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HDMI和DP協議之爭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HDMI和DP協議之爭

HDMI和DP究竟有何不同?這次HDMI2.2的更新又意味著什么?

文|半導體產業縱橫

顯示器接口作為連接顯示信息生成/播放設備與顯示器之間的信息傳遞的通路,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著,迄今為止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接口。而目前主流的接口包括HDMI和DP接口。

就在今年年初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HDMI2.2時隔多年終于更新了。另一方面,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也宣布將于2025年春季對現有的DisplayPort 2.1規范進行升級,推出DP 2.1b版本。

這些更新引發了關于HDMI和DisplayPort兩種視頻接口協議的再次熱議。作為消費者,我們或許并不總是關注這些技術細節,但它們確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HDMI和DP究竟有何不同?這次HDMI2.2的更新又意味著什么?

01、什么是DP與HDMI?

HDMI,全稱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即高清多媒體接口。2002 年,日立、索尼、松下、飛利浦、硅圖像、湯姆森和東芝等公司聯合創立了這一接口標準,旨在統一電視的顯示輸入,取代當時的 DVI、VGA 等接口。憑借其自身具備的高可靠性和便捷性,再加上 Fox、Universal 等行業巨頭的大力支持,HDMI 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主流的接口標準。2003 年,消費類產品開始采用 HDMI 接口進行生產,僅僅一年后,也就是 2004 年,HDMI 接口就出現在了消費級高清電視上。

自問世以來,HDMI 歷經了多次版本的更新迭代。從最初的 HDMI 1.0 到如今的 HDMI 2.2,每一次更新都為用戶帶來了更高的帶寬、更多豐富的功能以及更出色的兼容性。例如,HDMI 1.3 版本引入了 Deep Color(深色技術)和 DTS - HD Master Audio 等高級音視頻功能;而 HDMI 2.1 版本更是實現了重大突破,支持高達 10K 的分辨率,以及 8K/60Hz 和 4K/120Hz 的刷新頻率,同時還加入了自動低延遲模式(ALLM)和可變刷新率(VRR)等深受游戲玩家喜愛的功能。在物理接口方面,HDMI 主要有標準 HDMI 接口、Mini HDMI 接口和 Micro HDMI 接口這幾種類型。

然而,HDMI 也并非完美無缺。它是由業內少數公司主導制定的標準,使用 HDMI 需要繳納較高的授權費。并且,HDMI 屬于一個封閉的組織,在整個業界并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也缺乏像 VESA(視頻電子標準協會)這樣權威的行業組織進行認證。

DisplayPort(簡稱DP)是一個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聯盟開發,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標準化的數字式視頻接口標準。該接口免認證、免授權金,主要用于視頻源與顯示器等設備的連接,并也支持攜帶音頻、USB和其他形式的數據。

不難看出,HDMI 是電視機行業投影儀行業支持的標準,DP 是顯卡行業和 PC 行業支持的標準。所以才會存在兩個并列標準。

一般而言,要想實現統一的接口來連接所有設備,首先需要行業內的主流公司都參與其中,其次需要統一的通信方式,最后標準是開放的。

2003年,DELL基于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研發了一種Display Port的協議,并于2005年提交給VESA,此時的 VESA 已不再局限于顯卡公司,蘋果、戴爾等主機廠商也已加入其中。2006 年,VESA 正式發布 DP 標準。此后,DP 協議也經歷了多個版本的演進。DP 1.0 提供了 10.8Gbps 的帶寬,能夠支持 2560x1600 分辨率;DP 1.2 引入了 MST(多流傳輸)技術,使得單個 DP 接口可以連接多個顯示器;DP 1.4 更是支持高達 8K 的分辨率和 HDR(高動態范圍)技術。而最新的 DP 2.1 標準,將帶寬進一步提升至 80Gbps(通過 UHBR 20 模式),能夠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更重要的是,DP是免費的,除了一個很低的入門會員費外,不收取任何專利費。此外,DP 顯卡與現有的 HDMI 和 DVI 接口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只需使用簡單的轉換頭即可連接。而且DP傳輸的是純數據,也支持HDCP(高帶寬數字內容保護技術,由好萊塢與半導體界巨人Intel合作開發,用以確保數字化的影像與聲音數據在通過傳輸接口傳送時不會遭到非法拷貝,HDMI也支持該技術)。

