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消山水見精神,滿眼東風送早春。”
在這個充滿喜慶與團圓的 2025 年春節假期,山東文旅市場呈現出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
隨著 “好客山東” 賀年會、“四個一千” 文旅促消費活動深入開展,多彩活動、多元產品、多重優惠共同發力,讓山東的假日旅游氛圍更加濃厚,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感受齊魯大地的獨特魅力。
2025年春節假期,山東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旅游資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非遺、冰雪、避寒旅游構成山東文旅“三駕馬車”,帶動全省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展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體驗深度融合的新圖景。

市場數據:訂單激增,南北客源雙向奔赴
自2025年起,除夕納入法定節假日,春節假期增加至8天,這一利好政策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出游熱情。
據山東省文旅廳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六天(除夕到初五),全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997.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到93546.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4%和9.5%。這也是山東文旅市場強勁復蘇的生動寫照。
從攜程發布的《2025 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來看,山東在春節旅游市場的表現同樣十分突出,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 84%,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其中,濟南、青島、泰安等城市表現尤為亮眼,濟南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 22%,青島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 108%,泰安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 109%。
這不僅反映出山東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也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選擇山東作為春節出游的首選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與避寒旅游成為南北互動的紐帶。泰安徂徠山滑雪場、日照五蓮山滑雪場吸引大批南方游客體驗“北國冰雪”,而青島、日照等海濱城市則以溫暖氣候和年味活動成為避寒熱門選擇。
在這個春節假期,山東各大景區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這背后,離不開業態創新的強力支撐。春節期間,“夜經濟”點亮城市:青島奧帆中心“海上燈光秀”日均吸引10萬游客;曲阜“明禮中國年”夜游項目將儒家禮儀與沉浸式演藝結合,門票預訂量增長150%。
文旅與科技、體育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同樣亮眼:濰坊推出“年畫+AI”沉浸展,觀眾可通過虛擬現實繪制專屬年畫;威海依托“冰雪+賽事”吸引國際滑雪愛好者,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接待游客8.7萬人次,收入突破5000萬元。
泰山風景區更是推出“冰雪登泰山”主題線路,索道與徒步結合,輔以冰瀑觀賞、民俗快閃,接待量同比增長45%。更有類似科幻電影中“機械裝甲”的神器——登山助力機器人助力登山,可有效減輕游客雙腿負擔,助力游客領略泰山風光的同時,輕松登頂泰山。
據攜程預測,元宵節后,錯峰游熱潮初現,濟南、青島等地酒店均價較春節下降四成,機票價格降幅達30%~50%,文旅市場熱度有望延續至初春。

非遺春節:傳統文化“活態”傳承
作為首個“非遺版春節”,山東各更是以匠心織就起一場文化盛宴。
在曲阜,數百架無人機以夜空為幕,勾勒出“巳巳如意”“煙火年年”的璀璨圖景;在臨沂,“非遺賀新春”晚會匯聚魯南五大調、柳琴戲、查拳等藝術瑰寶,傳統曲藝與現代舞臺碰撞出全新火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膠東花餑餑等非遺技藝通過央視《非遺晚會》走向全國,萊蕪錫雕的細膩紋路、風箏的斑斕色彩,成為“中國式浪漫”的生動注腳。

“非遺不再是櫥窗里的‘古董’,而是能帶走的故事。”在濟南天下第一泉景區,游客親手剪出蛇形福字,體驗舞龍、龍燈制作;青島嶗山非遺民俗展演中,漢服拓印紅包活動讓年輕人沉浸式感受傳統年俗;聊城臨清的年貨大集上,貢磚、刻瓷、糖畫等非遺產品供不應求,市井煙火中升騰著文化自信。
在攜程平臺上,非遺相關項目門票同比增長近 7.5 倍,非遺成為山東春節旅游的重要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推出2000余項非遺活動,覆蓋景區、廟會、鄉村三大空間,形成“可觸摸、可品嘗、可共舞”的文化體驗鏈。
這個春節,山東用非遺喚醒文化記憶,以創新延展文旅邊界。而文旅市場的爆發,更是印證了“非遺活化”對文旅產業的賦能效應。
正如一位游客在泰山之巔寫下的感言:“這里的年味,是千年文明的根系里長出的新枝,既厚重,又鮮活。”未來,山東將繼續深耕“非遺+旅游”模式,讓傳統文化薪火永續,為全球游客呈現更多“新春限定”的中國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