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1月26日晚間,@微博管理員 發布微博熱搜榜算法升級公告,稱站方近期接到用戶反饋,認為部分在榜單高位呈現的熱詞,未達到被公眾廣泛關注的體感,或存在公共討論價值相對不足的問題。針對用戶反饋的問題,站方對微博熱搜算法進行了優化升級,進一步強化熱搜榜單的公眾屬性和正確價值導向。
此次調整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引入公眾性指標,優化榜單排序邏輯。
據微博方面介紹,公眾性指標將從熱點覆蓋的人群廣泛性出發,對熱點內容的公眾屬性進行深入評估。基于這一指標,榜單將對排序進行合理調節,尤其前十位優先呈現用戶群影響面更廣泛的熱點內容,使熱搜內容在反映關注熱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公眾群體關注度,進一步完善過去主要依據熱度值進行排序的邏輯,保障熱搜榜單始終能反映更廣泛用戶的真實關切。
其次是升級管理規則,嚴控前十內容質量。平臺進一步調整了熱搜主榜管理規則。針對于榜單前十位的熱點內容,熱搜進一步完善了管理細則,在社會、文娛、垂直的不同領域,制定了更細致、嚴格的管理標準,確保高位呈現的熱點具備較高的信息質量和討論價值。
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平臺稱將繼續堅守社會責任,以公眾利益為核心,依據相關規則對榜單內容和排序進行必要的動態調控,確保榜單展現正確的價值導向和社會影響力。
熱搜算法升級后,榜單前十位的內容將更加注重公眾屬性,聚焦覆蓋更廣泛人群、具有更高社會討論價值的熱點。同時,優化后的排序邏輯,可能會使部分熱點的排名與熱度值的絕對排名有所不同,平臺會力求榜單呈現更符合用戶需求與價值導向的內容。
據微博官方披露,以往熱搜算法會綜合搜索量、發博量、閱讀量、互動量等數據指標,建立搜索、討論、傳播三大熱度模型,實時計算綜合熱度進行排序,生成Top50榜單。在涉及重大社會負面新聞等情況,會進行人工調控干預,并有搜索行為防刷、討論防刷、互動防刷3套體系,以去除異常數據。
不過,微博上也經常有泡沫化話題霸榜現象,甚至不乏嚴肅歷史被娛樂化。也因此,不少網友質疑質疑存在某些機構存在刷榜行為,且背后已衍生出一條追求流量和商業利益的灰產鏈條。
今年1月,微博也曾針對熱搜進行調整,給前50位熱詞加解釋標簽,展示熱詞上榜原因和熱度來源,以增強榜單公信力。
此次按照最新算法調整后,有助于減少低質量、無意義的話題占據高位,用戶也能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