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最牛打工人”,又要“動刀”4000億美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最牛打工人”,又要“動刀”4000億美的

方洪波為何還是急了?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財經天下WEEKLY 易浠

編輯 | 吳躍

行業龍頭的敘事中,企業決策者的面目,大部分是清晰的。家電行業老大美的集團也不例外,這家公司推到明面上的一舉一動,都是由現任掌舵者方洪波來主導的。

這不,2025年1月底,臨近春節之際,有著“最牛打工人”稱號的方洪波,又對美的集團動刀了:簽發公文中的六條禁令對準了形式主義。具體包括:內部溝通禁用PPT、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嚴禁微信群喊口號和舉拳頭、嚴禁內部送禮等,大力推行數字化管理,向無效工作說 “不”。

這在業內激起千層浪。有人拍手叫好,“這些禁令簡直打在了職場弊病的‘七寸’上!”也有人表示了擔憂,“要真正落實到位才行啊!”《財經天下》了解到,方洪波頒發的六條禁令,已經在整個美的集團實行開來。

不過,因為中間隔了一個春節假期,最終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待一段時間的驗證。在外界看來,方洪波之所以對美的集團動刀,是出于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等各方面的考量。

有業內人不以為然,“方洪波此舉過于憂慮了。”畢竟,美的集團早就將格力、海爾等競爭對手甩開八丈遠了。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國內外大形勢風云變幻中,美的集團仍然過了一個大肥年:產品賣爆了,營收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

01 營收破了4000億

過去一年,美的集團的業績確實很能打。

前三個季度,美的集團連續單季超過1000億元,營收最終定格在3203億元,同比增長10%。3203億元,是個什么概念?與其他家電巨頭前三季度營收對比,便一目了然:海爾智家營收為2030億元,格力電器1467.22億元,海信家電705.79億元。

這意味著,美的集團的營收規模屬于斷崖式領先,相當于1.58個海爾智家、2.18個格力電器、4.54個海信家電。這還沒算上第四季度的業績,中信證券預測稱,美的集團2024年的營業總收入有望達到4114.76億元。

果不其然,2月5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發言時稱,2024年美的營收突破4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平均下來,美的一天能進賬10.9億元。《財經天下》梳理發現,自2010年突破1000億元的大關后,美的這家家電巨頭就跑得越來越快,突破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1000億的用時越來越短,2017年首超2000億元,2021年突破3000億元,2024年站上4000億元。

而近兩年增速更快的暖通空調業務,是美的集團的主要業績來源。以2024年上半年為例,暖通空調業務占營收的46.70%。那么,過去一年,暖通空調業務這個類目中,又有什么產品賣得相對好一些?

京東金榜2024年數據顯示,美的空調有三款產品——美的酷省電掛機35KS1-1、美的酷省電柜機、美的風尊二代入選,成為消費者的口碑之選。這三款均是美的新一代空調的爆款。從種種跡象來看,美的空調酷省電系列和風尊二代系列,均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空調型號之一。

去年年底,在線下實體店經過多次對比后,上海95后姑娘馮思給自己的新家,安裝上了不少美的產品。比如洗衣機、空調等。數量最多的,也正是空調。馮思一口氣買了四臺美的空調,其中三臺為酷省電掛機,一臺為酷省電柜機。

在馮思看來,美的產品不僅價格合適,外形設計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比如美的3匹酷省電柜機空調,整體外觀簡潔大方,白色色調能配任何家具。產品性能方面,馮思也并沒有踩雷。她發現,電柜機空調的制冷和制熱速度很快,家里18度,十多分鐘就上20度了,不到半小時就23度了。

“足夠溫暖,也節省了不少電。”馮思告訴《財經天下》。不僅如此,美的空調還支持智能App控制,馮思哪怕遠在公司,也能通過手機遠程調節溫度、風速、檢測室內環境等。除此之外,注重生活品質和便捷性的馮思,還購買了美的洗地機這種“解放雙手”的清潔類小家電,以及美的廚房小家電,比如豆漿機、榨汁機等。