因為DP與生俱來的可擴展性,很多電腦主機廠都非常積極地擁抱DP標準。蘋果在2008年開發了mini DP標準,替換DVI接口,使蘋果自家筆記本產品更輕薄。之后,由Intel主導、蘋果協助的Thunderbolt雷電接口標準發布,接口外形采用Mini DP,但實際上是借鑒DP與PCI 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兩種技術。

HDMI2.2和DP2.1

HDMI 2.2和DP 2.1作為兩種先進的數字顯示接口標準,各自擁有獨特的參數和采用的相關技術。以下是對兩者的詳細對比:

一、參數對比

二、采用的相關技術

HDMI 2.2

1.Ultra96線材:HDMI 2.2引入了新的“Ultra96”線材,以支持高達96Gbps的帶寬,確保數據傳輸的高速和高效。

2.固定比特率傳輸技術(FRL):沿用了HDMI 2.1中的FRL技術,并在數據傳輸速率上實現了翻倍增長,達到了96Gbps的傳輸帶寬峰值。

3.延遲指示協議(LIP):旨在優化音頻與視頻的同步性能,尤其適用于復雜的系統配置。

4.未壓縮視頻傳輸:支持10位和12位色彩深度的未壓縮4K/240Hz以上流媒體傳輸規格,確保圖像的完整性和細節的豐富性。

DP 2.1

1.超高比特率(UHBR)傳輸模式:DP 2.1引入了三種新的傳輸模式,包括UHBR 10、UHBR 13.5和UHBR 20,最大帶寬可達80Gbps。

2.128b/132b編碼:使用了更高效的128b/132b編碼方案,整體效率達到96.7%,從而充分利用其帶寬。

3.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DSC)技術:在需要時,DP 2.1可以通過DSC技術支持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視頻播放。

4.USB-C集成:DP 2.1可通過USB-C連接使用,并可同時傳輸高速數據和多個4K顯示器需要的電力。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推出DP80LL UHBR(低損耗超高比特率)線纜,在長達3米的有源電纜上提供四通道UHBR20鏈路速率(80Gbps),經過VESA認證的DP80LL線纜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向市場。這次更新屬于DisplayPort 2.1b的一個關鍵亮點,該版本將于2025年春季發布。與現有VESA認證的DP80無源電纜相比,DisplayPort 2.1b更新將為UHBR20 GPU到顯示器的連接提供原有3倍的線纜長度。

02、接口背后的利益之爭

除了專門設計給電腦用的顯示器外,絕大多數的多媒體設備都是支持 HDMI 的,而不一定支持 DP 或 mDP。

值得注意的是,HDMI是有收取版權費用的,生產廠家每年需要交納15000美元的版權許可費用,加上生產HDMI的本身需要1.1美元的成本,加起來看起來是不少,但實際上對于大廠商而言卻不然,畢竟一年下來生產數千萬的HDMI產品,平均下來所謂的版權費幾乎可以忽略。DP盡管是免費開放的,但卻在市場占有率上落后。

從技術層面分析,DP2.1接口和HDMI2.2接口在參數上相差無幾,一些極限“性能”差距也僅僅是針對超級影音發燒友而言,而對于普通用戶日常娛樂使用而言,兩者并沒有什么區別。但電視廠商不改用免費的DP接口,卻堅守收費的HDMI。

事實上并不是電視廠商錢多得沒地方花,反而是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權衡才堅持采用HDMI接口。DP接口是PC與顯示器廠商主導的協議,而HDMI接口則是電視廠商主導的協議。現階段在電視領域,HDMI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同時與電視相關的各種“衍生產品”——家里所配套的電視盒子、游戲主機、播放器、音箱功放等等也都以HDMI接口為主。也就是說,DP接口并沒有顯著的成本優勢。

由于HDMI已經得到普及,而新出的DP技術雖然新進,但是和HDMI接口來說,可以說是同質的存在,那么多對廠家來說,就沒有必要再布置多一個沒有必要的接口。而且,多一個接口對于電路板來說就多一分不穩定的因數,成本也增加了,沒有特別的好處下,廠家是不會背負這個風險的。

雖然DP接口在硬件參數上也十分優秀,但與現階段的HDMI接口的市場占有率相比,DP接口只能算一個小眾接口,普及率不高。最令人詫異的是,作為顯卡廠商主推的協議,甚至在其主攻的PC領域,40系列顯卡甚至不支持DP2.0及以上版本的協議。連GPU市場的龍頭老大都沒有支持DP2.0,顯示器廠商更缺乏動力跟進,Nvidia成為了標準升級的短板。

