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丨蔡星卓
“我確實是有自以為是、強出風頭的嫌疑。可只要一想到,在農村像匡臘英這樣的女人不止一個,她們嫁到夫家幾十年,辛苦蓋了座房子,到頭來被掃地出門卻無片瓦遮身,我覺得還是要做?!边@是律師蔡寞琰的一段回憶??锱D英是他的委托人,一位想要離婚的農村女性。
在新書《她們走上法庭》中,蔡寞琰記錄了自己親歷的14個案件。這些案件的主人公多為底層女性,有些當事人已不在人世。執業多年的蔡寞琰并沒有特別區分委托人的身份、年齡和性別,但這本書的主角確實都是女性。蔡寞琰曾將自己比喻為“船夫”,送當事人去想抵達的地方,“然后返回最初的地方繼續出發”。
和書中的許多人物一樣,37歲的蔡寞琰也來自農村?!拔沂呛貌蝗菀讖霓r村考出來的人,早早便學會了感同身受,只因成長環境惡劣。那個時候的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要有一條路可以讓我走,我就走;沒有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怎么辦。” 蔡寞琰說,他的很多親戚、同學會在“實在忍不了”的時候,來找他幫忙,打官司、咨詢或者只是傾訴一番。
滿玉是蔡寞琰同學的妹妹,與他相識多年。2016年時,帶著滿臉的淤青,滿玉第一次向蔡寞琰尋求法律援助——她帶著一個尚在哺乳期的女兒,長期遭受丈夫的暴力。即便冒出了離婚的念頭,滿玉也屢次被現實困難阻礙:因“家丑不可外揚”,她沒在挨打時報警;以為丈夫會“悔改”,想要撤訴……撤訴后,男人卻“變本加厲,打得更兇了”。
開庭并不順利,滿玉甚至不知如何就夫妻的“感情破裂”進行合理描述,第一次離婚未果。蔡寞琰決定不再代理她的案子。他在書里寫道:我只得安慰自己,這個世上有很多像滿玉一樣的女性,她們心性善良,卻因讀書不多,被別人欺負,好不容易才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半年的禁訴期一過,在蔡寞琰的建議下,滿玉嘗試免費的法律援助,第二次起訴,離婚仍被駁回。第三次起訴被駁回后,滿玉上訴至中級人民法院,依舊維持原判。至此,滿玉的離婚之路走了6年之久。期間,她因尋求感情上的慰藉,還遭遇過“殺豬盤”。
“法官這次也說了,無論如何都要判離了。”蔡寞琰在書中寫道,滿玉的離婚終于有了眉目。蔡寞琰說,這起他本認為普通的離婚案,卻成了他職業生涯耗時最長、最難處理的案件。數年間,作為代理律師的他幾次說要放棄,但又經不住滿玉的哀求。
在蔡寞琰的印象里,一個地方若落后而閉塞,女性和孩童會遭受最深的傷害。他經手的案件里,女性當事人多達上百位。許多出身底層的女性,沒有什么法律概念。由于早期接觸過很多法律援助案件,也有當事人間接向他尋求幫助?!巴ǔ?,她們找到我,并非因為我的專業能力,而是覺得,我肯聽她們說話。她們說,這個很重要。有些女性在家里幾十年,無論是父母、丈夫還是子女,沒人聽她們說話,她們自己也沒什么朋友?!?/p>
“那時候,我剛出校門,有很強的同理心。記得那兩年,這些女性當事人哭著講述,我自己就哭著聽?!辈棠f,他接觸的與女性相關的案例大同小異,當事人面臨的多是對方出軌、家暴、無家可歸、不被理解、喪失自我等情況?!傲钗冶容^震驚的是,她們很大一部分人都想過一死了之,后來又咬牙堅持?!?/p>
當有人哭著說,活不下去了,蔡寞琰還是會“哭著求她們再努力一下”?!耙灿腥藭晕壹偨猓瑔栁沂遣皇翘斓紫碌呐舜蠖喽紩鎸@些問題,只是她們不說而已。我告訴她們,不是的,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也不該是這樣的。”和前面提到的匡臘英的故事類似,書中許多女性面臨的困境都與婚姻有關。如何逃離一段婚姻,如何保障自己作為女性的權利,還有如何沖破農村社會對女性的無形枷鎖……這些都是該書向讀者提出的問題。
當然,書中也記錄了發生在城市的一些離婚案件。比如當事人黃丹,丈夫劉世龍有著學者、大學副教授的光環。甚至在黃丹母親的印象中,這位女婿實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房產好幾套,兩輛車,有存款,從不花天酒地”。不過,旁人或許沒有想到,黃丹與丈夫保持了10年的無性婚姻。
劉世龍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與黃丹“扮演”著模范夫妻的同時,也將“情感專家”作為招牌,維持著自己的名聲。面對黃丹的離婚訴求,法院幾次認為,兩人的婚姻“還有修復的可能”。在這場較量的任何方面,黃丹都沒有優勢可言。終于,在第3次起訴后,劉世龍暫時失聯,黃丹的父母“威脅”她,不給她留任何遺囑。多重壓力之下,黃丹決定撤訴。
撤訴后的黃丹開始“失控”。她多次出軌,甚至騷擾過作為律師的蔡寞琰。然而,丈夫劉世龍依舊不肯協議離婚,還在繼續他的“表演”。有一天,蔡寞琰突然接到電話——這個在旁人眼中“沒臉沒皮、不知羞恥的壞女人”決定自殺,將一把美工刀刺向自己。劉世龍自始至終沒有去醫院探望,但同意了協議離婚。而黃丹卻堅持讓法院判決兩人“感情破裂”,她最終如愿以償,等來了法院的判決書。生活依舊繼續——離開劉世龍后,黃丹開了一家小店,生意紅火。
除了滿玉和黃丹,蔡寞琰的筆下還有同樣遭受家暴、最終將丈夫殺死的鄔玫;有離過4次婚、仍相信愛情的胡嬸……蔡寞琰清晰記得她們所面臨的無助和“失語”。
