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青云科技六連板股東密集套現,已連虧八年,老板是“紅樓迷”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青云科技六連板股東密集套現,已連虧八年,老板是“紅樓迷”

股東對公司前景不看好?

文 | 雷達財經鴻途 莫恩盟 

編輯 | 深海

DeepSeek爆火帶來的影響,在二級市場上持續發酵。在眾多受到影響的公司中,一家名為青云科技的公司自2月5日起喜獲6連板。

而公司股價和市值在搭上DeepSeek概念創下新高之際,青云科技的股東們卻在忙著減持。據公司近期發布的公告顯示,三位股東在近期減持了公司的股份。

身為青云科技的創始人,黃允松對名著《紅樓夢》情有獨鐘,而公司名字的靈感或正是源于此書。在投身創業大潮之前,黃允松曾任職IBM。2012年,他攜手前同事甘泉以及曾經指導過的實習生林源,共同創立了青云科技。

創業初期,三人歷經艱辛,但在他們的努力下,青云科技終獲藍馳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2021年,公司成功上市,借此成為“混合云第一股”。截至去年三季末,黃允松、甘泉、林源三人為公司控股股東。

盡管頭頂“混合云第一股”的光環,但青云科技卻常年身陷虧損泥沼。早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黃允松曾樂觀地表示,公司的盈利問題將在三年內得到解決。

然而,遺憾的是,自2017年以來,青云科技連續多年未能實現盈利。如果再加上公司預計去年將錄得的0.98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青云科技八年累計虧損近14億元。

有分析認為,青云科技股東的減持舉動,可能與公司近年來不盡如人意的業績有關,這背后一定程度上或折射出股東們對公司未來盈利前景的擔憂。

青云科技股價狂飆,幕后股東減持套現

在連續六個交易日漲停的推動下,青云科技的股價在2月12日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截至當天收盤,青云科技的股價飆升至101.72元/股,總市值也突破48億元大關。

由于公司股票在2月5日至2月12日期間已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且在連續10個交易日內出現3次異常波動,2次嚴重異常波動,青云科技不得不在近期發布多則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甚至嚴重異常波動公告。

青云科技在相關公告中表示,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經公司自查并書面詢證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而青云科技股價的瘋狂上漲,或與部分平臺近期將青云科技的股票納入DeepSeek概念股有關。

不過,對于公司與DeepSeek之間是否存在股權或合作關系,青云科技在2月12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直接或間接持有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的股權。

青云科技還指出,DeepSeek系開源大語言模型,任何用戶皆可免費基于該模型開展訓練工作,進而進行個性化開發或模型優化,以滿足不同用戶在多元場景下的特定需求。公司旗下部分產品也進行了DeepSeek的接入,但公司未與DeepSeek簽署服務合作協議,與其沒有業務合作,該事項對當前主營業務開展無實質影響。

然而,就在公司股價和市值不斷登上新高之際,青云科技的股東卻在忙著減持套現。據青云科技2月1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嘉興藍馳帆暢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新禾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天津藍馳”)履行此前披露的股份減持計劃,權益變動觸及1%,合計減持1.3%公司股份。

雷達財經了解到,去年10月下旬,青云科技曾發布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公告顯示,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根據自身業務發展規劃,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95.58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具體來看,嘉興藍馳于2月6日至2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公司0.24%的股份,并于2月10日至2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0.79%的股份。

而天津藍馳于2月6日至2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公司0.06%的股份,并于2月10日至2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0.21%的股份。

此番權益變動后,嘉興藍馳、天津藍馳的持股比例分別從此前的7.1%、1.85%降至6.07%、1.58%。由于嘉興藍馳、天津藍馳為一致行動人,二者在減持后合計持有青云科技7.65%的股份。

除了前述提到的兩名股東,還有另外一名股東也在近期減持了青云科技的股票。據青云科技2月13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去年11月12日至今年2月11日期間,橫琴招證睿信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橫琴招證”)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合計減持公司1%的股份,減持區間38.29元-58.87元。減持完成后,橫琴招證于公司的持股比例從此前的6.52%降至5.51%。

隨著大股東減持消息的披露以及公司對DeepSeek概念的澄清,青云科技的股價最終結束了連板態勢。2月13日,青云科技股價下跌2.94%。不過,2月14日,公司股價重新上漲6.35%,最新市值創下50.19億元的新高。