反而作為GPU市場的others,Intel和AMD積極擁抱DP協議。比如,Intel在2022年發布的移動端顯卡A350m,A370m都支持DP2.0,雖然只支持到UHBR10(40Gbps)。

隨著傳統電視市場的萎縮,雙方都在爭奪顯示器等市場的視頻接口。特別是游戲對高幀率和高分辨率的需求,也推動了接口協議的進步。

盡管HDMI和DP都是脫身于DVI,但明顯發展沒有停止,一路發展,一路升級,目前不管HDMI或者DP都已經更換了好幾個版本了。

也許正是因為DP接口一直無法真正的占領市場,所以短短的幾年不斷的推陳出新,也正因為DP接口不斷的升級,HDMI迫于壓力也只能咬牙升級,進而推進了高清數碼的快速良性發展。

03、大一統的Type-C接口

在如今的電子設備市場,Type - C 接口展現出了統一多種接口標準的趨勢。隨著 USB Type - C 接口的廣泛推廣,它憑借在數據傳輸速度上的顯著優勢,以及支持反向插拔和電源傳輸等實用功能,成為了一種備受青睞的多功能解決方案,已經在手機和電腦等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完整的 Type - C 由 24 根引腳組成,具備強大的功能集成性,數據傳輸、供電以及視頻信號傳輸都能通過這一個接口實現,并且這些功能可以同時并發運行。目前的 Type - C 接口能夠實現雙向 40Gbit/s 的數據傳輸速度,可同時傳輸視頻、聲音和數據。

得益于其強大的功能和高度的普及度,Type - C 接口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更廣泛采用的標準,也就是主流接口,有望逐步替代 HDMI、DP 接口。這一趨勢不僅將簡化電子設備的接口設計,還會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HDMI和DP協議之爭

HDMI和DP究竟有何不同?這次HDMI2.2的更新又意味著什么?

文|半導體產業縱橫

顯示器接口作為連接顯示信息生成/播放設備與顯示器之間的信息傳遞的通路,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著,迄今為止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接口。而目前主流的接口包括HDMI和DP接口。

就在今年年初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HDMI2.2時隔多年終于更新了。另一方面,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也宣布將于2025年春季對現有的DisplayPort 2.1規范進行升級,推出DP 2.1b版本。

這些更新引發了關于HDMI和DisplayPort兩種視頻接口協議的再次熱議。作為消費者,我們或許并不總是關注這些技術細節,但它們確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HDMI和DP究竟有何不同?這次HDMI2.2的更新又意味著什么?

01、什么是DP與HDMI?

HDMI,全稱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即高清多媒體接口。2002 年,日立、索尼、松下、飛利浦、硅圖像、湯姆森和東芝等公司聯合創立了這一接口標準,旨在統一電視的顯示輸入,取代當時的 DVI、VGA 等接口。憑借其自身具備的高可靠性和便捷性,再加上 Fox、Universal 等行業巨頭的大力支持,HDMI 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主流的接口標準。2003 年,消費類產品開始采用 HDMI 接口進行生產,僅僅一年后,也就是 2004 年,HDMI 接口就出現在了消費級高清電視上。

自問世以來,HDMI 歷經了多次版本的更新迭代。從最初的 HDMI 1.0 到如今的 HDMI 2.2,每一次更新都為用戶帶來了更高的帶寬、更多豐富的功能以及更出色的兼容性。例如,HDMI 1.3 版本引入了 Deep Color(深色技術)和 DTS - HD Master Audio 等高級音視頻功能;而 HDMI 2.1 版本更是實現了重大突破,支持高達 10K 的分辨率,以及 8K/60Hz 和 4K/120Hz 的刷新頻率,同時還加入了自動低延遲模式(ALLM)和可變刷新率(VRR)等深受游戲玩家喜愛的功能。在物理接口方面,HDMI 主要有標準 HDMI 接口、Mini HDMI 接口和 Micro HDMI 接口這幾種類型。

然而,HDMI 也并非完美無缺。它是由業內少數公司主導制定的標準,使用 HDMI 需要繳納較高的授權費。并且,HDMI 屬于一個封閉的組織,在整個業界并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也缺乏像 VESA(視頻電子標準協會)這樣權威的行業組織進行認證。