在一次電臺采訪中,蔡寞琰說,作為律師的他“打官司經常輸,還經常挨罵”。在書中,蔡寞琰提到,幾年前,他還有過一段身兼數職、心無旁騖“一心只想多賺錢”的日子——有案子就接,有活就干。下班后的時間被分成許多塊,有時在電器城賣手機,有時在培訓學校教課。有時,連去法院立案,他都會打開軟件順便接個網約車單。
蔡寞琰現在的主業是律師,同時也是一位寫作者。我問他有沒有考慮過“文學性”,他的回答是,“目前還不知道何為文學性”。在他看來,寫作意味著記錄、重新梳理案件。“起初進行寫作,是因為世間百態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記。盡管這些故事發生在當事人身上,但這也是我所處的世界,我無法冷眼旁觀、一笑了之。”
這些人面臨的困境只與女性相關嗎?蔡寞琰回答,“我不想將此書單純地定義為女性書籍。女性的痛,即為男性的疼,我們共同承受這個世界的好與不好?!?/p>
以下為正午與蔡寞琰的訪談。
正午:書中的故事讀起來千差萬別,這些女性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蔡寞琰:其實放遠一點看,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當今女性的困境、痛苦在哪里?有沒有人在意?會不會改變?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其實會發現,當今女性其實是在掙扎著向前。
正午:就你的觀察,都市女性和農村女性在維護自己權益方面有區別嗎?
蔡寞琰:一般說來,都市女性未必比農村女性更懂得法律。很多都市女性從來沒有翻閱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有些當事人會跟我說,“可是百度、抖音上是這么說的……”她們也會人云亦云。從這一點來說,普法工作依舊任重而道遠。
正午:你的當事人看過你寫的書嗎?她們對你寫出來的故事有何感想?
蔡寞琰:我一般是寫完了給她們看??隙ㄓ袧M意的,也有不滿的,甚至也會發生爭執。但在不泄漏隱私的情況下,大多數時候,她們都是支持我的。有個當事人曾對我說:“我過成這樣了,寫出來讓別的女孩引以為戒,不要過我這種生活,就是極好的。是我把生活過成了這樣,不是你寫成這樣的?!?/p>
正午:你提到曾被當事人誤解,還有哪些讓人無助的時刻嗎?
蔡寞琰:無助的時候,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好多次我都想改行,有時下班走在路上,甚至會羨慕路旁擺地攤的商販,因為聽到他們的音響里不時響起“支付寶到賬XX元”。但我也知道,所有人都不容易,我會問自己,要不再撐一下。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了。
被當事人誤解是最讓人難過的。有一位女性,她丈夫出軌、家暴,還染了病。她委屈的時候當眾喊,“他的下身都爛了,還傳染給了我”。但過一段時間,他們就和好了,還找我退錢,同仇敵愾。除此之外,還有罵律師“吃了原告吃被告”的。遇到這些情況,我會告訴自己,被誤解是常態,被理解才奇怪,律師也不是萬能的。
正午:在底層女性的生活環境中,哪些問題是法律無法解決或無法觸及的?
蔡寞琰:比如自我覺醒、逃脫的勇氣、為人母的牽絆,這些都是法律無法解決的。有時候法律想拉她們一把,但她們不伸手。還有些女性什么都清楚,但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讓自己“就這樣了”。
正午:在你看來,農村女性面臨哪些具體的困境?
蔡寞琰:農村女性大多是沒有歸處的。很多女性無論是為人女、為人婦,還是為人母,都走得很艱難。有些一出生就被嫌棄,沒有地基,沒有房產,即便悉心侍奉父母,也得不到遺產。她們很難被理解,尤其是離婚后——即便同為女性的母親,也會覺得她們丟人。有些母親會顧著兒子,生怕女兒離婚了,會回娘家來。最難的是,那些兒女長大后,似乎也不理解她們。她們有時候也會苦惱,到底要怎么做?另外,她們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夠愛惜,做婦科檢查等都覺得羞恥。
正午:翻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句話: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怎么理解這句話?
蔡寞琰:無論哪一個行業,除了職業道德和專業水準,都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因為人說到底是有溫度的,這個世界應該也有溫度。有一顆善良的心,可能就不會被利益所蒙蔽,不會顛倒是非,不會居高臨下,不會玩弄權術。我們法學前輩沈家本先生有一句話:“有其法者,尤貴有其人?!闭f到底,再好的法律也是人在執行。
正午:你經歷的案件很多,為什么篩選出這14個案例放入新書呢?
蔡寞琰:選擇這些案子,我沒有特別的想法,就是覺得她們不應該承受苦難,然后隨風飄散。

——完——
作者蔡星卓,界面新聞記者。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