“混合云第一股”背后,站著一位鐘愛紅樓的碼農

雷達財經從公司官網了解到,青云科技創立于2012年,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級云服務商與數字化方案提供商。自 2014 年起,青云科技布局混合云市場,無縫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交付一致功能與體驗的混合云。

有趣的是,身為青云科技創始人的黃允松,是一位對《紅樓夢》有著深厚情感的狂熱愛好者,甚至在學生時代他還曾創辦了一個專注于《紅樓夢》閱讀、研究、資訊交流的網絡社區。而青云科技名字中的“青云”二字,或許靈感正是來源于《紅樓夢》中的那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高一那年,黃允松沉浸在《紅樓夢》的世界中,而到了高二,他開始接觸編程,并迅速沉迷其中。黃允松曾如此評價《紅樓夢》:“我認為《紅樓夢》是文學作品中的第一架構,極度精良,極度優雅。這與我們的代碼結構是相通的。”

從南京工業大學畢業后,黃允松一直從事技術工作。2000年至2003年,他先后在南京大漢網絡有限公司和北京必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003年2月,他加入IBM中國軟件開發實驗室,擔任資深軟件架構師,這一干就是近十年,期間他的視野和技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2012年4月,黃允松喊來了曾在IBM一同共事的甘泉以及自己帶過的實習生林源一同創立了優帆科技(青云科技前身)。

據林源回憶,當黃允松向他發出創業邀請時,他毫不猶豫地便向當時的公司遞交了辭呈,“我那會兒很年輕,沒有什么可失去的。當時,所有做IT的人都有一個創業的夢想。對我而言,這是在正確的時間跟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情,就這么簡單。”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坦途。創業初期,三人輪流睡在鋪滿設計稿紙的地板上,每天僅休息幾個小時,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編寫代碼。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歲月,甘泉直言,“但凡知道后來有這么多痛苦,我可能根本不敢上賊船。現在回頭看,就是五個字——無知者無畏。”

盡管困難重重,但三人的努力逐漸得到了投資方的認可。天眼查顯示,青云科技自成立以來屢獲融資,其中前述提到的藍馳創投更是多次在其背后的投資方名單中現身。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2012年,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在聽完黃允松一個小時滔滔不絕的“黃氏脫口秀”后,被同事拉到一邊,悄悄問道:“是不是騙子?”

不過,看過十多家云創業公司的陳維廣判斷,黃允松更可能是唯一一個代碼差異化的“瘋子”。最終,藍馳創投與黃允松敲定了第一筆投資,此后又多次對青云科技給予鼎力支持。

之所以押寶青云科技,陳維廣解釋稱,“當時,我們判斷中國的科技巨頭,不管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會做自己的云。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沒有那么多資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強大的技術來形成差異化,技術要足夠硬到能覆蓋大客戶,如果實現不了,你基本打不過阿里云、騰訊云。”

2021年3月,隨著一聲清脆的鑼聲,成立九年的青云科技成功登陸A股市場,借此摘得“混合云第一股”的桂冠。

根據青云科技去年公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黃允松、甘泉、林源分別直接持有公司14.04%、4.6%、2.3%的股份。而前述三人為青云科技公司的共同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于 2019 年7月15日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連續八年虧損,公司難破盈利“魔咒”

雷達財經通過青云科技發布的2024年中報了解到,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于云產品、云服務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去年上半年,公司來自云平臺、超融合系統、分布式存儲、服務及其他、AI 智算平臺及戰略軟件的收入分別為0.22億元、0.098億元、0.1億元、0.18億元、0.12億元。

盡管青云科技近期的股價好似坐上火箭一般“狂飆”,但公司當下的業績表現卻似乎未能與之匹配。去年前三季度,青云科技錄得2.14億元的營收,相較上年同期的2.57億元減少16.74%。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虧損為0.63億元。

今年1月,青云科技又發布了2024 年年度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青云科技預計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0.98億元,相較上年同期1.7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虧損減少7216.51萬元。

對于去年業績預計減虧的情況,青云科技給出了三方面的解釋。首先,公司的 AI 算力云服務已經在持續地貢獻收入和毛利,公司 AI 算力云 服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另外,公司對傳統的公有云業務實行了更為精細化的運營,成本有所降低,毛利得到提升。

