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哪吒2》的票房還在刷新紀錄,截至2月12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已突破92億元。大爆電影背后的周邊生意也再次起飛。
除了泡泡瑪特的哪吒相關盲盒手辦被搶購,熱賣的周邊還有卡游的哪吒卡牌——背后這家被很多二次元“谷子”玩家追捧的公司也再次受到關注。
界面新聞在卡游的天貓旗艦店看到,魔童鬧海電影收藏卡“斗天包EX版”的產品累計銷售已經在1萬件以上,2包價格為19.9元,10包為99.9元,1盒價格為179.9元。該產品曾一度售罄,目前則處于預售狀態。
2月12日,卡游品牌方告訴界面新聞,其在《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前已經達成合作,這也是第一次合作。卡游推出了電影收藏卡及徽章產品,卡牌隨電影同步發售。這也與泡泡瑪特的操作類似,它同樣也是在在電影上映前就達成授權合作、進行產品開發。


作為動畫電影,與其他類型片相比,哪吒的IP屬性在衍生品開發和二次創作上的空間相對更大。而基于前作的熱度,也積累了一批二次元玩家作為受眾群體,因此與潮玩、卡牌品類的適配度較高,這也是泡泡瑪特、卡游等品牌得以把握這波“潑天流量”的基礎。
卡游對界面新聞表示,卡牌不僅還原了電影中的經典名場面,同時還在與版權方協商的基礎上做了二創設計,推出了SE角色創作手稿、導演親筆簽名卡、SP專版光刻卡、國風立繪卡、3D光柵卡、劇情卡等等。很大程度上,這也是提升電影衍生品的社交性和收藏價值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哪吒手辦顯示的“6月30日前發貨”的預售期,卡游的哪吒卡牌預售期相對更短些,顯示2月20日前發貨。除了銷量差異的因素外,卡牌產品制作周期更短也是一個原因,通常來說,卡游的卡牌產品從設計到銷售終端上架,時間可以縮短至20-30天。
事實上,卡游公司目前正處在沖擊上市的關鍵節點,押中爆款IP無疑也為它增添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早在2024年1月26日,卡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當年3月,中國證監會對卡游對其股權、數據安全、未成年人保護措施等情況提出審查要求。到了2024年7月,港交所信息顯示卡游半年前提交的上市申請已失效。根據港交所規則,公司需要重新提交更新的財務數據與合規材料才能重啟上市程序,但截至目前尚無更新的進展。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2年商品交易總額計,卡游在中國泛娛樂玩具行業集換式卡牌領域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了71.0%。
所謂的集換式卡牌,許多小學生甚至很多人的童年回憶里都不會陌生——在80后、90后童年時期一度風靡的干脆面“水滸卡”“三國卡”可以算作是一種雛形,它們以往大多以某種商品的營銷手段出現。
但如今這類卡牌無論在商品形式還是玩法上都大為升級,卡片本身的出售方式類似于盲盒,卡片按照稀缺性分為N、R、SR、SSR、HR等不同級別。產品吸引玩家的特性在于“開卡”的驚喜感,與不同人交換卡片、玩游戲的社交娛樂功能,以及刺激不斷復購。
在卡牌玩家的助推下,2021年和2022年,卡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98億元、41.31億元;2023年前9個月,其營收為19.52億元。
與此同時,卡游維持了較高的毛利率水平——2021年、2022年及2023前9個月,其毛利率分別達到58.1%、68.8%以及67.3%,而其中集換式卡牌產品的毛利率水平更高,在毛利率水平最高的2023年前9個月達到71.2%。作為對比的是,泡泡瑪特在2021年和2022年的毛利率水平分別為61.4%和57.5%。
一個原因在于,相較于制作更為復雜的潮玩手辦,大多采取印刷制作的卡牌成本較低。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9個月,直接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例為19.9%。
事實上,在哪吒卡牌爆火之前,卡游最顯著的標簽是“奧特曼”和“谷子經濟”概念。
在卡游龐大的IP體系中,它最為倚重、也最讓眾多小學生玩家上頭的還是奧特曼。根據這家公司此前的招股書,自2018年取得授權至2023年9月30日,卡游基于超過50個奧特曼角色推出了274個卡牌系列,奧特曼系列卡牌數量占集換式卡牌系列總數的65%。2021年和2022年,奧特曼相關集換式卡牌的收入分別占卡游整體營收的94.4%和95.1%——可以說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但對于任何一家潮玩或者卡牌公司來說,多度依賴一個單一IP都具備很大風險。
不同于潮玩公司泡泡瑪特的營收大多來自其自有或者獨家IP,卡游的IP多為授權獲得。根據招股書,卡游的奧特曼IP授權將于2029年到期,且協議通常不會自動續期。若到期后無法成功續約,公司以奧特曼為核心的卡牌業務將遭受重創,失去這一主要營收來源,對整體經營業績影響巨大。
為此卡游的一個解決策略是,在緊緊抓住核心IP奧特曼的同時,擴充授權IP矩陣并孵化自有IP。截至2023年9月30日,卡游擁有44個授權IP,除奧特曼外,還有葉羅麗、斗羅大陸動畫、蛋仔派對、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哈利波特、小馬寶莉等。
卡游三國就是其自有IP,不過截至2023年9月30日,卡游三國主題產品的累計商品交易總額超過人民幣1.1億元,但對整體營收的拉動作用還不明顯。
而此番與哪吒電影合作,也是這家公司在擴充IP矩陣策略上的一個表現。但正如卡游大部分IP并非自有或者獨家擁有,哪吒的IP紅利它也無法獨占——根據《哪吒2》官方公布的周邊合集清單,總共有30多種不同類型的產品上市,其中消費衍生品的授權方還包括靈動創想、集卡社、中信出版社、Fun Crazy、萬代南夢宮等等。
在卡牌品類中,除了卡游之外,集卡社也推出了哪吒電影的授權卡牌產品,同樣有多元化的卡面和玩法設計。這或許也意味著,在授權IP的卡牌開發中,卡游也難以形成自身足夠的護城河。
然而卡游沖擊上市的另一重風險,還在于其盲盒的玩法和相對低齡的消費人群。
和盲盒相關的政策正在收緊。2023年6月,《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正式發布,其中一個明確規定是,盲盒經營者不得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
同樣以盲盒形式出售的集換式卡牌也在此列,而與泡泡瑪特等潮玩品類吸引大量成年群體不同,卡游卡牌的受眾如果多為低齡未成年人,那么受到的影響可能無法避免。就如同招股書中所說,上述法規的推出,反映出監管機構對盲盒經營活動的審查力度有所加強,日后可能會變得更加全面及嚴格,監管制度的變化可能會對其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而對于卡游來說,如何開發出年齡段覆蓋范圍更廣的產品、吸引購買力更成熟的成年消費者,也會是這家公司未來長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