在資深家電人張清看來,除新婚夫婦和年輕家庭為美的業績添磚加瓦外,一些年輕租房群體,也是美的產品的主要目標受眾。“年輕租房群體流動性大,對家電的便攜性、性價比有一定要求,美的推出的一些小型、輕便的家電產品,如小容量冰箱等,價格適中且易于搬運。”

過去一年,美的空調在海外市場也賣爆了。近些年,在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天氣頻繁出現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對空調的需求皆持續上升。以去年第三季度為例,產業在線數據顯示,美的空調外銷量同比增長27%,增長趨勢明顯。

“美的與海外當地的家電分銷巨頭等大型渠道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如美的集團與美國的Almo Corporation合作,實現經營品類從單一到全品類家電的覆蓋,為美的空調在北美市場的銷售提供了強大的渠道支持。”張清向《財經天下》解釋道。

也正因如此,除了空調之外,美的照明在海外市場也增長迅速。截至2024年9月,美的照明全年訂單較上年增長近70%,在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市場覆蓋良好。與此同時,美的集團的賺錢能力,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6.99億元,同比增長14.37%。而2023年同期為277.17億元。多家券商研報預測,美的集團2024年的凈利潤有望在370億~390億元。這意味著,“最牛打工人”方洪波,每天替美的凈賺1個億。

可以說,美的集團在2024年確實過了個肥年。但方洪波為何還是對美的動刀了?答案其實在六條禁令發布的十多天前,就被決策主導者方洪波釋放了出來。

02 方洪波為何還是急了

2025年1月10日,美的集團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方洪波提出要簡化業務模式、出清冗余、品類簡化等要求。首當其沖的,便是美的集團的大企業病。

伴隨著美的集團成為行業老大,其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400家子公司,員工超19萬人。要知道,其他同行的員工人數,比美的要少不少:格力約7.26萬人,海爾智家約11.2萬人,海信家電約10萬人。

員工人數龐大必然帶來組織臃腫、效率低下以及溝通不暢等大企業病。比如員工人數一度高達25萬人的阿里,就因大企業病而創新力不足、決策效率低下。“美的集團體系太龐大了,這么多子公司、這么多部門,大企業病冒頭,會影響工作效率。”一名美的員工也曾向媒體感嘆。

也因此,方洪波頒布的六條禁令,確實有助于提高美的的運營效率。不過,張清認為,方洪波急于整治大企業病,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去年前三季度美的14%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不及海爾智家的15.3%。

“通過與對標公司的對比分析,美的總體的銷售費用仍可以優化,直面用戶的零售轉型還不夠徹底,所以要簡化業務流程,所有工作精力都放在最前端。”一名美的相關人士也曾向媒體透露。

令方洪波頭疼的在后頭。投資大佬巴菲特判斷一家公司經營好壞的標準是凈資產收益率(ROE),選擇的公司大部分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而2023年,美的集團凈資產收益率為22.23%,低于格力電器的26.53%。

2024年,美的集團第一季度、上半年和第三季度的ROE,分別為5.37%、12.20%、18.46%。此前西南證券預測稱,美的集團2024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預計為20.01%。一般來說,凈資產收益率下滑,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產品競爭力問題、成本控制挑戰、業務多元化風險,以及資產周轉效率降低、固定資產投資效益不佳等。

內憂之外,方洪波還有外患。在國內一騎絕塵的美的集團,跟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比如韓國的LG、三星,德國的博世、西門子,日本的松下等相比,在某些方面還有一些差距。

“雖然美的集團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份額不斷增長,但在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張清告訴《財經天下》。這對看重海外市場的方洪波而言,是個不妙的信號。

1992年11月24日,當戴著黑框眼鏡、背著行李的方洪波,寧愿省下幾元摩的錢,也要徒步走到美的工業城報到時,他恐怕沒有想到,自己能在隨后的20多年時間里,從一個普通打工人變成115億元財富傍身的有錢人。

