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單爍
此刻,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正如火如荼舉行。而此次亞冬會的舉辦,也讓哈爾濱借此盛會,向世界展示了這座冰雪之城的別樣魅力。
據央視新聞報道,亞冬會期間哈爾濱“喜迎亞冬會”相關旅游套餐的訂單量增長超388%,其中以哈爾濱為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57%。同時,據同程旅行數據,進入2月以來,哈爾濱市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6成。
“亞冬會效應”顯然又為哈爾濱的文旅產業帶來了又一輪小高峰。我們能看到哈爾濱已把自己城市特有的冰雪文化資源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潛能和聲量。
這足以為今日的煙臺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一些啟示。那么,這種“亞冬會效應”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

潛力十足的煙臺海洋文化
如果說冰雪是哈爾濱的標志,那么海洋就是煙臺最大的寶藏。這里綿延千里的黃金海岸線,以及由海洋衍生的歷史遺跡、美食佳肴、民俗風情,都是絕不遜色于哈爾濱冰雪的優質文化資源——
沿海岸線一路北上,煙臺山燈塔、蓬萊閣等歷史遺跡,見證了煙臺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輝煌歷史,是開展歷史文化旅游的理想之地;
煙臺海參、鲅魚水餃以及由豐富“海貨”組成的海鮮大餐,配著香甜可口的煙臺蘋果和醇美的張裕葡萄酒,不僅能滿足味蕾的享受,更傳遞著煙臺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地域風情;
而漁家號子、漁燈節等傳統民俗活動,用豐富生動可傳承的民俗形式,記載著煙臺人民與大海共生共榮的生活方式,為游客提供了體驗煙臺地道海洋文化的最佳窗口。
這些都是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共同發展的寶貴文化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煙臺純天然、自歷史孕育而來的豐富的文化資源,也在與時代的碰撞下被不斷豐富和擴容:
例如煙臺的海洋主題公園,包括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蓬萊海洋極地世界等,這些海洋主題公園通過展示各種海洋生物和海洋景觀,向游客傳播海洋知識和海洋文化,不僅深受游客喜愛,也是全新時代背景下、煙臺向世界展示自己特色海洋文化的優質載體。

煙臺的積極探索
值得肯定的是,煙臺已經意識到自身海洋文化資源的巨大潛力。可以看到,近年來,煙臺正積極采取行動,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致力于將海洋文化與文旅產業緊密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首先,大型活動同樣成為了煙臺最主要的抓手。沒有哈爾濱承辦冬季奧運會這樣天然的“稟賦”怎么辦?煙臺選擇了自己打造屬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文旅IP。
于是,煙臺國際海洋文化節、國際葡萄酒節等活動的密集舉辦,為煙臺成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的目光,這些活動不僅展現了煙臺的海洋文化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而在文化旅游產品方面,煙臺的創新嘗試同樣也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這其中,包括近年來所開發的海洋主題旅游產品,如海上觀光游、海島探險游、海洋科普教育游等,都以豐富的活動主題滿足了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大幅提升了旅游體驗的深度與廣度。
數智技術的賦能,更進一步為煙臺的海洋文化插上了名為“智慧文旅”的翅膀——
由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全省首個文旅智慧服務平臺“煙臺文旅云”于2020年正式上線。
其成效是肉眼可見的。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煙臺旅游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在近年間得到了明顯提升,不僅能夠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旅游信息服務,同時也有助于精準營銷,拓寬旅游市場。
同時,在將海洋文化與文旅產業融合的過程中,煙臺將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從建設海洋保護區,到恢復傳統漁村風貌,煙臺在發掘海洋文化經濟潛力的過程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但煙臺海洋文化的文旅潛能遠不止于此,而像哈爾濱的冰雪文化之于亞冬會,煙臺豐富深厚的海洋文化積淀,值得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