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眸財經
《哪吒2》的票房突破100億了,這個極具里程碑的數字,在昨天被拿下。
人人都為之歡欣,畢竟其自身質量實在過硬,更代表中國電影行業的崛起。
而這背后,也離不開整個國產動漫行業的集體托舉。
01《哪吒2》登頂背后的產業集群效應
據統計,《哪吒2》在片尾字幕中鳴謝了138家中國動畫公司,包括《熊出沒》制作團隊方特動畫、《深海》制作團隊水墨粒子、《凡人修仙傳》制作團隊原力動畫,以及《唐探》系列的特效制作公司熠熠和光等。
這些企業的共同參與,推動了國產動畫在視覺技術上的飛躍,也標志著行業從“代工”向“原創技術輸出”的關鍵轉型。
在動漫這個行業,我們也可以稱得上產業集群效應了。
而且,這種集群效應不僅僅體現在電影制作端,還覆蓋了動畫技術研發、CG特效、AI驅動的智能渲染等多個領域。以《哪吒2》為例,水墨粒子和方特動畫等公司,在CG特效渲染和視覺效果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彼此間的合作,使得《哪吒2》在視覺表現上實現了從“好”到“極致”的飛躍。
此外,產業集群效應還催生了一批專業供應鏈企業,形成從IP孵化、內容制作、特效渲染到市場運營的完整生態。
與此同時,區域化的動漫產業基地也在蓬勃發展,廣州、杭州、成都等地逐漸成為國內動漫產業的核心區域,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動漫產業鏈,且它們在技術、人才和市場等方面相互促進,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這些城市為中國動漫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支持,也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和技術支持。比如,廣州的動畫產業基地在原創動畫制作和技術研發上具有領先優勢,杭州則在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應用領域引領潮流,而成都作為國內重要的動畫文化創意產業中心,也為全國動漫行業提供了強大的創意和技術動力。
從數字和市場數據上看,中國動漫產業的快速擴張也在不斷印證這一趨勢。據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動漫相關企業已達682.46萬家,而2024年全年新增動漫行業企業首次突破300萬家,達到了310.1萬家
這一數字反映了行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也反映了動漫產業的快速迭代和創新能力。
如今,中國動漫產業已從原本的“單點突破”進入了“系統性增長”階段,意味著行業在技術、內容、市場等各個層面均逐步具備了全球競爭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動漫產業正逐漸擺脫對“外部市場”的過度依賴,轉向一個更加自主、創新驅動的階段。
盡管過去幾十年里,許多動漫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較低,但隨著集群效應的不斷深化,未來國產動漫有望借助更成熟的技術、內容輸出和營銷模式,打破地域限制,走向全球市場。
02 頭部企業如何引領行業發展?
隨著動漫市場的高速增長,行業格局也逐步顯現。騰訊、B站等頭部企業,憑借強大的內容生態和商業化能力,成為推動國產動漫發展的核心力量。
騰訊動漫依托其豐富的IP資源和強大的分發能力,構建了從漫畫、動畫到游戲、影視的全產業鏈布局。
騰訊動漫的特點在于其IP生態閉環模式。以《一人之下》為例,該IP不僅有高質量的漫畫連載,還衍生出動畫、手游、周邊等多個產品形態,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此外,騰訊動漫還通過與騰訊視頻、閱文集團、騰訊游戲等內部資源聯動,確保IP的長線運營和商業價值最大化。
除了自有IP,騰訊動漫也在不斷加強對外合作。近年來,騰訊投資了多家動畫制作公司,如玄機科技、繪夢動畫等,并與國際動畫公司合作,引入先進的制作技術。如此次《哪吒2》的全民關注類似,24年夏天,《黑神話:悟空》在全球市場引起巨大關注。這款游戲的成功歸功于游戲科學公司的精良制作,而游戲科學公司是騰訊的被投公司,騰訊在2021年戰略投資游戲科學,當前持股約5%。
而騰訊在游戲與動漫的融合上也走在行業前列。《王者榮耀》雖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動漫IP,但它通過推出一系列高質量動畫短片、漫畫內容以及IP聯動,不斷深化自身的文化屬性。例如,王者榮耀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的“飛天”主題皮膚,展示了如何通過游戲與文化元素結合,拓展IP影響力。
從騰訊的布局來看,動漫行業正逐步邁向全鏈條協同發展的階段,圍繞IP構建完整的文化生態,涵蓋動畫、游戲、影視、文創周邊等多個領域。這種模式的成功,也為國內動漫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路徑。