1993年,因《美的艦長何享健》一文,注意到方洪波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或許有一絲絲預料到。畢竟,隨后的9年時間,他對方洪波不遺余力地精心栽培,以至于后者的職位一路升遷:從內刊編輯,到廣告科經理,再從市場部部長,被提拔為銷售部總經理。2012年,方洪波又接過了董事長的權杖,從此躋身“最牛打工人”行列。

方洪波在美的之所以大走花路,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才干外,“伯樂”何享健的慧眼識珠,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俗語說“士為知己者死”,備受何享健信任的方洪波,得全力掌舵好美的這艘巨輪。

自從全面接班以來,看起來低調謙恭、性情溫和的方洪波,為了解決公司現有難題,他的每一次動刀,都果敢決斷,不拖泥帶水。2012~2015年,在方洪波的主導下,美的集團累計裁撤7000多個品類,關閉多家非核心工廠,將產品型號從2011年的2.2萬個,縮減到2015年的2000個左右。

2022年,方洪波又對to C家電業務進行重新梳理,涉及90多個產品品類、900多個SKU。方洪波還啟動過比較大規模的裁員。比如2012年,方洪波主持了美的史上第二次大裁員,整體裁掉7萬名員工,其中包括近1萬名的管理人員。

另一次裁員發生在2022年,從美的當年的財報來看,母公司員工從上一年的2351人大幅減少到1199人,同比下降接近50%。并且,在2023年、2024年,各大社交平臺上,仍有關于美的裁員的信息。“方洪波這一次的調整,也是出于內憂外患的考量。”張清認為。

在張清看來,除了頒布六條禁令之外,方洪波接下來會有更多動作。畢竟,方洪波用了整整12年時間,帶領美的集團實現了從2012年的艱難處境,到今天營收突破4000億目標的跨越,實現了數倍的業績增長。于情于理,“他都得將這個勢頭延續下去,不辜負何享健對自己的信任和期待。”

03 動刀收縮非核心業務

方洪波還會動哪里?從1月10日的美的集團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外界可以找到大的方向。方洪波也意識到,美的集團業務發展邏輯迎來拐點。除了大企業病外,非核心業務肆意生長、SKU繁多等問題,需要美的集團以新的經營思路應對挑戰。

為此,他提出了一些舉措。比如簡化業務模式和結構;出清冗余、品類簡化、SKU精簡;關停并轉非核心業務;嚴控新品類準入。以關停并轉非核心業務為例,方洪波會對那些與核心業務關聯度不高、盈利能力差或不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發展方向的業務,采取關閉、停止、合并或轉讓等方式進行處理,以聚焦核心業務與核心品類。

時至今日,在簡化業務模式和結構方面,方洪波已經動手了。張清認為,接下來收縮非核心業務,是方洪波2025年的重中之重。哪些非核心業務要關停?方洪波并沒有透露過多。不過,結合美的業務情況,以及戰略導向,了解美的集團的張清,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按照目前來看,美的集團的核心業務,是占總營收近七成的智能家居業務。相對于智能家居業務的戰略地位,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業務、智能建筑科技業務這三大塊,有一定的非核心業務特征。

以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為例,盡管美的集團早在2016~2017年,就進入機器人上游產業鏈,收購了以色列高創公司。2022年11月,又對工業機器人公司KUKA進行全面收購并私有化。但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該業務是美的幾大主營業務中唯一同比下滑的業務,同比變化為-9%。

“智慧建筑科技業務雖有一定發展,但在整體業務中的地位并沒有那么重要。部分邊緣性、盈利能力較弱,或者與核心業務協同性不強的智能建筑科技業務分支,如一些市場份額較小、拓展難度大的區域業務,或者一些非關鍵的配套產品業務等,可能面臨收縮。”張清認為。

美的在新能源及工業技術領域也有布局,該業務也存在一些與核心家電業務關聯度不高的部分。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部件業務中,如果某些零部件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且對美的整體業務戰略貢獻有限,可能會被考慮收縮。“還有,在美的集團的儲能業務中,一些處于市場培育期、投入大產出小的項目等也有收縮的可能性。”

