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換了趙明,榮耀會好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換了趙明,榮耀會好嗎?

帶領榮耀IPO,新CEO擔子還重。

文 | 定焦One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在傳聞、辟謠之后,趙明確認將離開榮耀,正好卡在榮耀上市前的關鍵節點。

1月17日,榮耀發布公告稱,趙明因個人原因,辭去CEO等相關職務,由李健接任CEO職務。榮耀肯定了趙明的貢獻并對其表示感謝。

趙明1月17日下午先后通過榮耀內網發布千字告別信,通過微博回顧了在榮耀的歷程。

他透露了兩個關鍵信息:一是“明哥的股票還在公司,期待25年榮耀更上一層樓”,暗示自己的利益還和榮耀相關。榮耀的老員工和老用戶習慣稱呼趙明為“明哥”。

二是關于未來規劃,他說,“未來一段時間我會調整,修復我不堪負重的身體,陪伴家人,讀讀書,完善自己”,暗示現階段不會重返華為。

接任榮耀CEO的李健同樣是華為老將。他在華為工作20年后,于2021年加入獨立后的榮耀,先后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一位關注手機行業的業內人士對「定焦One」分析,李健現在接任CEO要么是為公司上市做籌備,要么只是一個過渡。投資人孫飛稱,李健的任命可能比較突然,后續還有變動的可能性。他補充道,一般來說,IPO過程中的高管變動,有可能被解讀為經營狀況不佳,會降低投資者對公司IPO的認購熱情,增加公司IPO的難度和成本。

國內前四大手機廠商,除了小米,其他都未上市,榮耀想做第二家上市的手機廠商,現在股改已經完成,就差正式遞表。在IPO進程進入“倒計時”的當口,手機銷量下滑、CEO離職、估值縮水,麻煩不斷。

榮耀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比較低迷,國內排名從2024第一季度的第一,到年底跌到第五;2022-2024年全年,市場份額從18.1%降到15%。

數據來源 / IDC、Canalys,「定焦One」制圖

換了CEO,榮耀會更好嗎?沒人能確定。現階段接任者李健的任務是,帶領榮耀完成上市,讓股東通過上市獲得退出回報。

“靈魂人物”走了,“海外悍將”來了

其實從1月初起,外界就開始傳聞趙明已經離職,且一并帶走了榮耀Magic7團隊。對此,榮耀官方火速“辟謠”,稱該消息不實。如今趙明離職傳聞靴子落地。趙明為何離開、新帥李健是什么來頭成了最受關注的問題。

趙明年逾五十,比余承東(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小4歲,他1998年加入華為,此后接連在核心業務崗位擔任要職,歷任無線產品管理部部長、無線CDMA&WiMAX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意大利代表處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

2015年3月,趙明進入榮耀擔任事業部總裁。彼時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2020年11月,榮耀從華為獨立,成立終端公司,趙明繼任CEO掌舵榮耀。

趙明領導榮耀近10年,早已是榮耀的靈魂人物、最大“IP”,但和其他手機品牌的掌舵人不同的是,他更多是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因為獨立后的榮耀,核心股東是代理商、經銷商。

圖源/ 榮耀HONOR微博

過去四年,趙明完成了兩件大事:第一,主導了榮耀從華為獨立;第二,帶領榮耀成為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

趙明的離開,從營銷聲量上對榮耀也是一大損失。在關注手機行業的業內人士判官看來,整個中國手機行業,除了雷軍(小米創始人兼CEO),個人IP打得最響的就是趙明。這是提升品牌聲量性價比很高的方式。

據判官觀察,趙明總是毫不避諱地自稱“明哥”。“和雷軍、趙明不同,余承東的IP不是主動打出來的,他也不會自稱‘東哥’或是別的什么。”

趙明的微博賬號始終保持著高強度更新,有時每天要更新多條,分享榮耀的產品和動態,將個人IP與榮耀品牌深度綁定。他多次代表榮耀和小米“硬剛”,貢獻了許多發布會名場面,是榮耀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接任者李健和趙明一樣,是華為海外業務的猛將,且身上有科研底色。

李健2001年加入華為,2017年起進入華為監事會。期間,他被外派到尼日利亞擔任產品經理。據騰訊新聞報道,李健在尼日利亞工作期間展現出了銷售能力。

在那之后,李健在華為分別擔任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客戶群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全球流程責任人(GPO)、美洲片區總裁、歐洲片區總裁、公司干部管理團隊成員等職位。

2021年,李健加入獨立后的榮耀,先后擔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考慮到榮耀正在推進IPO進程,現在趙明離開、李健接任,或是為公司上市做準備。業內人士陳焦對「定焦One」分析,李健既懂技術,還有海外銷售經驗,如果抓海外業務,榮耀的手機出海可能會更進一步。

榮耀2020年完成從華為的分拆后,先穩住國內市場,2022年才開始擴展海外市場。現在,海外市場幾乎占了榮耀的半壁江山。2024年12月,榮耀手機的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首次達到50%。

榮耀終端近日的另一項人事變動,也顯示出對海外市場的重視:榮耀終端近期宣布中國區換帥,原中國區總裁王班,曾主導榮耀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回歸,現在負責海外及平臺業務,不再管理中國區。倪嘉悅接任中國區總裁,其此前為榮耀全場景業務部總裁,具備豐富經驗。

