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新質生產力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多地政府在日前發布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及大力推動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地區還列出了量化指標。
《黑龍江日報》2月11日刊發關于黑龍江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報告特別提到,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
報告提出,推動生物醫藥、生物化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環保創新發展,力爭生物經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以上。
報告還提到,實施整機+配套、產學研協同、研發制造服務一體化等系列專項行動,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積極開拓各類應用場景,加快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延伸低空飛行器制造產業鏈。
同一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計劃提到,推動《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落地見效,設立未來產業發展基金。實施新型儲能專項行動,開工新型儲能裝機1000萬千瓦,建成投產600萬千瓦。引進先進儲能技術企業,加快實現儲能核心技術自主化。
計劃還提到,推動落實國家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在確保安全和依法依規前提下,加強系統謀劃,打牢產業基礎,引導各地找準自身定位,形成特有發展優勢,逐步釋放低空經濟發展潛力。
華聲在線周二摘登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到,要加快推動“三個高地”標志性工程建設。持續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出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積極創建綠色智能計算產業先導區。推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縱深推進“智賦萬企”,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河北省在報告中提到,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鏈條向上下游延伸,加強檢驗檢測、營銷策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重點產品創新和應用示范,謀劃建設一批帶動性強的產業化項目。
報告還提到,進一步優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節點建設,打造以張家口數據中心為核心的環京智能算力聚集區。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孵化一批重點行業大模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數據產業生態,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吸引落地一批數字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