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 魏妮卡
編輯 | 李春暉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春節檔將會以90億票房收官,創造一個新的票房紀錄。
“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江蘇某影院王經理告訴硬糖君,今年春節檔的整體表現符合預期。被普遍看好的三巨頭《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一個超出預期,一個符合預期,一個低于預期。對影院來說,《哪吒之魔童鬧海》超出預期的票房,彌補了《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低于預期的損失。
其他電影均未給市場制造意外之喜。搶先點映的《蛟龍行動》沒能點出水花,預售領跑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上映便啞火,“自成體系”的《熊出沒》系列今年相比去年票房大幅腰斬。
這屆春節檔之所以變得如此“可被預測”,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類型周期定律仍在發揮作用。比如《蛟龍行動》雖然是36億票房電影《紅海行動》的續作,但因其所屬的主旋律動作類型處于低谷期,所以前期并不被業內看好;《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雖然有肖戰粉絲加成,但因為其所屬的武俠類型的票房天花板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僅為6億票房,同樣不被業內看好。
另一方面,與其說真有哪部電影如《流浪地球》般橫空出世、如《戰狼2》般扭轉乾坤,2025年春節檔更像是一種保守主義的勝利。破紀錄的成績,有幾分是靠“同行的襯托”。在春節這個除了看電影沒有太多出門娛樂可選擇的特殊檔期,做好差評管理,比制造爆點更要緊。“值回票價”,就是春節檔電影的最佳評價。
如何做好差評管理
相比以往的春節檔,今年春節檔沒誰創造出大爆的正面話題。去年《熱辣滾燙》有賈玲減重100斤的爆炸話題,前年《滿江紅》有洗腦的全軍復誦《滿江紅》。
今年春節檔,前期的話題之王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后期的話題之王是《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前者是因為肖戰粉絲沖預售換不來排片惹爭議,后者是針對殷郊“藍精靈”特效的吐槽廣為出圈。
截至目前,抖音、小紅書的累積話題數據量,最高的都是《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微博數據最高仍然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只有在視頻號,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數據剛剛登頂,而且優勢并不明顯。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好口碑,主要集中在特效優秀、人物豐滿、主題昂揚。其實上映首日,首批口碑出爐時,每部電影都有好壞評價。但現在之所以拉開了口碑差距,除了電影質量的參差,輸家同時也輸在了預期與差評管理。
今年春節檔營銷整體謹慎保守的情況下,前期物料就成為管理預期的最重要一步。“優等生”《哪吒之魔童鬧海》前期給到的預告、番外、廣告以及哪吒敖丙人形玩偶物料,給觀眾建立起了特效、喜劇、藕餅CP的期待。等到上映驗貨時,只要這三點滿足大眾期待,差評占比便不會高。
但差評占比不高,并不代表差評不會發酵。《哪吒之魔童鬧海》在豆瓣、小紅書的高贊差評幾乎都在批評“登味”,比如消解了反父權的內核、獻祭母親以及“屎尿屁”笑點。
除了有效管控了差評傳播,硬糖君其實也相信,在春節這個大量觀眾屬于一年就看一次電影情況的特殊檔期,“登味”差評彎彎繞繞,不看個小作文都鬧不明白,屎尿屁卻是更容易被大眾get的笑點。歸根結底,“鑒爹味”是互聯網的空中樓閣,“有好爹”是現實中的樸素愿望。票房就是民意。
對比之下,《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就是預期管理的反面教材。《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前期物料沒有露出一點殷郊特效,也沒有做好“藍精靈”差評的公關預案,為電影上映后的口碑埋下雷點。
更重要的是,為第一部電影票房添磚加瓦的結尾彩蛋,拉高了很多觀眾對第二部魔家四將和聞太師的期待。結果上映之后,完全貨不對板。
直到殷郊特效被吐槽出圈,《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其實仍有逆轉局面的機會。畢竟黑紅也是紅啊,很多品牌號都在瘋狂蹭殷郊熱度。烏爾善方面卻還沒想出公關的妙招,他如果能坦然面對這個問題變成自嘲,完全可以打一場漂亮的公關仗。
比如全死感的殷間一家人——殷壽、殷郊、妲己。雖然驚鴻一瞥,仍然有不錯的討論度,真正的中式哥特、烏氏邪典。若能引導網紅帶動群眾cos美艷一家人,總比滿世界發現三頭藍巨人強吧。
女性觀眾扛旗,男性繼續流失
雖然電影市場的女性觀眾占比越來越高,但去年春節檔還有一部男性受眾買單的《飛馳人生2》,前期傳播戰報與購票用戶占比均是男性用戶更高。今年春節檔則全由女性觀眾扛大旗。所有春節檔電影里,僅《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男性觀眾的占比超過女性。