DisplayPort(簡稱DP)是一個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聯盟開發,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標準化的數字式視頻接口標準。該接口免認證、免授權金,主要用于視頻源與顯示器等設備的連接,并也支持攜帶音頻、USB和其他形式的數據。

不難看出,HDMI 是電視機行業投影儀行業支持的標準,DP 是顯卡行業和 PC 行業支持的標準。所以才會存在兩個并列標準。

一般而言,要想實現統一的接口來連接所有設備,首先需要行業內的主流公司都參與其中,其次需要統一的通信方式,最后標準是開放的。

2003年,DELL基于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研發了一種Display Port的協議,并于2005年提交給VESA,此時的 VESA 已不再局限于顯卡公司,蘋果、戴爾等主機廠商也已加入其中。2006 年,VESA 正式發布 DP 標準。此后,DP 協議也經歷了多個版本的演進。DP 1.0 提供了 10.8Gbps 的帶寬,能夠支持 2560x1600 分辨率;DP 1.2 引入了 MST(多流傳輸)技術,使得單個 DP 接口可以連接多個顯示器;DP 1.4 更是支持高達 8K 的分辨率和 HDR(高動態范圍)技術。而最新的 DP 2.1 標準,將帶寬進一步提升至 80Gbps(通過 UHBR 20 模式),能夠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更重要的是,DP是免費的,除了一個很低的入門會員費外,不收取任何專利費。此外,DP 顯卡與現有的 HDMI 和 DVI 接口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只需使用簡單的轉換頭即可連接。而且DP傳輸的是純數據,也支持HDCP(高帶寬數字內容保護技術,由好萊塢與半導體界巨人Intel合作開發,用以確保數字化的影像與聲音數據在通過傳輸接口傳送時不會遭到非法拷貝,HDMI也支持該技術)。

因為DP與生俱來的可擴展性,很多電腦主機廠都非常積極地擁抱DP標準。蘋果在2008年開發了mini DP標準,替換DVI接口,使蘋果自家筆記本產品更輕薄。之后,由Intel主導、蘋果協助的Thunderbolt雷電接口標準發布,接口外形采用Mini DP,但實際上是借鑒DP與PCI 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兩種技術。

HDMI2.2和DP2.1

HDMI 2.2和DP 2.1作為兩種先進的數字顯示接口標準,各自擁有獨特的參數和采用的相關技術。以下是對兩者的詳細對比:

一、參數對比

二、采用的相關技術

HDMI 2.2

1.Ultra96線材:HDMI 2.2引入了新的“Ultra96”線材,以支持高達96Gbps的帶寬,確保數據傳輸的高速和高效。

2.固定比特率傳輸技術(FRL):沿用了HDMI 2.1中的FRL技術,并在數據傳輸速率上實現了翻倍增長,達到了96Gbps的傳輸帶寬峰值。

3.延遲指示協議(LIP):旨在優化音頻與視頻的同步性能,尤其適用于復雜的系統配置。

4.未壓縮視頻傳輸:支持10位和12位色彩深度的未壓縮4K/240Hz以上流媒體傳輸規格,確保圖像的完整性和細節的豐富性。

DP 2.1

1.超高比特率(UHBR)傳輸模式:DP 2.1引入了三種新的傳輸模式,包括UHBR 10、UHBR 13.5和UHBR 20,最大帶寬可達80Gbps。

2.128b/132b編碼:使用了更高效的128b/132b編碼方案,整體效率達到96.7%,從而充分利用其帶寬。

3.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DSC)技術:在需要時,DP 2.1可以通過DSC技術支持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視頻播放。

4.USB-C集成:DP 2.1可通過USB-C連接使用,并可同時傳輸高速數據和多個4K顯示器需要的電力。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推出DP80LL UHBR(低損耗超高比特率)線纜,在長達3米的有源電纜上提供四通道UHBR20鏈路速率(80Gbps),經過VESA認證的DP80LL線纜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向市場。這次更新屬于DisplayPort 2.1b的一個關鍵亮點,該版本將于2025年春季發布。與現有VESA認證的DP80無源電纜相比,DisplayPort 2.1b更新將為UHBR20 GPU到顯示器的連接提供原有3倍的線纜長度。

