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武冰聰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2025年1月中旬以來,多家酒業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要求,上一年度虧損、凈利潤出現50%以上增長或下降、扭虧為盈和期末凈資產為負的上市公司,都要在每年1月披露業績預告。從最近已披露數據來看,酒業龍頭企業仍然能找到增長空間,但已經有少數區域性酒企情況告急,甚至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2024年,酒類行業進入深度調增周期,資源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名酒效應凸顯。中小型酒企則迎來了業績承壓和A股新規的雙重考驗。
2024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版“國九條”。年報中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三者中有負值,且主板公司營收低于3億元、創業板公司營收低于1億元,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戴上*ST的帽子。
對比此前,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有關規定,新版“國九條”被認為是加速A股市場的優勝劣汰,促進上市公司改善經營業績,從而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
2024年,行業內的頭部企業仍能找到增長空間。貴州茅臺2024年生產茅臺酒基酒約5.63萬噸,系列酒基酒約4.81萬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約1738億元(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約1458億元,系列酒營業收入約246億元),同比增長約15.44%;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857億元,同比增長約14.67%。
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暫未公布全年業績預告。不過就2024年三季報來看,他們均保有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態勢。
當前環境下,白酒行業品牌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態勢更加明顯。區域品牌受到知名度、市場份額和供應鏈等多方面影響,感到了寒意。
海南椰島的已經掙扎在危險的邊緣,該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1.42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5億元。海南椰島踩到了利潤指標出現負值,且營收低于三億元的紅線。
海南椰島業績欠佳的原因包括原有各系列產品動銷不暢,導致銷售業務規模萎縮,老品庫存去化率較慢,回款受阻。
蘭州黃河也面臨著類似的艱難處境。該公司2024年預計實現營收1.85億元到2.15億元,未達3億元門檻。預計實現利潤總額-1.07億元到-1.22億元,歸母凈利潤-0.85億元到-1億元,扣非凈利潤為-0.81億元到-0.96億元,出現虧損情況。
海南椰島和蘭州黃河分別于2000年和1999年上市,屬于地方性名酒。回顧這兩家酒企過往的財報發現,它們均在近5年內多次出現虧損情況。在經審計的2024年年報正式披露后,這兩家酒企將被正式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此之外,一只腳邁進危險區的酒企也陸續披露了虧損的業績預告。
金種子酒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91億元到-2.01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5760.64萬元,利潤情況不容樂觀。該公司暫未披露2024年營收情況,按照往年情況來看,其營收通常可達10億元,屬于安全線以內。金種子酒在公告中提到,其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底盤產品銷量下降。
憑借天價聽花酒而聞名大江南北的ST春天,預計2024年實現營收3.1億元到3.39億元,超過3億元的標準線,位居安全地帶。不過該公司也陷入了虧損,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45億元到-1.74億元。
被譽為“A股不死鳥”的皇臺酒業曾經經歷過數次“戴帽”和“摘帽”,它是行業內陷入連續虧損后起死回生的先例。作為甘肅第一家上市公司,皇臺酒業比茅臺上市還早了一年,卻由于業績波動先后5次遭到退市警示。2023年該公司陷入虧損,卻在2024年實現了利潤總額為正,免遭新一次的退市警示。
國九條新規加讓大退市監管力度已形成廣泛共識,經營狀況本就承壓的酒企,需要繼續在提高營收和凈利潤上想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踩到紅線的酒企普遍提到了銷量下降、業務規模萎縮等關鍵詞,這是導致它們遭遇退市風險警示的重要原因。
界面新聞從酒類即時零售平臺美團歪馬送酒了解到,2025年1月以來,酒類消費市場進入節前備貨時期,該平臺500元以上高端白酒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倍,習酒、汾酒、茅臺、瀘州老窖、洋河、勁牌等品牌暢銷。

臨近春節,酒水在禮贈、宴席方面的需求增加,這一時期渠道上的銷售表現進一步反映出,中高端名酒在全國化市場更具競爭力。
從市場情況來看,當前酒類動銷環比增長,同比僅能做到降幅收窄。有多名酒類團購商、終端門店老板向界面新聞表示,春節動銷已經進入旺季,隨著大量禮盒到貨,知名酒企紛紛加大開蓋抽獎活動力度刺激開瓶率,近期白酒走貨量明顯提高,但仍比不上行情最好的年份。
2025年,酒水消費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酒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24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未來白酒行業將不再以體量規模論英雄,也不再以增長的速度看優劣。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將進一步激發消費動能和體驗場景。
招商證券分析指出,2024年白酒產業深度調整,面對動銷放緩、經銷商利潤收縮等問題,白酒企業逐步調整思路,2025年目標制定更加審慎,渠道壓力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