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科大訊飛消息,“飛星二號”將于2025年交付使用首批算力。“飛星二號”是由科大訊飛聯合華為、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國產超大規(guī)模智算平臺。交付使用后,“飛星二號”能夠更高效地處理各種復雜的計算任務,實現全國產智算集群規(guī)模的再次躍遷。
“合肥造”大模型要打五場“必贏之戰(zhàn)”
2024年,是“風雪交加、狼煙四起”的一年。國際上,OpenAI、NVIDIA等技術、算力不斷迭代升級,通用大模型的天花板被持續(xù)打開;國內,業(yè)界巨頭投入,既有字節(jié)、阿里這樣強資源的互聯網大廠,也有Kimi、DeepSeek這樣獨具特色的新銳勢力。
在競爭激烈的大模型賽場上,“合肥造”大模型將如何應對?
作為合肥乃至安徽的人工智能行業(yè)領頭羊,1月25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公司年會上表示,2025年,科大訊飛將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能力和重點應用賽道,做全棧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國家隊”。
當前,人工智能處于發(fā)展新階段,劉慶峰表示,新的一年,“合肥造”大模型——訊飛星火必須要打5場“必贏之戰(zhàn)”。分別是:在大模型底座能力上,全棧自主可控,數學、代碼、語言理解等重點能力領先,語音大模型全面引領,OCR能力領先;教育、醫(yī)療、司法、公安行業(yè)第一,汽車、金融、運營商、央國企行業(yè)第一;學習、辦公領域軟硬一體化行業(yè)第一;AI for Science行業(yè)引領;多語言大模型為世界提供多種選擇。
要打贏這五場仗,劉慶峰表示,將持續(xù)探索國產算力大模型無人區(qū),“飛星二號”將加速建成,計劃在2025年交付使用首批算力。
據數據統(tǒng)計,科大訊飛聯合華為穩(wěn)定運行的全國產化算力平臺“飛星一號”,2024年全年平均使用率94%。
訊飛星火去年服務上億用戶
過去一年,“合肥造”大模型表現如何?劉慶峰透露,“合肥造”大模型訊飛星火連續(xù)5次升級底座能力,持續(xù)對標GPT-4 Turbo和GPT-4o。
就在2025年1月15日,訊飛星火4.0 Turbo的底座能力再次升級,并首發(fā)國內首個基于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的具備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訊飛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解決了國產算力大規(guī)模集群訓練在深度思考和長思維鏈推理方面面臨的全新挑戰(zhàn)。
過去一年,訊飛星火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教育、醫(y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賦能。
在教育領域,訊飛星火服務1.3億師生、5萬余所學校,深度參與12個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qū)建設;在醫(yī)療領域,基于訊飛星火的智醫(yī)助理覆蓋677個區(qū)縣服務全國600家等級醫(yī)院;在科研領域,訊飛星火科研助手累計服務科研用戶9.3萬人,功能調用次數240萬次+,用戶覆蓋全國1300多所高校。
其中,訊飛星火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的基于條件擴散模型的蛋白質主鏈設計算法SCUBA-D,將蛋白質設計成功率所需時間從6個月降為不到1天;聯合大連化物所發(fā)布智能化工大模型2.0,化工領域知識理解、催化劑性質、化工設備等十大化工評測維度平均準確率達61.94%。
來源:合肥晚報
原標題:“合肥造”又傳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