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月21日,甘李藥業公告稱,預計公司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6億元到6.5億元,與同期數據相比,將增加2.6億元到3.1億元,同比增加76.44%到91.14%;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4.1億元至4.6億元,與同期相比增加1.1億元到1.63億元,同比增加37.97%到54.8%。
對于實現盈利增長的原因,甘李藥業解釋稱,公司在2024年實現了國內外營收的穩健增長;在國內市場中,公司六款產品在集采中實現價格回調;在國際市場中,公司在多個關鍵市場取得銷售增長,在印度尼西亞、印度、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銷售金額顯著增加。
截至1月21日收盤,甘李藥業報43.68元/股,漲1.53%,總市值約262.55億。
從甘李藥業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企業不僅走出了集采陰影,還實現了較為快速的業績增長。在2023年扭虧之后,企業業績在2024年下半年持續發力。歷史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末,該公司扣非凈利潤的增速分別增加24.15%、38.64%。
隨著胰島素集采的持續推進,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在2024年3月29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開展胰島素專項接續集采。
與最初的大價差相比,在此次集采中,各采購組內中選價格的區間均有縮窄,體現了市場對于集采報價的理性回歸。同時,對于甘李藥業,企業產品的價格也有所提升。
例如,在今年的甘精胰島素A組(注:胰島素集采分A、B、C三組,A組是價格最低的組)報價中,甘李藥業、通化東寶、宜昌東陽光、遼寧博鰲、珠海聯邦、賽諾菲、江蘇萬邦產品的單價報價分別為:65.3元、63.33元、63.37元、63.88元、65.31元、65.32元、65.33元。由此可見,中標企業產品之間的價差不大,基本都在63元至65元之間。
而在2021年的胰島素集采中,甘李藥業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的擬中選價格為48.71元,今昔之間,每支產品的價差達到15元。僅以千萬報量估算,調整價格報價策略后,甘李藥業在甘精胰島素這個品類上就能多掙上億的收入,繼而提升企業業績。
同時,集采也在改變各家公司的行業地位。在此次集采中,賽諾菲以1882.04萬支基礎量獲得了甘精胰島素集采組的最大基礎量,甘李藥業以1531.4萬支緊隨其后,而禮來的產品雖然每支價格報到了77.11元,但獲得的基礎量僅17.7萬支。這也體現了胰島素領域目前最新的市場競爭格局。
在過去,賽諾菲、禮來、諾和諾德曾長期占據國內胰島素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在經歷集采之后,國產品牌的份額在提升,而賽諾菲的甘精胰島素、諾和諾德的門冬胰島素依舊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
另外,在今年上半年的胰島素專項接續采購中,甘李藥業共計獲得集采協議量4686萬支,較上次集采協議量增加1152萬支,增長率達到32.6%。這也是企業今年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該公司在產業的市場份額。
除了企業間的競爭格局變化,胰島素集采還帶動了產品品類的迭代。在此次集采中,部分三代胰島素類似物在價格上依然和二代人胰島素產品保持了同一個價格區間,這也可能有利于推進中國第三代胰島素類似物產品的使用。
例如,通化東寶基礎人胰島素的單價為25.93元,而預混胰島素類似物A組的價格也幾乎在同一價格水平。通化東寶也是國內頭部胰島素品牌,但就企業2024年業績表現來看,該公司的業績并不理想,急需新的盈利增長點。
在扣非凈利潤方面,通化東寶預計2024年比2023年少掙近9億元,同比減少約76.81%。不過,該企業2024年的業績受計提資產減值以及將超2.5億元預付商業化權利款確認為損失的影響,均屬于一次性或短期影響因素。同時,和中報的虧損業績相比,企業在年末也實現了全年盈利。
此外,甘李藥業近年持續開拓國際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新興市場的訂單量增加,國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9%。同期,企業的國際銷售收入達到1.25億元,約占同期企業營收13.15億元的9.5%。
另外,在2024年中,甘李藥業的產品也有一些海外獲批的新動態。例如,在2024年5月,甘李藥業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預填充筆)獲得墨西哥藥品注冊批件;2024年1月,甘李藥業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獲得玻利維亞藥品注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