被方洪波視為美的集團重要增長點的海外業務,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精簡,比如一些市場規模小、運營成本高、品牌影響力難以提升的部分非核心業務。“某些非洲或南美洲的部分國家,若美的的業務主要以低附加值的貼牌加工為主,且面臨當地貿易政策不穩定、市場需求波動大等問題,方洪波也可能會對這部分業務進行調整。”張清總結道。

不過,在2月5日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方洪波全篇發言皆歷數美的集團在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的成績,比如營收已突破300億元,以及其作為廣東省機器人重點產業鏈 “鏈主”的使命等。這意味著,至少,在機器人自動化業務上,方洪波仍寄予了厚望。

回望過去,2012年的接班大會,方洪波曾經當眾表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只是美的歷史上的一個過客”。接班后的某一年,方洪波又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我是美的的“保姆”。這番話的潛臺詞是:他將自己視為美的集團全方位的服務者和守護者。

這些年,方洪波每一次動刀美的集團背后,都有什么樣的特質支撐著他?張清向《財經天下》總結道,方洪波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清晰的戰略規劃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等優點。比如市場洞察力這一點,2014年電商渠道興起時,方洪波精準捕捉到這個市場趨勢,提前布局并加大線上渠道投入,到2023年美的線上銷售額突破700億元。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時代已經到來。站在新的時代中,正如方洪波所說,美的集團業務發展邏輯迎來拐點,需要以新的經營思路應對挑戰。如何用新的經營思路,帶領美的集團走得更遠?“從目前來看,有一些不確定性。”張清坦言。

無論如何,有一點確定的是,方洪波也擔心自己干不好,他曾坦言:“如果有一天我落后了,我會自己主動退的,一直賴著,走的時候會很難看。”

(文中人物張清、馮思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方洪波

  • 美的方洪波:2024年美的營收突破4000億元,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營收已突破300億元
  • 美的回應網傳簡化工作6項禁令:內部一直都有提倡這些要求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最牛打工人”,又要“動刀”4000億美的

方洪波為何還是急了?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財經天下WEEKLY 易浠

編輯 | 吳躍

行業龍頭的敘事中,企業決策者的面目,大部分是清晰的。家電行業老大美的集團也不例外,這家公司推到明面上的一舉一動,都是由現任掌舵者方洪波來主導的。

這不,2025年1月底,臨近春節之際,有著“最牛打工人”稱號的方洪波,又對美的集團動刀了:簽發公文中的六條禁令對準了形式主義。具體包括:內部溝通禁用PPT、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嚴禁微信群喊口號和舉拳頭、嚴禁內部送禮等,大力推行數字化管理,向無效工作說 “不”。

這在業內激起千層浪。有人拍手叫好,“這些禁令簡直打在了職場弊病的‘七寸’上!”也有人表示了擔憂,“要真正落實到位才行啊!”《財經天下》了解到,方洪波頒發的六條禁令,已經在整個美的集團實行開來。

不過,因為中間隔了一個春節假期,最終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待一段時間的驗證。在外界看來,方洪波之所以對美的集團動刀,是出于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等各方面的考量。

有業內人不以為然,“方洪波此舉過于憂慮了。”畢竟,美的集團早就將格力、海爾等競爭對手甩開八丈遠了。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國內外大形勢風云變幻中,美的集團仍然過了一個大肥年:產品賣爆了,營收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

01 營收破了4000億

過去一年,美的集團的業績確實很能打。

前三個季度,美的集團連續單季超過1000億元,營收最終定格在3203億元,同比增長10%。3203億元,是個什么概念?與其他家電巨頭前三季度營收對比,便一目了然:海爾智家營收為2030億元,格力電器1467.22億元,海信家電705.79億元。

這意味著,美的集團的營收規模屬于斷崖式領先,相當于1.58個海爾智家、2.18個格力電器、4.54個海信家電。這還沒算上第四季度的業績,中信證券預測稱,美的集團2024年的營業總收入有望達到4114.76億元。

果不其然,2月5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發言時稱,2024年美的營收突破4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平均下來,美的一天能進賬10.9億元。《財經天下》梳理發現,自2010年突破1000億元的大關后,美的這家家電巨頭就跑得越來越快,突破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1000億的用時越來越短,2017年首超2000億元,2021年突破3000億元,2024年站上4000億元。

而近兩年增速更快的暖通空調業務,是美的集團的主要業績來源。以2024年上半年為例,暖通空調業務占營收的46.70%。那么,過去一年,暖通空調業務這個類目中,又有什么產品賣得相對好一些?

