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重大項目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近期,包括上海、合肥、天津在內的多個地區舉行重大項目推進會,聚焦產業煥新、強鏈補鏈,助力經濟增長。
據《新民晚報》周三報道,上海市2月12日召開2025年度市重大工程建設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重大工程項目安排。會議提到,202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共安排正式項目186個,全年計劃完成投資2400億元,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科技產業項目方面,會議提到,全力加快科創中心建設,力爭形成千億投資量,確保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重點裝備制造等項目按節點有序實施。
據《上海證券報》2月12日發布消息,合肥日前召開全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暨重點項目推進會。會議提到,2025年,合肥將持續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三大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能級,力爭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躋身新的國家級產業集群。
產業規模方面,合肥力爭新能源汽車產業營收規模突破5000億元、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突破4000億元、先進光儲產業集群突破2000億元、智能家電(家居)產業規模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據《天津日報》11日發布消息,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10日主持召開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會議提到,要持續擴大產業投資,敏銳把握科技、市場、行業等發展趨勢,注重與高手合作,集中精力招引當期支撐力強、未來成長性好的標志性項目,推動產業延鏈補鏈,提升城市產業密度和發展底蘊。
另外,會議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用足用好“兩重”“兩新”等中央政策,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落地,提升城市服務承載能力。
同一天,經濟大省江蘇也對重點項目推進工作作出最新部署。江蘇省政府召開的全省“兩重”“兩新”工作暨重大項目建設推進視頻會提到,要狠抓項目開工建設,錨定“一季度開工率40%、上半年開工率75%、9月底前全部開工”目標和年度建設任務,加快手續辦理、備齊開工條件、強化“穿透式”調度和“全周期”管理,加大金融、用地、用林、排污指標等要素保障,確保項目全部按期開工、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會議同時提到,要加快推動“兩重”建設,統籌好“硬投資”和“軟建設”,加強謀劃籌備,強化項目開工建設,并加快實施一批改革創新舉措,探索形成一批長效制度機制,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