其次,公司在云產品業務上持續聚焦核心優勢產品,進一步擴大高毛利業務 的規模;同時隨著公司近兩年新增并大力發展了區域銷售部,在湖北、湖南、江 浙滬、川渝及陜甘等區域獲得了新增客戶;公司的渠道業務在過去一年也取得了 進步,云易捷產品通過渠道銷售銷量良好。

其三,公司戰略聚焦,進一步提質增效,增大優勢和拳頭產品研發投入比例 的同時,優化組織和管理流程,深挖管理潛能,使得投入產出比進一步提升。

盡管公司去年的虧損規模預計將有所收窄,但青云科技仍未擺脫長期虧損的困境。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以發現,其實自2017年起,青云科技便一直身陷虧損泥潭,沒有一年實現盈利。

2017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虧損分別為0.96億元、1.49億元、1.9億元、1.63億元、2.83億元、2.44億元、1.7億元,再加上預測去年出現的0.98億元虧損,青云科技八年累計虧損的規模高達13.93億元。

而在2021年接受媒體采訪時,黃允松曾表示,公司的盈利問題能夠在三年以內得到解決。青云的虧損來源就是公有云業務,而私有云業務的增速是非常高的,年增長率超過50%。只要以這個增速往前跑兩年,基本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然而,直到現在,黃允松仍未徹底解決公司的盈利難題。

由于公司低迷的業績與近期狂飆的股價之間的反差尤為強烈,青云科技在近期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暨嚴重異常波動公告中也坦言,公司自上市以來持續虧損,且預計公司2024年度依然虧損,公司當前股價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以及回調的可能,交易風險較大,敬請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有分析指出,青云科技所處的云計算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行業馬太效應明顯。國內云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被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等頭部廠商占據,這些巨頭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優勢,使得中小廠商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對于青云科技而言,如何在巨頭環伺的市場中突圍,實現盈利,仍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青云科技六連板股東密集套現,已連虧八年,老板是“紅樓迷”

股東對公司前景不看好?

文 | 雷達財經鴻途 莫恩盟 

編輯 | 深海

DeepSeek爆火帶來的影響,在二級市場上持續發酵。在眾多受到影響的公司中,一家名為青云科技的公司自2月5日起喜獲6連板。

而公司股價和市值在搭上DeepSeek概念創下新高之際,青云科技的股東們卻在忙著減持。據公司近期發布的公告顯示,三位股東在近期減持了公司的股份。

身為青云科技的創始人,黃允松對名著《紅樓夢》情有獨鐘,而公司名字的靈感或正是源于此書。在投身創業大潮之前,黃允松曾任職IBM。2012年,他攜手前同事甘泉以及曾經指導過的實習生林源,共同創立了青云科技。

創業初期,三人歷經艱辛,但在他們的努力下,青云科技終獲藍馳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2021年,公司成功上市,借此成為“混合云第一股”。截至去年三季末,黃允松、甘泉、林源三人為公司控股股東。

盡管頭頂“混合云第一股”的光環,但青云科技卻常年身陷虧損泥沼。早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黃允松曾樂觀地表示,公司的盈利問題將在三年內得到解決。

然而,遺憾的是,自2017年以來,青云科技連續多年未能實現盈利。如果再加上公司預計去年將錄得的0.98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青云科技八年累計虧損近14億元。

有分析認為,青云科技股東的減持舉動,可能與公司近年來不盡如人意的業績有關,這背后一定程度上或折射出股東們對公司未來盈利前景的擔憂。

青云科技股價狂飆,幕后股東減持套現

在連續六個交易日漲停的推動下,青云科技的股價在2月12日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截至當天收盤,青云科技的股價飆升至101.72元/股,總市值也突破48億元大關。

由于公司股票在2月5日至2月12日期間已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且在連續10個交易日內出現3次異常波動,2次嚴重異常波動,青云科技不得不在近期發布多則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甚至嚴重異常波動公告。

青云科技在相關公告中表示,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經公司自查并書面詢證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而青云科技股價的瘋狂上漲,或與部分平臺近期將青云科技的股票納入DeepSeek概念股有關。

不過,對于公司與DeepSeek之間是否存在股權或合作關系,青云科技在2月12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直接或間接持有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的股權。

