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安井食品(603345.SH)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了H股上市申請,計劃通過“A+H”雙重上市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然而,這一計劃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質疑,主要集中在管理層頻繁減持、公司業績下滑以及海外業務占比過低等方面。
管理層頻繁減持套現超48億元自2020年以來,安井食品的管理層及大股東多次減持公司股份,累計套現金額超過48億元。其中,控股股東福建國力民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兩次大規模減持,累計套現近30億元。此外,公司董事長劉鳴鳴、董事兼總經理張清苗等高管也多次減持,累計獲利頗豐。這一行為引發了投資者對公司管理層信心的動搖,股價從2021年高位的267.28元/股一路下跌,截至2025年1月21日收盤,股價僅為76.40元/股,較高位跌超70%。
業績增速下滑,凈利潤罕見下降盡管安井食品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保持穩健增長,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速降至7.8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6.65%,為10.47億元。這一下滑趨勢在2024年第三季度尤為明顯,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6.78%。公司解釋稱,凈利潤下滑主要受政府補助減少以及廣宣費、促銷費、股份支付分攤費用增加的影響。此外,公司核心業務速凍菜肴制品的營收增速也從2021年的112.41%大幅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0.40%,顯示出市場增長乏力的跡象。
海外業務占比僅為1%,國際化戰略存疑安井食品此次赴港上市的目的是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但公司目前的海外業務占比僅為0.9%,且海外市場的開發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渠道和供應鏈建設尚未完善;另一方面,不同國家的法規和市場準入條件差異較大,安井食品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此外,公司海外業務的增長速度雖快,但基數較小,短期內難以對公司整體業績產生顯著影響。
市場質疑聲不斷,港股上市計劃遇冷自安井食品宣布赴港上市計劃以來,資本市場反應冷淡。12月公告披露后至今,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超10%。投資者普遍質疑公司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赴港上市的必要性,認為管理層的頻繁減持和股價下跌已削弱了市場信心。盡管公司表示募資將用于全球銷售網絡建設、供應鏈體系優化等,但市場對其國際化戰略的可行性和實施效果仍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