京東金榜2024年數據顯示,美的空調有三款產品——美的酷省電掛機35KS1-1、美的酷省電柜機、美的風尊二代入選,成為消費者的口碑之選。這三款均是美的新一代空調的爆款。從種種跡象來看,美的空調酷省電系列和風尊二代系列,均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空調型號之一。

去年年底,在線下實體店經過多次對比后,上海95后姑娘馮思給自己的新家,安裝上了不少美的產品。比如洗衣機、空調等。數量最多的,也正是空調。馮思一口氣買了四臺美的空調,其中三臺為酷省電掛機,一臺為酷省電柜機。

在馮思看來,美的產品不僅價格合適,外形設計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比如美的3匹酷省電柜機空調,整體外觀簡潔大方,白色色調能配任何家具。產品性能方面,馮思也并沒有踩雷。她發現,電柜機空調的制冷和制熱速度很快,家里18度,十多分鐘就上20度了,不到半小時就23度了。

“足夠溫暖,也節省了不少電。”馮思告訴《財經天下》。不僅如此,美的空調還支持智能App控制,馮思哪怕遠在公司,也能通過手機遠程調節溫度、風速、檢測室內環境等。除此之外,注重生活品質和便捷性的馮思,還購買了美的洗地機這種“解放雙手”的清潔類小家電,以及美的廚房小家電,比如豆漿機、榨汁機等。

在資深家電人張清看來,除新婚夫婦和年輕家庭為美的業績添磚加瓦外,一些年輕租房群體,也是美的產品的主要目標受眾。“年輕租房群體流動性大,對家電的便攜性、性價比有一定要求,美的推出的一些小型、輕便的家電產品,如小容量冰箱等,價格適中且易于搬運。”

過去一年,美的空調在海外市場也賣爆了。近些年,在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天氣頻繁出現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對空調的需求皆持續上升。以去年第三季度為例,產業在線數據顯示,美的空調外銷量同比增長27%,增長趨勢明顯。

“美的與海外當地的家電分銷巨頭等大型渠道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如美的集團與美國的Almo Corporation合作,實現經營品類從單一到全品類家電的覆蓋,為美的空調在北美市場的銷售提供了強大的渠道支持。”張清向《財經天下》解釋道。

也正因如此,除了空調之外,美的照明在海外市場也增長迅速。截至2024年9月,美的照明全年訂單較上年增長近70%,在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市場覆蓋良好。與此同時,美的集團的賺錢能力,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6.99億元,同比增長14.37%。而2023年同期為277.17億元。多家券商研報預測,美的集團2024年的凈利潤有望在370億~390億元。這意味著,“最牛打工人”方洪波,每天替美的凈賺1個億。

可以說,美的集團在2024年確實過了個肥年。但方洪波為何還是對美的動刀了?答案其實在六條禁令發布的十多天前,就被決策主導者方洪波釋放了出來。

02 方洪波為何還是急了

2025年1月10日,美的集團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方洪波提出要簡化業務模式、出清冗余、品類簡化等要求。首當其沖的,便是美的集團的大企業病。

伴隨著美的集團成為行業老大,其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400家子公司,員工超19萬人。要知道,其他同行的員工人數,比美的要少不少:格力約7.26萬人,海爾智家約11.2萬人,海信家電約10萬人。

員工人數龐大必然帶來組織臃腫、效率低下以及溝通不暢等大企業病。比如員工人數一度高達25萬人的阿里,就因大企業病而創新力不足、決策效率低下。“美的集團體系太龐大了,這么多子公司、這么多部門,大企業病冒頭,會影響工作效率。”一名美的員工也曾向媒體感嘆。