青云科技還指出,DeepSeek系開源大語言模型,任何用戶皆可免費基于該模型開展訓練工作,進而進行個性化開發或模型優化,以滿足不同用戶在多元場景下的特定需求。公司旗下部分產品也進行了DeepSeek的接入,但公司未與DeepSeek簽署服務合作協議,與其沒有業務合作,該事項對當前主營業務開展無實質影響。

然而,就在公司股價和市值不斷登上新高之際,青云科技的股東卻在忙著減持套現。據青云科技2月1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嘉興藍馳帆暢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新禾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天津藍馳”)履行此前披露的股份減持計劃,權益變動觸及1%,合計減持1.3%公司股份。

雷達財經了解到,去年10月下旬,青云科技曾發布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公告顯示,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根據自身業務發展規劃,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95.58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具體來看,嘉興藍馳于2月6日至2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公司0.24%的股份,并于2月10日至2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0.79%的股份。

而天津藍馳于2月6日至2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公司0.06%的股份,并于2月10日至2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0.21%的股份。

此番權益變動后,嘉興藍馳、天津藍馳的持股比例分別從此前的7.1%、1.85%降至6.07%、1.58%。由于嘉興藍馳、天津藍馳為一致行動人,二者在減持后合計持有青云科技7.65%的股份。

除了前述提到的兩名股東,還有另外一名股東也在近期減持了青云科技的股票。據青云科技2月13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去年11月12日至今年2月11日期間,橫琴招證睿信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橫琴招證”)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合計減持公司1%的股份,減持區間38.29元-58.87元。減持完成后,橫琴招證于公司的持股比例從此前的6.52%降至5.51%。

隨著大股東減持消息的披露以及公司對DeepSeek概念的澄清,青云科技的股價最終結束了連板態勢。2月13日,青云科技股價下跌2.94%。不過,2月14日,公司股價重新上漲6.35%,最新市值創下50.19億元的新高。

“混合云第一股”背后,站著一位鐘愛紅樓的碼農

雷達財經從公司官網了解到,青云科技創立于2012年,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級云服務商與數字化方案提供商。自 2014 年起,青云科技布局混合云市場,無縫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交付一致功能與體驗的混合云。

有趣的是,身為青云科技創始人的黃允松,是一位對《紅樓夢》有著深厚情感的狂熱愛好者,甚至在學生時代他還曾創辦了一個專注于《紅樓夢》閱讀、研究、資訊交流的網絡社區。而青云科技名字中的“青云”二字,或許靈感正是來源于《紅樓夢》中的那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高一那年,黃允松沉浸在《紅樓夢》的世界中,而到了高二,他開始接觸編程,并迅速沉迷其中。黃允松曾如此評價《紅樓夢》:“我認為《紅樓夢》是文學作品中的第一架構,極度精良,極度優雅。這與我們的代碼結構是相通的。”

從南京工業大學畢業后,黃允松一直從事技術工作。2000年至2003年,他先后在南京大漢網絡有限公司和北京必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003年2月,他加入IBM中國軟件開發實驗室,擔任資深軟件架構師,這一干就是近十年,期間他的視野和技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2012年4月,黃允松喊來了曾在IBM一同共事的甘泉以及自己帶過的實習生林源一同創立了優帆科技(青云科技前身)。

據林源回憶,當黃允松向他發出創業邀請時,他毫不猶豫地便向當時的公司遞交了辭呈,“我那會兒很年輕,沒有什么可失去的。當時,所有做IT的人都有一個創業的夢想。對我而言,這是在正確的時間跟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情,就這么簡單。”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坦途。創業初期,三人輪流睡在鋪滿設計稿紙的地板上,每天僅休息幾個小時,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編寫代碼。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歲月,甘泉直言,“但凡知道后來有這么多痛苦,我可能根本不敢上賊船。現在回頭看,就是五個字——無知者無畏。”

盡管困難重重,但三人的努力逐漸得到了投資方的認可。天眼查顯示,青云科技自成立以來屢獲融資,其中前述提到的藍馳創投更是多次在其背后的投資方名單中現身。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2012年,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在聽完黃允松一個小時滔滔不絕的“黃氏脫口秀”后,被同事拉到一邊,悄悄問道:“是不是騙子?”

