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出現凈值異常回撤的光大信托安享睿享系列產品又有新進展。
近日,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光大信托相關負責人與多位投資者在光大信托南京財富中心就安享睿享系列相關問題進行現場答疑溝通。
投資者提出了兩個方案供光大信托選擇,一是按止盈產品平均收益率兌付投資本金,二是全面審查產品問題并落實相關責任人對接。
會后,光大信托拓源安享系列、睿享全天候系列和全天候量化系列項目(下稱“出險產品”)發布臨時公告就產品在風險處置進程中相關問題進行統一答復。
界面新聞獲取的多份臨時公告顯示,1月22日,光大信托以附件的形式針對投資人較為集中關注的五大問題和要求進行統一回復,主要聚焦在信托計劃封閉期屆滿后的贖回問題、仲裁和訴訟的問題、止盈信托計劃獲取收益由存續信托計劃承擔的問題、和解方案問題、免收信托報酬問題。
兩只底層私募產品贖回受阻,已向私募管理人所屬證監部門書面反映
2024年7月,界面新聞獨家報道了光大信托安享睿享系列異常回撤。多名投資者購買的相關產品自5月31日出現異常大幅凈值回撤后,停止更新凈值。根據產品推介材料和信托合同條款,投資雪球結構的場外衍生品或屬超范圍投資,且光大信托在前期并未如實披露底層。(詳見《【獨家】光大信托兩個系列產品出現異常回撤:是否超范圍投資杠桿雪球?》)
隨后,光大信托披露了具體底層,引發凈值異常回撤的私募基金產品有4只,共涉及3家私募基金公司。(詳見《【獨家】光大信托安享睿享系列異常回撤背后:投資了這三家私募》)

1月22日,光大信托在公告中表示,出險產品已經分別在2024年7月26日和8月2日提前終止。出險產品終止后,不再有開放贖回日安排,信托計劃按持有資產變現情況向投資人進行分配。
光大信托表示,出險產品持有的未變現資產為3只出險私募基金份額,3只私募基金均分別有已變現合約形成的現金類資產,2024年12月,光大信托已就通怡8號現金類資產完成份額贖回并向投資人進行了分配,安越浦盈和安越嘉盈尚未接受信托計劃的贖回申請,光大信托已向安越浦盈和安越嘉盈的管理人所屬的證監部門書面反映當前贖回申請受阻的情況,并將爭取向證監部門進行現場匯報,以期獲得證監部門的關注與支持,促使安越浦盈和安越嘉盈就現金類資產盡快辦理份額贖回和分配。
光大信托表示,根據私募基金管理人非正式提供的合約要素情況,3只出險私募基金持有的存續合約有43個,其中42個合約到期日在2025年,1個合約到期日在2026年2月。到期日在2025年的合約中,36個在2025年2至6月到期,6個在2025年下半年到期。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維持合約要素不發生變化,大部分的合約將在2025年上半年到期結束,但目前光大信托無法確定上述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光大信托在持續與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溝通,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切實履行管理職責。
界面新聞查閱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發現,安越浦盈、安越嘉盈的基金管理人為浙江安誠數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安誠數盈),兩只私募產品均未披露季報,管理人安誠數盈有基金處于長期清算狀態中。
公開信息顯示,安誠數盈是一家基于數學量化分析的多元策略驅動的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累計管理規模超50億元。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11日,注冊在杭州玉皇山南對沖基金小鎮,注冊資本1611萬元,實繳資本1611萬元。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均來自于美國頂級的交易和資產管理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場具備十余年的投資經驗并保持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業績。
光大信托發起73起仲裁已獲受理
據悉,信托計劃凈值出現異常波動后,光大信托調查私募基金投資雪球結構的場外衍生品合約、估值方法等事項,已在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下稱“仲裁委”)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提起仲裁。(詳見《【獨家】安享睿享系列凈值異常回撤后續:監管部門認定光大信托存投中投后管理責任》)
針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違約行為對出險產品造成的損失,光大信托此次表示,于2024年8月起陸續代表信托計劃向仲裁委申請仲裁立案并已獲受理,現涉及案件73起(下稱“系列案件”),但尚未組織開庭。
