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青梅
從A股敗退的昔日“中國日化第一股”再戰資本市場。
近日,青眼獲悉索芙特公司(下稱“索芙特”)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公開募股(IPO)申請,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計劃募資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
時隔4年,索芙特再次沖擊資本市場。那么,索芙特為何選擇遠赴美股上市?其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連續虧損仍沖美股
這并非索芙特首次沖擊資本市場,其曾一度摘下“中國日化第一股”稱號。
公開資料顯示,索芙特創立于1988年,總部設在廣東省廣州市,是一家專注于日用化工產品的公司。公司產品線涵蓋清潔、護膚、洗發和口腔護理等領域,旗下主要品牌包括索芙特(Softto)、東方本草、i-softto、達可、清元以及衛優。
早在2001年,索芙特借殼廣西紅日成功登陸A股市場,并摘下“中國日化第一股”稱號。2006年,上市后的索芙特迎來發展巔峰,不僅年銷售收入達到12.57億元,市值更一度突破28億元。但自2010年起,索芙特就面臨虧損和退市問題。根據索芙特年報,到2015年,其扣非后凈利潤已連續虧損6年。
為擺脫困境,2016年索芙特完成對杭州天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收購,并更名為天夏智慧,謀求向智慧城市領域轉型且剝離日化業務。不過,天夏智慧也已于2021年被深交所摘牌(詳見青眼文章《摘牌,退市!》)。至此,曾經風頭無二的索芙特從A股市場黯然離場。
時隔4年,索芙特再次對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并將目標放在了納斯達克。對于本次赴美上市,索芙特計劃募資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據了解,索芙特計劃將這筆資金的30%用于支持公司業務運營、30%用于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20%用于研發和數據分析、20%用來擴大在線銷售網絡。
而從索芙特最新的招股書來看,其經營狀況并未好轉。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六個月,索芙特的收入分別為1952.1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1495.2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和 551.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013.84萬元),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44.9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7.39萬元)、228.5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64.53萬元)和 84.1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2.82萬元)。也就是說,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均為虧損狀態。
截自索芙特招股書
對于收入下滑的原因,索芙特在招股書中表示,“自2022年5月起,我們開始通過電商平臺、直播、明星和社交媒體影響力推薦等方式進行促銷,吸引了大量在線客戶,并在2022年實現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但2023年和2024年,由于網上購物環境競爭日益激烈,我們的網上零售額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索菲特也在招股書中坦言,“虧損對于公司現金流、持續經營方面都有一定的負影響,并且未來仍可能出現持續虧損,不能盈利的情況。”
另據招股書顯示,索芙特自身并不生產產品,而是通過OEM制造商為公司生產產品。據了解,廣州天吻嬌顏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天吻嬌顏)為索芙特最大的供應商和關聯方,2022年天吻嬌顏占索芙特采購總額的85.3%,2023年天吻嬌顏占索芙特采購總額的96.6%。
發力線上渠道,劍指美國市場
從招股書披露情況來看,目前索芙特主要通過線下直銷、電子商務、社區團購和其他銷售模式四種渠道運營。而作為早期創建的中國日化品牌,線下渠道仍然是索芙特銷售的重要渠道。
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上半年,索芙特線下批發渠道收入分別為931.8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787.11萬元)、873.4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61.84萬元)、403.9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42.17萬元),占比分別為47.7%、58.4%和58.9%。
在招股書中,索菲特透露,線下經銷商數量從2022年的157家增加到2023年的243家。但由于競爭環境的影響,在2023年,索菲特的線下零售銷售額出現了小幅下降,不過該公司預計通過為酒店和水療中心開發定制產品,能夠幫助線下渠道收入保持小幅增長。
盡管線下撐起了索芙特的“半邊天”,但其也在不斷發力線上渠道。招股書顯示,自2022年5月起,索芙特通過電商平臺、直播、明星和KOL的推薦進行促銷活動,吸引了大量在線客戶并實現了大幅銷售增長。網店數量從2022年的5家增加到2023年的16家,在線經銷商從2022年的4家增長至45家。
不過,索芙特在線零售業務收入卻呈現下滑趨勢。2022年-2024年6月,索芙特在線零售業務收入分別為1020.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431.17萬元)、621.7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28.55萬元)、28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53.90萬元),占比分別為52.3%、41.6%和41.1%。
索芙特將這一業務的下滑歸因于網購環境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在線客戶數量減少,并表示,“我們計劃在銷售渠道上投入更多資源,建立多元化的銷售網絡。通過與明星、網絡紅人、KOL合作,利用他們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共同打造線上爆款產品。”同時,其還將通過與線下渠道合作,將線上爆款產品引入線下實體店,并繼續進入新的零售平臺。
不僅如此,青眼還注意到,在提及未來規劃時,索芙特提到將探索通過在線平臺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并且還計劃收購相關行業的潛在新興公司、研究機構,以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能力以及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二代接班,索芙特加速轉型
有觀點認為,沉寂一時的索芙特選擇在此時赴美上市,或與二代接班有一定關系。據招股書顯示,梁雨豪、王露晗夫婦間接持有索芙特75.89%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其中,梁雨豪系索芙特創始人梁國堅之子,2019年進入索芙特旗下公司工作,2023年11月被任命為董事會董事,并于2025年1月被任命為索芙特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21年梁雨豪就出面主持了索芙特當年的新品發布會,并在會上表示重建了新的領導班子,還推出了防脫育發、植物去屑和身體洗護三個系列16個SKU。
在業務模式和銷售渠道方面,梁雨豪更是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招股書中提到,在2022年以前的幾年,索芙特主要扮演的是供應商和分銷商之間的中介角色,并不負責貨品交付和銷售策略,也不承擔庫存,沒有定價決定權,僅從中賺取傭金。但從2022年開始,該模式不再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索芙特預計未來線上零售會成為公司收入來源的大頭。
另外,索芙特此番赴美上市,或也與美國的上市制度有關。眾所周知,自2023年8月以來,國內IPO呈收嚴態勢,不少化妝品相關企業轉道新三板、港股和美股,或是暫時選擇不上市。而與A股市場上市標準不同,美股為注冊制度,對上市公司不設定盈利門檻。這也意味著,即便是像索芙特這樣的虧損的企業也能夠在美股尋求上市。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即告訴青眼:“美國資本市場目的是為企業發展融資,所以不盈利企業也可以上市。而中國資本市場目的是篩選具有穩定成長性的企業,所以一般都需要連續盈利增長,個別科創板塊目前也允許企業不盈利。”
不過,沈萌也進一步指出:“相較于國內來說,雖然納斯達克上市相對容易,但募資不一定容易,還是要有能夠吸引投資者的能力。”由此可見,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是在A股上市亦或者是赴美上市,對于索芙特而言,想要常勝于市場,獲得資本青睞,歸根究底還是需要夯實公司和品牌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