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環旭電子(601231.SH)業績繼續下滑。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06.91億元,同比下降0.17%;歸母凈利潤16.52億元,同比減少15.16%。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單季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以內,營業利潤率同比下滑0.5-0.7個百分點。
業績快報披露次日(2月12日),環旭電子股價卻漲停。市場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受益于DeepSeek推出、蘋果擬與阿里巴巴合作AI應用等消息,AI概念、果鏈概念繼續受追捧,疊加這些熱門概念的環旭電子當前估值偏低。
另需注意的是,環旭電子2月10日披露,公司董事Rutherford Chang(中文名:張能杰)逝世,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張能杰也是日月光董事長、環旭電子實控人之一張虔生之子,被外界視為接班人,長期在日月光擔任要職。對此,環旭電子相關人士2月13日對界面新聞稱,公司目前主要由職業經理人打理,此事對上市公司治理和經營影響不大。
業績繼續下探
2024年,環旭電子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17%,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15.16%。公司還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以內,營業利潤率同比下滑0.5-0.7個百分點;1月合并營業收入473.28億元,同比減少8.83%,較2024年12月環比減少8.44%。
至此,該公司業績已連續兩年下滑。2023年,環旭電子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1.27%,歸母凈利潤同比降低36.34%。相對來看,公司2024年整體業績跌勢有所收窄。
分季度來看,環旭電子的業績走勢仍堪憂。該公司2024年單季度營業收入分別是134.92億元、138.94億元、166.21億元、166.8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是3.35億元、4.5億元、5.13億元、3.56億元,第一季度環比下滑39.73%,第二、三季度則同比下滑8.18%、18.03%,第四季度其同比、環比分別跌35.97%、30.63%。
“近幾年公司持續進行海外投資,相應的營運成本有所提升。”環旭電子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海外投資屬于公司長期經營規劃,投資效應比較難在短期內有所體現。公司一方面在墨西哥、越南、波蘭等海外建廠布局;另一方面是在2023年末收購泰科電子汽車天線業務公司赫思曼汽車通訊公司,“赫思曼汽車通訊公司和公司原有制造服務的業態有些區別,導致公司研發費用等營業費用有所提高”。
數據顯示,環旭電子2024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及財務費用總額39.98億元,較2023年期間費用35.76億元增長4.22億元,同比增長11.8%;2024年相關費用占其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6.59%,上年同期該比例為5.88%。
截至2024年末,環旭電子貨幣資金余額124.87億元,總負債219.51億元,其中流動負債175.96億元,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計約37億元,一定程度上呈現“存貸雙高”的現象。對此,公司管理層曾回復投資者稱,公司財務仍處于良好狀況,公司承受的外匯風險較高,尤其與美元和歐元匯率波動更相關;公司主要客戶及供應商均為境外企業,采購、銷售和融資活動幣種主要采用美元和歐元等,2024年上半年其美元和歐元存款占貨幣資金的一半,外幣存款占整個銀行存款的60%。
據介紹,環旭電子在1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1個生產制造據點。公司從2018年開始啟動全球化布局,目前在全球四大洲有31個生產據點。近年來,除了目前全球31個生產據點外,公司已經規劃將會持續擴大在北美、歐洲及亞洲的產能,并預計到2026年在歐洲、美洲、亞洲及非洲將會擁有35個生產據點。
環旭電子管理層去年10月底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在臺灣、墨西哥、越南、波蘭等四地同步擴廠、建廠,將部分制造轉移到這四個地方。總體產能增加約30%,折舊費用上漲,但訂單營收并沒有同步增加。這些海外據點產能增加的消化主要靠從國內移轉出去訂單。但國內部分多出來的產能,如果靠以前的外銷訂單是難以消化的。
“目前來看,受部分下游行業需求影響,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還是略有下滑。”環旭電子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就目前訂單情況來看,沒有異常波動。
兩大主營業務低迷