在訴訟方面,有投資者發起訴訟。據光大信托披露,截至2025年1月17日,有5起以光大信托為被告的投資人訴訟案件被法院受理立案,有17起以光大信托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為共同被告的投資人訴訟案件被法院受理立案。光大信托現已收到5起案件1月23日開庭通知,1起案件2月19日開庭通知。
此外,投資人要求光大信托提供私募基金底層交易數據和公司通過仲裁程序獲取的被申請人提供的材料。
對此,光大信托表示,存在客觀困難:一是公司不是底層合約的交易主體,在私募基金管理人配合度有限的情況下,無法獲取準確的底層交易數據;二是根據《仲裁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參與仲裁的各方當事人對仲裁案件實體和程序有保密義務,被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中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商業交易安排、個人溝通郵件及聊天截圖等,涉及到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光大信托未經仲裁委及被申請人同意向投資人披露該類信息將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但在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共同被告的訴訟中,投資人可以申請法院依職權向私募基金管理人調取相關材料,同時,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共同被告亦應進行答辯并提供與案件相關的證據材料,建議投資人可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材料信息。
無法計算出存續出險產品承擔已退出產品收益的具體金額
1月10日,界面新聞獨家報道了光大信托安享睿享系列產品的最新監管回復。投資者于近日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回復,針對其反映的"對超基金合同范圍投資及估值方法等事項光大信托僅為管理不到位責任不認可""對無法證明投資管理團隊故意滾動發行新的資金池類產品、將虧損轉嫁后續投資人不認可"的問題,金監總局認為甘肅金融監管局核查不到位,擬督促甘肅金融監管局重新辦理該事項。(詳見《【獨家】光大信托安享睿享系列凈值異常回撤追蹤:金監總局認定甘肅局兩問題核查不到位,擬督促重辦》)
根據投資者提供的產品推介材料和信托合同條款,投資雪球結構的場外衍生品或屬超范圍投資,且光大信托在前期并未如實披露底層。以2024年5月31日為時間節點,已有部分產品提前止盈兌付退出。
光大信托表示,經公司核查,已止盈信托計劃從出險私募基金獲取的投資收益中,部分來源于變現合約的盈利,部分來源于信托計劃贖回時出險私募基金存續合約的估值增值,但因光大信托無法獲取底層合約的詳細交易數據,導致無法計算出存續出險產品承擔前述收益的具體金額。
光大信托表示,雖然存在上述情況,因每個投資人認購出險產品的信托本金是確定的,出險產品認購私募基金的投資本金是確定的,對投資人主張權利不會產生實質影響,投資人也可以在司法程序中申請法院依職權向私募基金管理人調取底層合約的交易數據。
和解方案難執行,免收信托報酬訴求提交研究中
投資者提出了兩個方案供光大信托選擇:
一是按止盈產品平均收益率兌付投資本金,即按照止盈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兌付現存產品的投資本金及其應得收益,現存信托產品的資產由光大信托自行處理。
二是全面審查產品問題并落實相關責任人對接,包括高層對接,全面檢視并解決產品問題,公布相關信息和證據。
其中,針對拓源安享系列信托產品的每個環節,光大信托需逐一檢視并解決以下問題:管理費、銷售服務費、律師費的退還、止盈產品的收益差額補償,光大信托收益分成的透明披露,現存產品贖回金額的公正分配。
光大信托表達了對投資人的理解以及歉意,但亦表示當前在沒有明確依據的前提下,難以執行。
針對部分投資人提出的以投資本金和一定收益率計算補償金額的和解方案,光大信托表示,對此充分理解。但該和解方案中補償金額的計算方式,以公司承擔100%管理責任為前提,公司管理著國有資產,以國有資產履行與投資人達成的和解方案,需要有明確的公司承擔管理責任比例、補償金額計算方式的法律依據,雖然監管部門在給投資人的回復意見中表明,公司 “對私募管理人違反合同約定管理不到位需要承擔責任,建議以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結果為準”,但該意見為定性結論,光大信托無法以此為依據確定和解方案。光大信托將如前所述積極推進仲裁和訴訟進程,爭取早日獲得公司履行責任義務的法律依據。
針對免收信托報酬問題,光大信托表示,充分理解出險產品給投資人造成的焦慮和不安,也對此深表歉意,已就出險產品免收信托報酬事宜向公司報告,提交公司進行研究。關于投資人提出的退還出險產品律師費等其他費用的要求,前述費用均為向服務提供方支付,和達成和解方案一樣,在光大信托沒有獲取明確的公司承擔管理責任比例、補償金額計算方式的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光大信托無法以管理的國有資產進行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