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 李碩
2025年第一天,阿里巴巴發(fā)布公告,將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權出售。
作為銀泰百貨(自稱中國最大化妝品實體零售商)、大潤發(fā)母公司,高鑫零售一度是阿里融合線上線下業(yè)態(tài)的試驗田。
盡管高鑫零售CEO沈輝事后在員工內部信中表示,與阿里合作不會中斷,但此次出售被市場解讀為“新零售”正和它的提出者漸行漸遠。

提出第十年,“新零售”是否還有價值?能否匹配化妝品生意?成為被擺上臺面的熱議話題。
01 過去十年,化妝品新零售改造風起云涌
2016年是新零售元年。
“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碑斈?0月,這一概念被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
2017年至2018年間,阿里對線下零售不吝重金,密集投資、布局了天貓小店、盒馬鮮生、銀泰百貨、三江、大潤發(fā)等實體企業(yè)。
當第一把火點燃后,以線上線下融合為核心的新零售改造迅速蔓延,也成為中國化妝品零售市場最火概念之一。
2018年,屈臣氏啟動O+O(線下及線上)轉型策略,將門店與小程序、企業(yè)微信、社群等數字觸融合,打造消費體驗閉環(huán)。
2019年,銀泰百貨數字化會員突破1000萬,旗下64家門店10公里范圍內的訂單可以實現兩小時準時達。
疫情期間,電商成為生存必需的工具。小程序、社群、直播等互聯網工具迅速成為全國化妝品零售企業(yè)的標配。
新銳美妝集合店喜燃上線小程序店,為會員提供全時、全域的零售服務;SN’SUKI也開發(fā)了小程序,推行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或配送等交易形式,線上生意占比高達四成。
2022年,絲芙蘭啟動全渠道數智化轉型,成立“數智化創(chuàng)新”團隊,平行于電商、門店、營銷等職能部門,并先后在上海、武漢開設兩家未來概念店。
零售商之外,悅詩風吟、上海家化等也全力投身新零售基建。
2018年,悅詩風吟打造新零售概念店,并搭建了小程序商城。
2019年,上海家化著手構建新零售體系,并成為第一家進駐餓了么、美團、京東到家的日化行業(yè)品牌供應商?;虺鲇谇珊希虾<一F任CEO林小海曾任高鑫零售CEO。
2020年,完美日記開出了第100家線下單品店,消費者可手機下單,邊體驗邊在店候貨。
“新零售的本質是做兩件事,提效和增量。”一位國貨美妝高管曾表示,一方面,通過數據化運營提升品牌與消費者、門店與消費者的溝通效率。
另一方面,運用云店+社群+直播的組合,讓品牌的銷售邊際得到更廣更寬的延展,同時賦能終端門店,為門店創(chuàng)造更多銷售的可能性,也就是線下店鋪的線上化。
02 預期過高、能力有限,線上線下融合行路難
2024年,化妝品報走訪福建等地化妝品市場時發(fā)現,美妝連鎖將社群、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企業(yè)微信、微商城、小程序、同城配送開了個遍,但多數企業(yè)的新零售轉型并未收獲與預期對等的回報。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追本溯源,新零售的初衷是做傳統(tǒng)貨架電商難以滲透的品類,例如生鮮、飲料、一次性浴巾。相較于這些強時效性品類,化妝品并不具備基因優(yōu)勢。
90后化妝品連鎖經營者郭毅對化妝品報表示,三四線城市是化妝品專營店的大本營,而當地生活半徑不大,消費者對半小時達等即時零售的需求有限。“目前,我們圍繞新零售的探索集中在本地生活板塊,但這不是為了直接銷售,而是通過抵用券做線上引流。”郭毅表示。
一位不具名美妝連鎖負責人也認為,相對傳統(tǒng)化妝品店,目前即時零售做得比較好的是前置倉,其系統(tǒng)根據前置倉做了對應的貨品調整,增加高頻、剛需、低客單品類。
“去年我們在美團銷售額數百萬元,抖音到店、到家業(yè)務也都在認真做。”該負責人透露,新零售讓門店觸達消費者的方式大幅增加,目前光收款方式有13種,這也意味著新零售是一個復雜的集成化工程,門店需要有耐心,有專人去做,并且后臺能力必須強大。
數字化始終被視為新零售的一項關鍵要素。通過數字化工具,零售商能夠洞察顧客購買偏好,定制化推薦產品和服務。
然而,在落地過程中,不同于擁有近4000家門店的屈臣氏,大部分中小型化妝品零售商規(guī)模效應有限,新零售轉型中,需要權衡數字工具開發(fā)與維護回報率低的現實問題。
此外,部分企業(yè)新零售轉型收效甚微也同概念錯位有關,即將“新零售”簡單等同于“電商業(yè)務”或“線下店鋪的線上化”。
2020年,化妝品報曾對化妝品店展開新零售調查:有觀點認為公司電商渠道的銷售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零售的程度。
在廣元美時美化妝品連鎖總經理鄭好看來,線上線下融合是必然趨勢,但實體店數十年沉淀下的經驗不能放棄,所謂的新零售不是實體店一會學電商做商城,一會學網紅做直播,一會學微商做分銷,而是要在原有優(yōu)勢基礎上增加新思維。
多位行業(yè)人士告訴化妝品報,轉型新零售不是一定要去轉型做純線上,而是要在尊重線下零售規(guī)律的前提下,用好新零售工具。如果沒能考慮到門店自身的實際情況,著急浮躁地轉型新零售,有可能是個陷阱。
03 化妝品新零售仍有價值,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電商巨頭告別線上線下全覆蓋的新零售,是否代表著新零售本身失去了存在價值?
鄭好認為,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不可逆,比如美妝店開設的小程序可能無法做大銷量,但能滿足存量顧客需求便有其存在價值。
“目前是頭部實體連鎖布局新零售的極佳時間。”前述不具名美妝連鎖負責人分析認為,一是互聯網工具更加齊備;二是政策傾斜。抖音、美團爭相布局本地生活板塊,相對前幾年新零售工具使用成本有所降低,目前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店主需要長期跟蹤各平臺的新政策、新玩法。
在零售業(yè)的比拼從流量回歸產品和細節(jié)的背景下,多位受訪對象告訴化妝品報,化妝品新零售仍有價值,但不是最核心任務。
“在價格優(yōu)勢磨平后,我們計劃增加護理板塊,吸引更多顧客進店。”郭毅認為,相較新零售,目前更重要的事是關注人貨場的基礎盤,思考如何讓員工賺到更多錢,讓顧客買到想要的貨品,讓店鋪陳列更加舒服。
為優(yōu)化購物體驗,屈臣氏在去年聚焦店鋪類型革新,將Watsons Pink 概念門店在多城落地。據悉,這一概念店將店內貨架適當減少,配置了全新的SPA 區(qū)以及專屬試妝臺,方便消費者互動、分享好物。此外,屈臣氏還大幅提升服務型BA比例,推出編發(fā)、男士造型、快速彩妝、穿戴甲服務、肩頸按摩、頭皮檢測等輕服務。
“過去,很多企業(yè)圍繞零售造了很多詞,比如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等,其實這三個詞只是名字、說法變了,本質都沒變,還是在說線上加線下?!薄暗鋵?,現在的消費者最在意的并非渠道,反而更在意產品本身,哪里東西好,他們就會在哪里買?!泵麆?chuàng)優(yōu)品CEO葉國富在本月一次專訪中用胖東來和山姆舉例,建議企業(yè)不要太在意線上還是線下,現在最關鍵的是回到零售的本質,把產品做好、服務做好,往品質零售去做,才是中國零售業(yè)未來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