也因此,方洪波頒布的六條禁令,確實有助于提高美的的運營效率。不過,張清認為,方洪波急于整治大企業病,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去年前三季度美的14%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不及海爾智家的15.3%。

“通過與對標公司的對比分析,美的總體的銷售費用仍可以優化,直面用戶的零售轉型還不夠徹底,所以要簡化業務流程,所有工作精力都放在最前端。”一名美的相關人士也曾向媒體透露。

令方洪波頭疼的在后頭。投資大佬巴菲特判斷一家公司經營好壞的標準是凈資產收益率(ROE),選擇的公司大部分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而2023年,美的集團凈資產收益率為22.23%,低于格力電器的26.53%。

2024年,美的集團第一季度、上半年和第三季度的ROE,分別為5.37%、12.20%、18.46%。此前西南證券預測稱,美的集團2024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預計為20.01%。一般來說,凈資產收益率下滑,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產品競爭力問題、成本控制挑戰、業務多元化風險,以及資產周轉效率降低、固定資產投資效益不佳等。

內憂之外,方洪波還有外患。在國內一騎絕塵的美的集團,跟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比如韓國的LG、三星,德國的博世、西門子,日本的松下等相比,在某些方面還有一些差距。

“雖然美的集團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份額不斷增長,但在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張清告訴《財經天下》。這對看重海外市場的方洪波而言,是個不妙的信號。

1992年11月24日,當戴著黑框眼鏡、背著行李的方洪波,寧愿省下幾元摩的錢,也要徒步走到美的工業城報到時,他恐怕沒有想到,自己能在隨后的20多年時間里,從一個普通打工人變成115億元財富傍身的有錢人。

1993年,因《美的艦長何享健》一文,注意到方洪波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或許有一絲絲預料到。畢竟,隨后的9年時間,他對方洪波不遺余力地精心栽培,以至于后者的職位一路升遷:從內刊編輯,到廣告科經理,再從市場部部長,被提拔為銷售部總經理。2012年,方洪波又接過了董事長的權杖,從此躋身“最牛打工人”行列。

方洪波在美的之所以大走花路,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才干外,“伯樂”何享健的慧眼識珠,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俗語說“士為知己者死”,備受何享健信任的方洪波,得全力掌舵好美的這艘巨輪。

自從全面接班以來,看起來低調謙恭、性情溫和的方洪波,為了解決公司現有難題,他的每一次動刀,都果敢決斷,不拖泥帶水。2012~2015年,在方洪波的主導下,美的集團累計裁撤7000多個品類,關閉多家非核心工廠,將產品型號從2011年的2.2萬個,縮減到2015年的2000個左右。

2022年,方洪波又對to C家電業務進行重新梳理,涉及90多個產品品類、900多個SKU。方洪波還啟動過比較大規模的裁員。比如2012年,方洪波主持了美的史上第二次大裁員,整體裁掉7萬名員工,其中包括近1萬名的管理人員。

另一次裁員發生在2022年,從美的當年的財報來看,母公司員工從上一年的2351人大幅減少到1199人,同比下降接近50%。并且,在2023年、2024年,各大社交平臺上,仍有關于美的裁員的信息。“方洪波這一次的調整,也是出于內憂外患的考量。”張清認為。

在張清看來,除了頒布六條禁令之外,方洪波接下來會有更多動作。畢竟,方洪波用了整整12年時間,帶領美的集團實現了從2012年的艱難處境,到今天營收突破4000億目標的跨越,實現了數倍的業績增長。于情于理,“他都得將這個勢頭延續下去,不辜負何享健對自己的信任和期待。”

03 動刀收縮非核心業務

方洪波還會動哪里?從1月10日的美的集團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外界可以找到大的方向。方洪波也意識到,美的集團業務發展邏輯迎來拐點。除了大企業病外,非核心業務肆意生長、SKU繁多等問題,需要美的集團以新的經營思路應對挑戰。