根據貓眼平臺顯示,冠軍《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購票女性用戶占比六成,為其傳播數據貢獻最多的也是女性用戶,占比達66%。
這也符合動畫電影類型的普遍性別情況。貓眼動畫TOP10電影里,僅有《姜子牙》的男性購票占比更高,其他均為女性購票用戶更多。部分因為動畫電影是親子觀影的首選,而通常是女性帶孩子觀影的情況更多。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登味”并未發酵,一大原因或許也是親子女性觀眾并不敏感這個話題。反倒有不少人認可哪吒的爹,關于哪吒的父權爭議,真是中國電影一體兩面的大眾心理反饋。
陳思誠的《唐探》系列,從第三部開始女性購票用戶占比超過男性。《唐探1900》的情況也是如此,看來陳思誠已經精準拿捏女性觀眾心理,穩固了女性懸疑基本盤。
今年所有春節檔電影里,本該受男性觀眾歡迎的動作、武俠類型全部失寵。尤其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女性用戶占比高達八成,可見這部電影完全被困在了女性粉絲群體,沒能吸引到該類型的路人受眾。
當年《紅海行動》的男性購票用戶占比為53%,但續作《蛟龍行動》的男性購票用戶占比僅為45%。硬糖君屬實想不到女性觀眾為什么會對“核潛艇”動作片感興趣。《蛟龍行動》很可能和《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一樣被困在了女性粉絲群體,比如王俊凱、于適、黃軒的粉絲群體。
或許是因為對這兩部對口電影的陣容不滿、預期不高,無處可去的男性觀眾便選擇了《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要知道,《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能夠逆襲到26億票房,大半是靠嗑cp、消費男色的女粉絲推動。《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女性購票用戶占比高達六成。
封神第二部上映后,竟然男性用戶的購票占比更高,超過了50%。硬糖君合理推測,男性用戶可能是奔著“看特效大片”去的,這批男性用戶應該與曾經看好萊塢大片的男性用戶重合。《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預告物料,也整體透露出一種特效質量很高的感覺。
這批男性觀眾入場之后,看到殷郊特效自然是大失所望。其實電影也就這一個特效短板,真不算大爛片。但對這批男性觀眾來說,單憑這一點足以給電影“判死刑”。
電影大廠混戰,境遇五年一換
萬達、光線、博納、北文、中影,曾經電影行業的民營四大與國營一大,經此一役,再次走上命運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光線、博納的交手,最令人唏噓。
這些天,53歲的于冬四處奔走為《蛟龍行動》“喊冤”。60歲的王長田“躺平了”,卻在被粉絲追著“雞娃”,要其給《哪吒之魔童鬧海》撕排片。
時也命也,五年河東,五年河西。2015年,光線成立彩條屋進軍動畫領域,從《大魚海棠》《大護法》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光線給市場建立起很高的動畫期待,尤其是50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但自2020年《姜子牙》上映并口碑失利后,“封神宇宙”進入漫長的蟄伏期。
空窗五年,光線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大片,只有一堆賺小錢的青春愛情片。好在光線還有“國師”張藝謀這層關系,趁著張藝謀不在歡喜拍片的空檔,給光線拍了三部主旋律片《狙擊手》《堅如磐石》《第二十條》。
但比起同一時期博納主旋律電影獲得的巨大票房成功,這實在不算什么。從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開始,博納一手捧紅了主旋律大片。2021年,57億的《長津湖》將這一類型的票房推至巔峰。隨后便是該類型的盛極而衰,博納推出的《無名》、中影推出的《志愿軍》系列票房均不及預期。
《蛟龍行動》作為豆瓣評分最高的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的續集,顯然被博納寄予厚望。但現實殘酷,過時了就是過時了,觀眾對主旋律大片已經有反彈情緒,連《唐探1900》加入的家國元素都有人不喜。
不過,《蛟龍行動》也不是完全沒有扭轉局面的可能。如果從一開始就撕掉主旋律大片的標簽,將核潛艇作戰的獵奇噱頭打出來,還可以蹭上近期的軍事熱點。咱們很多觀眾并不知道現在的地震海嘯,完全是可以人造的,是現代戰爭的一種表現形式。
與《流浪地球》一樣,《蛟龍行動》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工業細節。比如現代魚雷作戰的技術差異與各國發展情況、王俊凱所飾演的“金耳朵”為什么會在核潛艇作戰中如此重要。只要把這些點營銷出來,便有機會引發技術宅男觀眾的廣泛興趣,而不至于讓《蛟龍行動》困在演員粉絲群體。
《哪吒之魔童鬧海》勢不可擋,并不代表其他電影沒有機會。后春節檔,通常會有一個很長時間的冷檔期,不會再有大體量電影上映。那么暫時失利的電影就仍然有機會扭轉局勢、挽回損失。硬糖君衷心希望各家早點醒悟,努力也是講究方法論的,別一廂情愿的用錯方法還怪觀眾不理解、市場不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