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科文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還不上錢的香雪制藥還是被債權人申請預重整了。
2月6日晚間,香雪制藥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債權人廣東景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龍建設)送達的《告知函》,其以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及重整的可行性為由,于近日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預重整。法院就景龍建設的申請對公司出具了(2025)粵01破申54-2號《通知書》。
2月7日,界面新聞致電香雪制藥董秘辦,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據公告,香雪制藥表示,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啟動預重整或受理預重整申請的文件,預重整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是否會進入預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預重整或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確定性。即使法院決定受理預重整申請,也不代表公司正式進入重整程序。在預重整程序中,法院將依法審查是否受理重整申請,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
需注意的是,如果法院裁定受理景龍建設提出的重整申請,香雪制藥股票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此外,如果香雪制藥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此外,香雪制藥還表示,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公司在自查中發現存在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最終以監管機構審查結果為準。
香雪制藥被債權人申請預重整的直接原因是欠錢不還。
據景龍建設申請的事實和理由,2018年到2020年期間,景龍建設與香雪制藥簽署了合計14份裝修合同,合同總金額合計2.91億元。由于公司在14份裝修合同項下欠付景龍建設工程款,景龍建設遂向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景龍建設與香雪制藥于2022年11月4日達成了調解,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據此制作了(2022)粵0105民初15784-15794號《民事調解書》,(2022)粵0105民初15784-15794號調解書確定香雪制藥應在2025年3月31日前分30期支付未付工程款合計7300萬元。
但變故又在2024年出現。香雪制藥突然又不按期還款了。2024年8月14日,因香雪制藥未能依照(2022)粵0105民初15784-15794號《民事調解書》的要求履行未付工程款的支付義務,景龍建設向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作出(2024)粵0105執10825號執行裁定書,要求香雪制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截至2024年9月30日,香雪制藥仍未向景龍建設清償前述全部債務,尚有欠付工程款本金金額6600萬元。
這并非香雪制藥首次還款逾期。除欠的6600萬元裝修款外,香雪制藥還有其他需要解決的負債。
界面新聞通過天眼查統計,截至2024年上半年,香雪制藥的被執行信息達59條,被執行數額超18億元。其中,絕大多數執行信息集中在2022年之后。
其中重大合同糾紛訴訟就有2起。
其一是香雪制藥與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廣州高新區投資)的股權合作糾紛。廣州高新區投資對已經支付的2.9億元股權轉讓預付款向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對香雪制藥提起訴訟,又以借貸名義對2.6億元股權轉讓款向廣州仲裁委員會對香雪制藥提起仲裁。廣州仲裁委員會裁決香雪制藥向廣州高新區投資償還借款本金2.6億元及利息,法院判決香雪制藥向廣州高新區投資返還股權預付款2.9億元并支付資金占用利息。目前廣州高新區投資已向法院申請對香雪制藥強制執行。
其二是香雪制藥及子公司廣東香雪智慧中醫藥產業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五華縣支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各方達成了和解,因香雪制藥及子公司流動性緊張未能按期履行支付義務,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五華縣支行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涉案金額2.46億元。
在此之前,為了還債,香雪制藥已多次出售子公司。界面新聞曾報道,香雪制藥還款逾期被強制執行,多次“賣子”仍存債務危機。2021年,香雪制藥出售了納泰生物、兆陽生物、香雪生物、香雪亞洲飲料、九極日用保健品等多個非主營業務子公司。2022年,香雪制藥又出售湖北天濟35.0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3.85億元,為上市公司貢獻的凈利潤為2243.7萬元,占凈利潤總額的1.19%。
只不過,依舊無法填補欠款的窟窿。截至2024年上半年,據半年報,香雪制藥短期及長期銀行借款總額為19.4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額為14.52億元,已逾期的銀行借款7.26億元。公司存在債務結構不合理及短期借款集中到付的風險。
據公告,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香雪制藥總資產80.54億元,總負債59.37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17.07億元。此外,據2024年業績預告,香雪制藥凈利潤虧損5.99億元至8.62億元,同比下降54.15%至121.73%。其中,因存續的短期及長期借款金額,香雪制藥已產生2.3億元財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