為此,他提出了一些舉措。比如簡化業務模式和結構;出清冗余、品類簡化、SKU精簡;關停并轉非核心業務;嚴控新品類準入。以關停并轉非核心業務為例,方洪波會對那些與核心業務關聯度不高、盈利能力差或不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發展方向的業務,采取關閉、停止、合并或轉讓等方式進行處理,以聚焦核心業務與核心品類。

時至今日,在簡化業務模式和結構方面,方洪波已經動手了。張清認為,接下來收縮非核心業務,是方洪波2025年的重中之重。哪些非核心業務要關停?方洪波并沒有透露過多。不過,結合美的業務情況,以及戰略導向,了解美的集團的張清,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按照目前來看,美的集團的核心業務,是占總營收近七成的智能家居業務。相對于智能家居業務的戰略地位,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業務、智能建筑科技業務這三大塊,有一定的非核心業務特征。

以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為例,盡管美的集團早在2016~2017年,就進入機器人上游產業鏈,收購了以色列高創公司。2022年11月,又對工業機器人公司KUKA進行全面收購并私有化。但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該業務是美的幾大主營業務中唯一同比下滑的業務,同比變化為-9%。

“智慧建筑科技業務雖有一定發展,但在整體業務中的地位并沒有那么重要。部分邊緣性、盈利能力較弱,或者與核心業務協同性不強的智能建筑科技業務分支,如一些市場份額較小、拓展難度大的區域業務,或者一些非關鍵的配套產品業務等,可能面臨收縮。”張清認為。

美的在新能源及工業技術領域也有布局,該業務也存在一些與核心家電業務關聯度不高的部分。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部件業務中,如果某些零部件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且對美的整體業務戰略貢獻有限,可能會被考慮收縮。“還有,在美的集團的儲能業務中,一些處于市場培育期、投入大產出小的項目等也有收縮的可能性。”

被方洪波視為美的集團重要增長點的海外業務,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精簡,比如一些市場規模小、運營成本高、品牌影響力難以提升的部分非核心業務。“某些非洲或南美洲的部分國家,若美的的業務主要以低附加值的貼牌加工為主,且面臨當地貿易政策不穩定、市場需求波動大等問題,方洪波也可能會對這部分業務進行調整。”張清總結道。

不過,在2月5日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方洪波全篇發言皆歷數美的集團在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的成績,比如營收已突破300億元,以及其作為廣東省機器人重點產業鏈 “鏈主”的使命等。這意味著,至少,在機器人自動化業務上,方洪波仍寄予了厚望。

回望過去,2012年的接班大會,方洪波曾經當眾表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只是美的歷史上的一個過客”。接班后的某一年,方洪波又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我是美的的“保姆”。這番話的潛臺詞是:他將自己視為美的集團全方位的服務者和守護者。

這些年,方洪波每一次動刀美的集團背后,都有什么樣的特質支撐著他?張清向《財經天下》總結道,方洪波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清晰的戰略規劃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等優點。比如市場洞察力這一點,2014年電商渠道興起時,方洪波精準捕捉到這個市場趨勢,提前布局并加大線上渠道投入,到2023年美的線上銷售額突破700億元。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時代已經到來。站在新的時代中,正如方洪波所說,美的集團業務發展邏輯迎來拐點,需要以新的經營思路應對挑戰。如何用新的經營思路,帶領美的集團走得更遠?“從目前來看,有一些不確定性。”張清坦言。

無論如何,有一點確定的是,方洪波也擔心自己干不好,他曾坦言:“如果有一天我落后了,我會自己主動退的,一直賴著,走的時候會很難看。”

(文中人物張清、馮思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通道| 绵阳市| 昭觉县| 惠东县| 平定县| 大邑县| 武安市| 惠安县| 九江市| 五河县| 五台县| 健康| 高台县| 科技| 淳化县| 丹棱县| 鹿邑县| 嫩江县| 卓资县| 黔西| 东乡族自治县| 呼伦贝尔市| 临汾市| 中卫市| 峨眉山市| 万州区| 龙南县| 桦南县| 深水埗区| 民勤县| 娄底市| 巴彦淖尔市| 文化| 温州市| 江华| 牡丹江市| 瑞丽市| 松滋市| 翁牛特旗|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