B站作為國內最大的二次元社區,是國內動漫產業崛起的另一大推手。
B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高度活躍的社區氛圍。作為一個以UP主內容創作為基礎的平臺,B站不僅是動漫作品的傳播渠道,更是二次創作的溫床。例如,《凡人修仙傳》動畫的成功就離不開社區用戶的二次創作、討論和推廣。
在投資與制作方面,近年來,B站逐步加大對國產動畫的扶持力度,推出了《凡人修仙傳》《時光代理人》等高質量國產動畫,推動更多中國原創動畫走向國際市場。
此外,B站與日本動畫公司的合作也日益緊密,例如其與Aniplex、Production I.G等日企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打造高質量動畫內容。
隨著二次元文化影響力的提升,B站的內容生態將成為國產動漫產業的重要支撐,為行業提供更多創新模式和商業化機會。
03 未來展望,前路漫漫
《哪吒2》成功躋身影史前十,固然是國產電影票房的亮眼表現,展現了中國本土市場的強勁潛力。然而,其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仍是未知數,能否復制國內的成功,仍需打上問號。
對于行業來說,也不得不意識到,盡管技術上的突破令人振奮,但要確保國產動漫的持久吸引力和IP的長遠生命力,真正的挑戰在于敘事內容與角色塑造的深度。技術可以吸引眼球,但深刻的情感共鳴與復雜的故事結構,才是讓觀眾長時間駐足的關鍵。
《哪吒2》雖然在視覺效果和特效處理上取得了顯著的突破,但在人物情感的深度刻畫和敘事的層次性上,依舊存在提升空間。
豆瓣評論中,不少觀眾指出其在情感傳遞和敘事的連貫性上尚有可優化之處,這也暴露出國產動漫在劇情深度上的普遍短板。
換句話說,技術上的成功,雖能吸引觀眾初次光臨,但如何讓觀眾產生持續的情感投資,才是決定一部作品是否能夠打破短期流行,成為長期“爆款”的關鍵。
目前,限制國產動漫“爆款”作品數量的,正是原創IP的不足。
中國傳統的四大名著,依然是國內內容產業最重要的IP來源。《三國演義》被改編為多款游戲,且多數依然在手游時代保持活躍,而《西游記》自單機游戲時代起便是熱門題材,不僅助力了網易的崛起,《大話西游》和《夢幻西游》等游戲也在網絡時代創造了巨大影響。
然而,這些作品多以傳統文化為依托,缺乏獨創的世界觀和角色設定。正因如此,國產動漫仍陷入文化資源的重度依賴,缺乏足夠的原創能力,這使得國產動漫在IP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上存在很大局限。
至于國際化拓展,盡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作品已在部分海外市場獲得好評,但與日本動漫在全球范圍的深遠影響力相比,國產動漫依然面臨不小的差距。
文化差異是其中的一大障礙。中國動漫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但各國觀眾對這些文化符號的理解和認同度有限,這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場的接受度。
除此之外,國產動漫IP的長線運營能力亟待加強。與《火影忍者》《海賊王》等日本動漫的長青之路不同,許多國產動畫在初期熱度過后,未能持續提供更新內容,導致IP活力逐漸消退。例如,《長安三萬里》《深海》等作品雖然在國內外市場收獲好評,但缺乏后續的內容拓展與衍生開發,導致IP生命周期較短。
相比之下,成熟的動漫產業能夠通過持續更新內容、開發周邊商品及跨行業合作等方式,延續IP的影響力和市場價值。
最后,國產動漫的商業模式仍顯單一,目前依賴于游戲改編、影視授權、衍生品等傳統路徑,這些方式雖然能夠帶來短期的盈利,但未能充分挖掘IP的多重商業潛力。
再看看日本動漫,它早已通過跨領域的合作,拓展了豐富的IP產業生態。以《海賊王》為例,其不僅在動畫、漫畫、游戲等領域廣泛延伸,還通過主題公園、跨界品牌合作、線下展覽等方式,打造出多層次的收入渠道和強大的粉絲生態。
而國產動漫則在這一方面明顯滯后,許多有潛力的IP未能突破傳統的盈利模式,未能通過多元化開發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未來,國產動漫需加強IP多元化開發,打破單一的商業化路徑。比如,通過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內容提高IP的曝光度,或通過跨界合作激發更多的商業潛力。只有構建出更加完善的IP產業生態鏈,才能讓國產動漫在國內外市場中立足更久,真正實現全球化布局。
總而言之,從《哪吒2》的票房登頂,到騰訊、B站等頭部企業的生態布局,再到行業整體的快速擴張,中國動漫產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在技術進步、商業模式創新和國際化拓展的推動下,國產動漫有望在全球舞臺上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