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閆桂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9.2%,增速比上年加快近1個百分點,不含電力投資的基建投資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放緩1.5個百分點。
總得來看,2024年基建投資結構呈現較為顯著的分化,一方面,狹義基建投資和廣義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分化,另一方面,中央主導的水利投資增速較高,而地方主導的交通運輸投資、公共設施投資增速較低,這表明在地方政府化債的背景下,基建投資邊際增量主要由中央財政支出支撐。
從地方政府2025年工作報告來看,包括基建在內的投資仍是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在8%-9%之間。短期內,基建投資可能將繼續由中央財政主導。
基建投資結構分化
長期以來,基建投資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穩定器”作用,與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并列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項。Wind數據顯示,2024年,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建投資占比約48%。
基建投資分為三大行業,分別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由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構成的基建投資被稱為狹義基建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以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在內的基建投資被稱為廣義基建投資。2024年,這三大行業在基建投資中的占比分別為25%、35%、40%。
從2024年四個季度來看,廣義基建投資累計增速分別為8.8%、7.7%、9.3%、9.2%,狹義基建投資累計增速分別為6.5%、5.4%、4.1%、4.4%,廣義基建投資增速持續高于狹義基建投資增速,且全年兩者差值達到4.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差值擴大了2.5個百分點。
從三大行業來看,2024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23.9%,增速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上年收窄4.6個百分點;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4.2%,增速比上年擴大4.1個百分點。
“2024年全年基建投資的結構性分化顯著,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倉儲業、水利管理、鐵路運輸業等支持型、升級型、全國型基建投資增速持續較高,傳統城市道路和公共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持續較低,中央基建投資占比提升、地方基建投資占比降低。我們認為這種結構性變化或許是經濟逐步進入‘后基建時期’的長期趨勢。”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研報中稱。
他指出,過去“土地財政”時期,由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的公共設施和城市道路建設已經達峰,即滿足城鎮居民生活的基本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善。而近年來電力和水利投資成為兩大亮點,源于國家對綠色轉型、能源安全、自然災害應對、經濟逆周期調節等多重戰略目標的綜合考量。
“未來支撐基建投資的增長點將進一步轉向統一大市場建設下的全國水運建設、區域交通網絡、物流網絡建設,城市排水、燃氣、供水、供熱等支持性保障項目,以及農林改造、電力轉型等綠色高質量轉型項目。”章俊說。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近年來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下滑,加之化債背景下城投新增融資受到嚴格限制,地方政府擴大基建投資的能力受到制約。中央政府在基建投資方面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通過中央加杠桿來帶動擴大基建投資,這也順應了“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的財政體制改革目標和方向。
“這一結構性變化也是從提高基建投資效益角度進行的結構性調整。在當前‘鐵公基’等傳統基建項目在一些地區趨于飽和、投資效益不高,而且還可能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問題的背景下,擴大基建投資必須‘講效益’,把錢花在有切實回報、能夠夯實長遠發展基礎的地方。”馮琳對界面新聞說。
她表示,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基建投資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領域:一是繼續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的重點;二是加力推進“新基建”,重點是數字轉型和綠色發展等領域;三是跟進城鎮化步伐,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地下綜合管廊、城市防洪排澇以及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公共衛生應急設施等建設;四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緩解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今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或在8-9%
根據界面新聞的粗略統計,截至目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17個省份公布了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其中,9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高于GDP增速目標,2個省份持平GDP增速目標,6個省份低于GDP增速目標。這或許意味著,地方政府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值可能不低于GDP增速,而202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于GDP增速1.8個百分點,基建投資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仍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
分析師也表示,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財政政策“更加積極”,2025年赤字率、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均可能超過上年,在此情況下,今年基建投資預計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在財政更加積極、對銀行信貸撬動作用增強以及城投融資收縮壓力減輕的共同支撐下,基建投資有望繼續高增,預計2025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中樞穩定在9%左右。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也認為,2025年基建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廣義基建投資增速或達到9%,繼續起到對經濟的托底作用。
馮琳預計,今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在8%左右。她表示,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下,2025年財政赤字率將有所提高,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使用也將有所增加,加之以2024年11月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兩家央企合計獲批5000億元穩增長擴投資專項債為代表,接下來央企將承擔更多基建投資責任,今年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將有充分保障。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預計,2025年狹義基建投資增速在8.7%左右。北大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這主要得益于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中央投資將成為推動基建投資的關鍵因素。他同時表示,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或許部分領域已趨完善,但有些地方仍存在不足,特別是民生相關的基礎設施還有待加強。
銀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預計,今年狹義基建投資增速在6.6%左右,比去年高出2.2個百分點,全年或將是“前低后高”政策逐步發力的趨勢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