具體來看,2024年,通訊類產品仍是環旭電子最主要收入來源,營收210.66億元,同比下滑3.36%,占總營收比重為34.71%;第二大營收來源是消費電子類產品,營收192.03億元,同比微降0.27%,占總營收比重為31.64%;工業類產品、醫療電子類產品下滑幅度較大,分別同比下滑12.82%、11.21%至71.18億元、3.34億元。
針對Wi-Fi、UWB等模塊為代表的通訊產品,環旭電子管理層曾解釋,由于市場成熟,現有大客戶的需求成長率低,新客戶、新應用的增量也低于預期;2024年主要客戶引進新的競爭者,對公司市場份額有小幅影響,利潤率受到一些擠壓。但影響應該是短期的,公司在Wi-Fi、UWB模塊方面一直保持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將積極應對新的競爭局面,爭取明年市場份額有所恢復。
就SHD、POS等工業類產品,該公司管理層回復投資者表示,工業類產品的庫存去化的速度比預期來得慢,主要客戶下修需求;“工業類產品需求相對穩定,利潤率也比較高,環旭的技術具有一定的領先根基,因此長期而言,一旦庫存消化到一定程度,需求自然會恢復”。
需要看到的是,汽車電子產品、云端及存儲類產品成為環旭電子去年增長最快的兩個業務線,分別同比增長16.24%、13.35%至59.72億元、60.97億元,分別占總營收比重為9.84%、10.05%。
“云端及存儲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受益于行業需求恢復及新技術應用的發展;汽車電子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受益于合并赫思曼汽車通訊公司的報表;工業類產品受下游需求影響,同比出現下滑。”環旭電子解釋稱。
環旭電子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除了去年二季度出貨量有所下滑外,全年來看,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相關出貨量比較穩定,下半年有回升,該業務整體收入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手機為代表的通訊類產品仍是公司主要布局的業務方向;“受限于信息披露規定要求,不方便透露客戶合作等更多信息”。
前述環旭電子相關人士稱,目前公司涉及云端存儲類業務已經成長有一定營收規模,未來有望持續成長。“DeepSeek推出、蘋果預計與阿里巴巴合作AI應用等,會帶動整個硬件產業的發展,公司會在這其中尋找適合我們的切入點,發展我們的能力,成長我們的業務。”
實控人獨子去世影響幾何?
業績快報披露次日(2月12日),環旭電子漲停,收漲10.02%至17.46元/股,日成交額激增至10.52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1.08億元。不過,2月13日,環旭電子跌2.63%至17元/股,主力資金凈流出3536.74萬元。
有市場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受益于DeepSeek推出、蘋果擬與阿里巴巴合作AI應用等消息,疊加AI、果鏈等熱門概念的環旭電子當前估值偏低。
“就個人角度而言,我覺得目前整個電子制造服務行業對2025年發展情況比較樂觀。”相關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稱,一方面,蘋果將與阿里巴巴合作AI應用;去年蘋果全球銷量有所增長,但在中國大陸卻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蘋果涉及AI功能的產品在中國大陸用不了,如果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蘋果最新產品能夠導入比較強的AI功能應用,相信還是存在一定換機需求;目前整個市場對蘋果產品的出貨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
另一方面,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整個行業將受益于AI產業對于數據中心、服務器相關需求激增,相關公司的參與度也相對較高。隨著DeepSeek推出,會有更多企業有這方面需求;“算力、服務器等導入成本降低,沒有原來堆疊算力的要求那么高,以AI算力為代表的大陸廠商將會有更多機會,相應也會給整個產業帶來需求上的增長。”
歌爾股份(002241.SZ)相關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表示,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在端側的落地持續加快,有望為行業帶來積極影響。
盡管行業看漲,環旭電子仍有不確定發展因素。
據2月10日披露,被視為環旭電子接班人的董事張能杰逝世。
張能杰美國國籍,于2009年6月初次選任為日月光董事,同時還擔任日月光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日月光投資(昆山)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等職位。日月光是全球最大的封裝測試服務提供商,全稱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環旭電子間接控股股東。
市場擔憂,張能杰突然去世,將給日月光及其相關公司后續接班人安排及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風險。“公司目前主要由職業經理人打理,此事對上市公司治理和經營影響不大。”環旭電子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