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全國有精神衛生福利機構141家,在院患者6萬多人
1月22日,民政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近日,民政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填補了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制度空白。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張貞德介紹,目前,全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共有141家,床位約7.4萬張,在院患者6萬多人。收治人員主要有3類:一是收治照料特困人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是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二是在法定收治對象應收盡收的前提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優先收治流浪乞討、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精神障礙患者,以及其他依法依規優先收治照料的精神障礙患者。三是有條件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可以收治其他社會患者。
教育部發文: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
據教育部網站1月22日消息,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吨改稀丰槍逃姓块T、學校和科學類課程教師等不同主體,分別明確了工作內容。其中提出,根據教學需要配齊配足小學科學教師,確??茖W教師具有科學類相關學科教師資格證,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背景的碩士學位科學教師。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青少年宮、博物館、科技企業等力量,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鼓勵并支持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學家、理工科專家擔任科學副校長。
法院5年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
據最高人民法院1月22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5件依法懲治惡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據介紹,2020-2024年五年間,全國法院共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決人數6200余人。最高法表示,隨著各項政策舉措的落實落地,大部分勞動者能夠順利拿到勞動報酬,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個別用人單位和個人拖欠勞動報酬,甚至惡意欠薪、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仍然存在,解決欠薪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久久為功。
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56.15億,同比增長14.8%
據新華社記者1月22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56.15億,比上年同期增加7.24億,同比增長14.8%。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人次43.70億,同比增長16.3%;農村居民國內出游人次12.45億,同比增長9.9%。2024年,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5.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84萬億元,同比增長17.1%。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4.93萬億元,同比增長18.0%;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
交通運輸部:去年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超322億人次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1月22日消息,交通運輸部速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實際開行列車4085萬列次,完成客運量322.4億人次、進站量192.9億人次、客運周轉量2670億人次公里,全年客運量較2023年增加28億人次、增長9.5%。2024年,全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8條,新增運營區段27段,新增運營里程748公里。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5條,運營里程10945.6公里,車站6324座。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7條,運營里程9477.6公里;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
土地儲備新規:應合理確定未來三年土地儲備規模
據自然資源部1月22日消息,為加強和規范土地儲備管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自然資源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修訂了《土地儲備管理辦法》。其中提到,各地應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土地儲備三年滾動計劃,合理確定未來三年土地儲備規模,對三年內可收儲的土地資源,在總量、結構、布局、時序等方面做出統籌安排,結合城市更新、成片開發等工作劃定儲備片區,優先儲備空閑、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設用地。
司法部:去年調解矛盾糾紛1843.7萬件,同比增長7%
據新華社1月22日消息,記者從司法部獲悉,2025年司法部將重點抓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建設,綜合運用司法行政各類資源,提升基層服務效能。據介紹,2024年司法行政系統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全年調解矛盾糾紛1843.7萬件,同比增長7%。法律服務不斷優化,全年辦理司法鑒定、仲裁案件同比增長5%、26%,公證“高效辦成一件事”擴充至31類84項。培育420萬“法律明白人”,實現村、社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