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曾令俊
首批上市銀行業績快報出爐!
截止到1月27日收盤,共有8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快報,包括招商銀行(600036.SH)、興業銀行(601166.SH)、中信銀行(601998.SH)、浦發銀行(600000.SH)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鄭州銀行(002936.SZ)、廈門銀行(601187.SH)、江蘇銀行(600919.SH)和長沙銀行(601577.SH)4家城商行。
總體上看,上述銀行業績有所回暖。除廈門銀行之外,其他7家銀行凈利潤均實現了增長,其中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近三年首次實現正增長;浦發銀行同比增幅最大,達到23.31%。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稱,2024年銀行經營面臨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問題,導致量價均衡缺失。“量難增、價易降”對收入端形成擠壓,凈息差較大幅度下行,銀行體系更多依靠控制準備計提來穩定盈利增長。
除此之外,上述銀行資產質量也有一定好轉。“雖然從業績快報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有向好的趨勢,但是不良壓力依然存在,這部分壓力主要來自零售和小微企業貸款方面。”某不便具名的券商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說。
四季度非息收入增加
8家銀行營收指標呈現“三負五增”的格局。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長沙銀行、廈門銀行營收實現同比增長,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和鄭州銀行營收下降。
去年,招行實現營業收入3375.37億元,同比減少15.86億元;但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483.91億元,同比增加17.89億元,增幅1.22%。
浦發銀行凈利潤增速則達到了23.31%。具體來看,去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07.48億元,同比減少26.86億元,下降1.55%。在營收下降的同時,凈利潤卻大幅增長。2024年,該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57億元,同比增加85.55億元,增長23.31%。
“從四家股份行2024年快報看出業績穩定性。”民生證券研報分析,一是業績穩定性增強,營收增速穩定,利潤增速向上,略超預期;二是資產擴張有韌性,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資產增速環比提升,浦發銀行同比顯著提升,興業銀行在2023年高基數下依然實現了相對穩定的增速。
在息差下降的背景下,非息收入增長及其對營收貢獻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很多銀行第四季度非息收入都會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四季度有債市行情,投資收益有比較明顯的增加。在凈息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銀行有動力加大債券配置力度,以增加非息收入來源。”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比如,浦發銀行在業績快報中提到,非息凈收入同比增長。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積極增厚投資收益,交易性資產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長顯著。
招商銀行2024年非利息凈收入為1262.60億元,同比增長1.45%。這也是自2022年三季度以來該行非息收入首次增速回正。結構上來看,該行2024年第四季度非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6.6%,預計得益于債市第四季度投資收益正貢獻。
鄭州銀行業績快報顯示,該行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66億元,同比增長0.88%,扭轉近三年凈利潤負增長態勢。
廈門銀行是唯一營收正增、凈利負增的銀行。2024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7.61億元,同比增長2.82%;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2.61%至25.94億元。
對于2024年上市銀行“成績單”,浙商證券研報預計,2024年上市銀行盈利增速有望環比小幅改善,主要得益于其他非息高增長支撐。
資產質量改善
在業績向好的同時,上述銀行資產質量也有一定好轉。
具體而言,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長沙銀行、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5%、1.07%、1.16%、1.36%、1.15%、0.89%,中信銀行、浦發銀行不良率分別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0.12個百分點,長沙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不良率則持平。
浦發銀行表示,報告期內,集團堅持風險“控新降舊”并舉,持續加大存量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風險壓降成效顯著。報告期末,集團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其中不良貸款率1.36%,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資產質量前瞻性指標表現良好,逾欠90天和60天偏離度保持在100%以內。
廈門銀行不良貸款率0.7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對比同行,A股已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的八家上市銀行中,廈門銀行不良率最低。
上述銀行業分析師說,零售領域依舊是重點風險區域。零售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生成率呈現普遍攀升的態勢,這一現象不僅體現消費貸款、經營貸款以及住房按揭貸款等領域資產質量的不穩定,還反映出居民在新一輪經濟環境中面臨的收支壓力。“個人貸款不良風險的上升尤為值得關注,部分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滑,直接導致其還款能力減弱。”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維逸認為,多家已公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整體保持穩健,但仍需關注零售風險暴露帶來的資產質量擾動。
王一峰表示,2024年商業銀行不良率總體保持低位運行,不過一些前瞻性指標出現小幅波動。零售貸款不良生成維持高位,如信用卡、經營貸風險暴露增加,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成交規模也同比高增。而對公業務不良則穩中有降。
“資產質量穩健、撥備充足的銀行在2025年利潤增速有望保持平穩。”中金公司研報預計,撥備不夠充裕、風險暴露不足的銀行信用成本下行空間可能有限,不良資產消化可能導致利潤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