02、接口背后的利益之爭

除了專門設計給電腦用的顯示器外,絕大多數的多媒體設備都是支持 HDMI 的,而不一定支持 DP 或 mDP。

值得注意的是,HDMI是有收取版權費用的,生產廠家每年需要交納15000美元的版權許可費用,加上生產HDMI的本身需要1.1美元的成本,加起來看起來是不少,但實際上對于大廠商而言卻不然,畢竟一年下來生產數千萬的HDMI產品,平均下來所謂的版權費幾乎可以忽略。DP盡管是免費開放的,但卻在市場占有率上落后。

從技術層面分析,DP2.1接口和HDMI2.2接口在參數上相差無幾,一些極限“性能”差距也僅僅是針對超級影音發燒友而言,而對于普通用戶日常娛樂使用而言,兩者并沒有什么區別。但電視廠商不改用免費的DP接口,卻堅守收費的HDMI。

事實上并不是電視廠商錢多得沒地方花,反而是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權衡才堅持采用HDMI接口。DP接口是PC與顯示器廠商主導的協議,而HDMI接口則是電視廠商主導的協議?,F階段在電視領域,HDMI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同時與電視相關的各種“衍生產品”——家里所配套的電視盒子、游戲主機、播放器、音箱功放等等也都以HDMI接口為主。也就是說,DP接口并沒有顯著的成本優勢。

由于HDMI已經得到普及,而新出的DP技術雖然新進,但是和HDMI接口來說,可以說是同質的存在,那么多對廠家來說,就沒有必要再布置多一個沒有必要的接口。而且,多一個接口對于電路板來說就多一分不穩定的因數,成本也增加了,沒有特別的好處下,廠家是不會背負這個風險的。

雖然DP接口在硬件參數上也十分優秀,但與現階段的HDMI接口的市場占有率相比,DP接口只能算一個小眾接口,普及率不高。最令人詫異的是,作為顯卡廠商主推的協議,甚至在其主攻的PC領域,40系列顯卡甚至不支持DP2.0及以上版本的協議。連GPU市場的龍頭老大都沒有支持DP2.0,顯示器廠商更缺乏動力跟進,Nvidia成為了標準升級的短板。

反而作為GPU市場的others,Intel和AMD積極擁抱DP協議。比如,Intel在2022年發布的移動端顯卡A350m,A370m都支持DP2.0,雖然只支持到UHBR10(40Gbps)。

隨著傳統電視市場的萎縮,雙方都在爭奪顯示器等市場的視頻接口。特別是游戲對高幀率和高分辨率的需求,也推動了接口協議的進步。

盡管HDMI和DP都是脫身于DVI,但明顯發展沒有停止,一路發展,一路升級,目前不管HDMI或者DP都已經更換了好幾個版本了。

也許正是因為DP接口一直無法真正的占領市場,所以短短的幾年不斷的推陳出新,也正因為DP接口不斷的升級,HDMI迫于壓力也只能咬牙升級,進而推進了高清數碼的快速良性發展。

03、大一統的Type-C接口

在如今的電子設備市場,Type - C 接口展現出了統一多種接口標準的趨勢。隨著 USB Type - C 接口的廣泛推廣,它憑借在數據傳輸速度上的顯著優勢,以及支持反向插拔和電源傳輸等實用功能,成為了一種備受青睞的多功能解決方案,已經在手機和電腦等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完整的 Type - C 由 24 根引腳組成,具備強大的功能集成性,數據傳輸、供電以及視頻信號傳輸都能通過這一個接口實現,并且這些功能可以同時并發運行。目前的 Type - C 接口能夠實現雙向 40Gbit/s 的數據傳輸速度,可同時傳輸視頻、聲音和數據。

得益于其強大的功能和高度的普及度,Type - C 接口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更廣泛采用的標準,也就是主流接口,有望逐步替代 HDMI、DP 接口。這一趨勢不僅將簡化電子設備的接口設計,還會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宜良县| 牡丹江市| 普兰县| 启东市| 西藏| 南丹县| 沛县| 商河县| 同仁县| 南阳市| 禄丰县| 特克斯县| 资溪县| 湘潭县| 龙川县| 长顺县| 丹寨县| 仁布县| 沾益县| 平远县| 渝中区| 黄龙县| 志丹县| 许昌县| 昌邑市| 吉水县| 清流县| 浦东新区| 沁源县| 黔西| 神木县| 江西省| 梅河口市| 阿瓦提县| 冕宁县| 樟树市| 商洛市| 德安县| 左贡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