力,另一面,作為哥哥的曹德旺也不余遺力支持妹妹的新事業。招股書顯示,曹德旺亦間接參股了正力新能,其實際控制的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作為財務投資者持有正力新能約2.52%股份。此外,福耀玻璃的老客戶上汽,也成為正力新能的客戶加股東。

對于曹德旺和妹妹曹芳的舉動,有鋰電池業內人士形容為“一場對新能源產業的巨大投注”。

早年,曹德旺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泡沫太大”的擔憂。但當他意識到汽車產業面臨電動化沖擊時,于2021年果斷拿出33億用于開拓國內光伏玻璃業務;后特斯拉試圖用“全景天幕玻璃”改寫汽車設計傳統規則時,福耀玻璃又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令其全景天幕玻璃不僅具備高透光率,還集成了隔熱、可調光、氛圍燈、光伏等多種功能。

如今,“一手汽車玻璃,一手汽車電池,曹德旺兄妹把汽車產業鏈吃透了。”上述人士對《財經天下》感慨。天眼查顯示,曹芳目前在十余家電池、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任職或擔任股東。

但該人士提到,曹德旺家族沖得這么猛,勢必會加劇同行競爭的白熱化。

有一個細節是,曹芳忙著拿下塔菲爾的當年,就和行業老大寧德時代有過間接“過節”。

塔菲爾的創始人龍繪錦與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同樣出身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曾毓群是龍繪錦的上司。2020年,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稱對方侵犯了其動力電池防爆技術專利,索賠1.2億元,后曹芳、陳繼程接手塔菲爾,將其整合進正力新能,案子也沒能勝訴,最終二審法院判令塔菲爾賠償寧德時代2330萬元。

港交所最新動態顯示,在正力新能更新招股書幾天后,寧德時代也于2月11日提交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預計籌資至少50億美元。這背后,是二者關于市場競爭、客戶競爭、資金分流的無形較量。

除“寧王”外,2024年7月以來,一眾鋰電企業掀起上市潮。欣旺達公告稱計劃分拆欣旺達動力在創業板上市,中偉股份、先導智能、盛新鋰能啟動港股上市籌備,金晟新能源提交招股書。

種種跡象表明,到了正力新能必須要搶跑的時候。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吴堡县| 澜沧| 浦县| 顺平县| 梅州市| 中宁县| 宿松县| 广州市| 西和县| 襄垣县| 绥芬河市| 汉源县| 曲麻莱县| 阿巴嘎旗| 丽水市| 华容县| 梅州市| 镇平县| 宝兴县| 桂东县| 达州市| 县级市| 藁城市| 鸡泽县| 阜平县| 棋牌| 凤山市| 秦安县| 大理市| 会理县| 璧山县| 鲁山县| 浦江县| 肃南| 威海市| 昌邑市| 阿鲁科尔沁旗| 杨浦区| 昭苏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