不過,看過十多家云創業公司的陳維廣判斷,黃允松更可能是唯一一個代碼差異化的“瘋子”。最終,藍馳創投與黃允松敲定了第一筆投資,此后又多次對青云科技給予鼎力支持。

之所以押寶青云科技,陳維廣解釋稱,“當時,我們判斷中國的科技巨頭,不管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會做自己的云。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沒有那么多資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強大的技術來形成差異化,技術要足夠硬到能覆蓋大客戶,如果實現不了,你基本打不過阿里云、騰訊云。”

2021年3月,隨著一聲清脆的鑼聲,成立九年的青云科技成功登陸A股市場,借此摘得“混合云第一股”的桂冠。

根據青云科技去年公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黃允松、甘泉、林源分別直接持有公司14.04%、4.6%、2.3%的股份。而前述三人為青云科技公司的共同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于 2019 年7月15日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連續八年虧損,公司難破盈利“魔咒”

雷達財經通過青云科技發布的2024年中報了解到,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于云產品、云服務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去年上半年,公司來自云平臺、超融合系統、分布式存儲、服務及其他、AI 智算平臺及戰略軟件的收入分別為0.22億元、0.098億元、0.1億元、0.18億元、0.12億元。

盡管青云科技近期的股價好似坐上火箭一般“狂飆”,但公司當下的業績表現卻似乎未能與之匹配。去年前三季度,青云科技錄得2.14億元的營收,相較上年同期的2.57億元減少16.74%。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虧損為0.63億元。

今年1月,青云科技又發布了2024 年年度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青云科技預計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0.98億元,相較上年同期1.7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虧損減少7216.51萬元。

對于去年業績預計減虧的情況,青云科技給出了三方面的解釋。首先,公司的 AI 算力云服務已經在持續地貢獻收入和毛利,公司 AI 算力云 服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另外,公司對傳統的公有云業務實行了更為精細化的運營,成本有所降低,毛利得到提升。

其次,公司在云產品業務上持續聚焦核心優勢產品,進一步擴大高毛利業務 的規模;同時隨著公司近兩年新增并大力發展了區域銷售部,在湖北、湖南、江 浙滬、川渝及陜甘等區域獲得了新增客戶;公司的渠道業務在過去一年也取得了 進步,云易捷產品通過渠道銷售銷量良好。

其三,公司戰略聚焦,進一步提質增效,增大優勢和拳頭產品研發投入比例 的同時,優化組織和管理流程,深挖管理潛能,使得投入產出比進一步提升。

盡管公司去年的虧損規模預計將有所收窄,但青云科技仍未擺脫長期虧損的困境。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以發現,其實自2017年起,青云科技便一直身陷虧損泥潭,沒有一年實現盈利。

2017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虧損分別為0.96億元、1.49億元、1.9億元、1.63億元、2.83億元、2.44億元、1.7億元,再加上預測去年出現的0.98億元虧損,青云科技八年累計虧損的規模高達13.93億元。

而在2021年接受媒體采訪時,黃允松曾表示,公司的盈利問題能夠在三年以內得到解決。青云的虧損來源就是公有云業務,而私有云業務的增速是非常高的,年增長率超過50%。只要以這個增速往前跑兩年,基本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然而,直到現在,黃允松仍未徹底解決公司的盈利難題。

由于公司低迷的業績與近期狂飆的股價之間的反差尤為強烈,青云科技在近期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暨嚴重異常波動公告中也坦言,公司自上市以來持續虧損,且預計公司2024年度依然虧損,公司當前股價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以及回調的可能,交易風險較大,敬請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有分析指出,青云科技所處的云計算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行業馬太效應明顯。國內云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被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等頭部廠商占據,這些巨頭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優勢,使得中小廠商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對于青云科技而言,如何在巨頭環伺的市場中突圍,實現盈利,仍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浪卡子县| 定安县| 南开区| 白山市| 水城县| 麻阳| 卓资县| 临江市| 峨山| 额敏县| 汽车| 赤城县| 万全县| 延安市| 临潭县| 赤水市| 吉安市| 泰兴市| 和林格尔县| 闻喜县| 河西区| 托克逊县| 鹤庆县| 广安市| 宜都市| 灵璧县| 深泽县| 山丹县| 会同县| 庆安县| 宿松县| 福海县| 兰溪市| 庄浪县| 安阳市| 徐汇区| 鄯善县| 望江县| 昭平县|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