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君實生物(688180.SH)去年凈利潤同比減虧43.42%,但虧損額仍不樂觀。
這家公司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約19.49億元,同比增長29.7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2.92億元,同比減虧43.42%。君實生物營收增長主要源于商業化藥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尤其是特瑞普利單抗在國內納入更多適應癥并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后市場需求增加。
通過“提質增效重回報”的策略,君實生物加強了費用管控和生產成本管控,從而使虧損幅度明顯收窄。研發支出也成為被削減的目標,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2.74億元,同比減少34.24%。這是在2023年基礎上繼續減少,公司研發收入在2022年見頂達23.84億元,2023年降至不足20億。
在降本壓力下,君實生物戰略有變。
獨木難支
特瑞普利單抗是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單抗,這是一種靶向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受體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通過解除T細胞的免疫抑制狀態,恢復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能力。該藥于2018年12月17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用于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先發優勢加持下,君實生物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自上市以來,特瑞普利單抗的適應癥不斷拓展。截至2025年,已獲批治療的適應癥包括鼻咽癌、食管鱗狀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在2021年6月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用于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的抗PD-1單抗。
在國內,PD-1市場已有十余款獲批上市,且不少企業仍在推進PD-(L)1的III期臨床項目,競爭日趨激烈。包括恒瑞醫藥(600276.SH)、百濟神州(688235.SH)、信達生物(1801.HK)在內的“PD-1四小龍”在肝癌、肺癌、食管癌等多個適應癥上均已形成規模化銷售,年銷售額達30億級別。對比之下,特瑞普利單抗2024年前三季度在國內的收入雖突破10億元,但面對強敵環伺的市場環境,仍相形見絀。
根據披露,特瑞普利單抗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銷售額分別為3.07億元、3.64億元和3.97億元,合計約10.68億元,這款產品占君實生物收入比重達84%。
君實生物亟需更多商業化產品,不過研發費用繼續壓減意味著公司必須有所取舍。公司表示并未降低對創新的追求,而是將資源更多聚焦于后期階段的核心管線和潛力更大的早期項目,包括特瑞普利單抗圍繞更多適應癥及聯合療法的研發,IL-17A單抗(JS005)、BTLA單抗(TAB004/JS004)等后期項目。
其中IL-17A單抗JS005是君實生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重要產品之一。IL-17A是一種與炎癥性疾病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其抑制劑主要用于治療銀屑病、強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疾病。TLA是一種抑制性免疫檢查點,與PD-1和CTLA-4作用機制相似,但其特異性更高,副作用可能更小,主要針對實體瘤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出海通路
繼續開拓特瑞普利單抗國際市場也是可行路徑之一。
1月18日,特瑞普利單抗獲得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核準簽發的上市許可:聯合順鉑/吉西他濱用于轉移性或復發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及作為單藥治療既往含鉑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后疾病進展的復發性、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鼻咽癌成人患者。特瑞普利單抗由此成為澳大利亞首個且唯一用于鼻咽癌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
1月21日,君實生物宣布其全資子公司TopAlliance Biosciences Inc.(下稱“拓普艾萊”)與LEO Pharma A/S(下稱“利奧制藥”)簽署了《分銷與商業化協議》,授予利奧制藥在歐盟(EU)和歐洲經濟區(EEA)所有現有成員國和任何未來成員國以及瑞士、英國(合稱“合作區域”)內對特瑞普利單抗的儲存、分銷、推廣、營銷和銷售的獨占權利。
合作內容包括拓普艾萊向利奧制藥授予在合作區域內對特瑞普利單抗的獨占儲存、分銷、推廣、營銷和銷售權;在滿足協議規定條件后,利奧制藥可將部分權利分授權給第三方。利奧制藥將支付1,500萬歐元首付款(首付款未付清前獨占權不生效);若雙方就后續適應癥達成合作,需向拓普艾萊支付約定的里程碑款;同時,利奧制藥將按兩位數百分比的比例向拓普艾萊支付銷售分成。
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在美國、歐盟、印度、英國、約旦、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上市批準,其中在歐盟和英國已獲批兩項適應癥。而制約的瓶頸主要在于本地分銷能力,上述合作正能借力歐洲本土企業的商業化優勢。
在權重更大的北美市場,特瑞普利單抗于2023年10月27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根據此前簽訂的合作協議,Coherus BioSciences獲得了特瑞普利單抗在北美市場的獨家商業化權益,并由其負責推進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監管審批。顯然Coherus公司大大加速了特瑞普利單抗在北美的商業化進程。
隨著國際化路線逐漸走通,君實生物后續產品也有望延續這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