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地產(000736.SZ)近日發布公告,擬將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控股股東中交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本次交易擬采用現金方式,不涉及發行股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告顯示,這一安排旨在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同時為未來的輕資產業務布局提供支持。
行業趨勢:去杠桿與業務轉型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高杠桿模式的持續性受到質疑,部分企業開始通過剝離開發業務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中交地產的此次資產重組可以看作對此行業趨勢的回應。公司2024年三季度數據顯示,其存貨賬面價值達891.66億元,占資產總額的76.26%。盡管資產規模較大,但高負債率和財務費用增加帶來的經營壓力不容忽視。根據公告,公司2024年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53億元,同比2023年有所擴大,主要由于項目交付減少、毛利率下降以及資產減值計提。
本次交易后,中交地產計劃退出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轉向物業服務、資產管理與運營等輕資產業務。這類業務以運營周期短、風險相對較低為特點,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被認為具有一定增長潛力。
類似的資產重組在行業內已有多起案例。近年來,包括美的置業、格力地產、華遠地產、冠城大通在內的多家企業通過將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賣給控股股東,調整資產結構以應對行業周期性波動,邁出了主業轉型的第一步。
央企股東承擔責任
作為央企控股企業,中交房地產集團在此次交易中的角色也值得關注。通過資產整合,中交房地產集團承接了令上市公司虧損及背負沉重債務的業務,為上市公司減輕了財務壓力,同時母子公司之間的協同合作展現了央企的擔當和支持力度。這種機制不僅為中交地產提供了穩定性,保護上市平臺及投資者權益,也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參考。
需要強調的是,中交地產剝離房地產業務并不意味著中交集團退出房地產領域。相反,這一舉措反映出集團在應對行業挑戰中履行的社會責任。上市公司退出地產開發業務,主要是為優化資源配置、化解財務壓力,力爭解決上市公司目前凈資產為負的問題,為上市平臺的長期健康發展創造條件。而集團層面繼續承擔穩定樓市的職責,在穩步提升市場份額的同時,助力行業的健康發展。過去兩年間,隨著綠城中國和中交地產行業市場份額穩步增加,充分體現了中交集團穩樓市、促發展的能力與決心。
行業深刻發展,企業順勢轉型
中交地產此次資產重組是對財務結構和業務方向的調整。從更廣的行業視角來看,房地產市場正逐步轉向強調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控制擴張規模、控制發展速度、開展區域深耕、提升產品品質成為優秀房企的重點發力方向。而物業管理行業目前市場高度分散,行業集中度正逐漸提升,規模擴張將是物業管理公司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中交地產能否在輕資產領域開辟新的增長點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