孫飛分析稱,“李健也不排除緊急頂上的可能”。這次人事變動比較突然,榮耀現在對李健的任命或是為了過渡,后續還有變動的可能性。

榮耀的“趙明時代”結束了,安排李健接手用意何在,還值得密切關注。

華為回歸,榮耀下坡

CEO的人事變動一般和公司業績掛鉤,榮耀在IPO前臨陣換帥,或許與市場表現低迷有關。

2021年以來,榮耀手機的市場表現需要分兩個階段來看,前期爬坡,后期下坡,市場份額波動下降。

「定焦One」制圖

2020年11月正式從華為分拆后,榮耀遭遇了至暗時刻,轉過年來,2021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只有3%。這一整年,榮耀都是艱難爬坡的狀態。

2022年,榮耀終于走出供應鏈限制,恢復產品節奏,同時開始沖擊高端,在過去主攻3000元以下市場的基礎上,主打中高端的數字系列手機,以及走高端商務路線的Magic系列產品。2023年榮耀進入快速成長期。

這兩年,榮耀兩次(2022年Q2、2023年Q3)拿到了國內市場出貨量的季度冠軍,市場份額一度達到19.5%。

2023年Q4,在華為新機Mate 60 Pro上線并保證供應后,華為以13.9%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第四名。

2024年一季度,榮耀再次拿到中國市場出貨份額第一,占有率達到17.1%;并闖進高端市場(600美元以上)三強,出貨量同比增長123.3%。

但在那之后,榮耀的市場份額一路下滑。2024年第二季度,排名直接從第一掉到了第四,出貨量同比下滑3.7%;第三季度繼續下滑,第四季度甚至掉出了前五的位置,市場份額低于14%。

華為是這幾個季度增長最快的廠商,去年四季度以18.04%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市場第一。有數碼博主曝光了2025第一周(2024.12.30-2025.01.05)中國市場手機激活量份額情況:華為奪得冠軍;榮耀跌至第六名,市場份額為13.3%。

對于榮耀的份額下滑,判官認為不是趙明一個人的問題,在華為供應受影響時,榮耀享受了華為品牌的紅利,當華為正式回歸,的確切走了榮耀的市場份額。

華為有技術優勢,但后期的榮耀不再享受華為的技術外溢紅利,和其他廠商一樣,等待供應鏈的技術下放。判官對「定焦One」表示,過去國產手機吃的是蘋果紅利,先在蘋果手機上試驗成熟,再下放到國產手機;這幾年,國內廠商吃的是華為紅利,先在華為手機上驗證成功了,再下放到其他品牌。

榮耀獨立早期的渠道優勢也不明顯了。2020年9月,多家深圳國有企業和30多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成立了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操盤榮耀。

也就是說,這些代理商、經銷商成了榮耀的核心股東。雙方利益深度綁定,好處在于,獨立后的榮耀得以快速重建渠道。榮耀獨立僅一年,線下門店、專柜就已超過3萬家,線下銷售占比超過70%。

但與渠道綁定過深的弊端也慢慢顯現出來。據《南方日報》報道,榮耀很多經銷商為了沖量,會在前期大量進貨,造成榮耀在短期內出現出貨量“虛高”的情況,但很多僅僅是從供應鏈轉移到了經銷商體系,并沒有轉化為實際銷量。不過,對于高庫存,趙明此前多次表示榮耀庫存壓力是最小的。

這些渠道商也賣華為手機。判官表示,當華為的供貨量上來后,經銷商賣榮耀手機的動力自然受影響。華為手機價格更貴,出貨更快,比賣榮耀手機更賺錢。

總的來說,2024年之前是榮耀手機的上升期,經銷商股東們共同分享利益,但伴隨華為徹底回歸,榮耀潛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享受的品牌紅利、技術外溢紅利逐步消失,渠道優勢不再。榮耀業績走下坡路時,尤其是在沖刺上市、劃分蛋糕的節點,趙明承受的壓力、榮耀內部的矛盾,都可想而知。

趙明使命完成,新CEO擔子還重

從華為分拆開始,上市就是榮耀必須要走的路。趙明在上市前離開,也意味著他的使命已經完成。

榮耀比華為的Mate和P系列出現得還早,它早期只是華為的產品型號之一。當時(2011年)華為“四面受敵”,傳統渠道不敵金立、OPPO,運營商渠道要應對聯想、酷派和中興的競爭,小米也已經殺到線上市場,再加上運營商補貼退坡,華為把“榮耀”單獨拎出來做互聯網手機,走獨立子品牌+性價比的路線。

榮耀從最底層的芯片、算法、操作系統,再到通信、材料、散熱技術,最后到終端應用,共享華為的科技,降維打擊對手的同時,從定價、發布、營銷等策略上花樣堵截小米旗艦機,目的就是幫華為在2000元上下價位“收割”手機銷量。2015年,榮耀作為一個子品牌,幾乎可以和小米同臺競爭,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

2020年,經歷了外部的多輪制裁后,華為不得不割舍榮耀。因美國制裁,導致華為獲取先進工藝尤其5G芯片受阻,為了優先保證華為品牌的芯片供應,以及回籠資金,同時“保住”榮耀品牌,華為出售榮耀,由深圳國資接盤。

之后的四年,趙明帶隊完成了品牌、產品線、供應鏈、渠道的重建,榮耀成為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第二階段的使命完成。

榮耀確定獨立上市后,2024年開始在一級市場頻繁融資:8月,引入中國移動作為財務投資者;10月,開啟了新一輪融資。

到2024年底,榮耀的股東已經有23家公司或機構,陣營很豪華,有地方國資、電信運營商,天音控股、愛施德等手機經銷巨頭,京東方等供應商,還有第三方資本。榮耀將自己和手機上下游產業鏈伙伴更深度地綁定在了一起。

榮耀股東信息,圖源 / 天眼查

榮耀同時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名字從原來的“榮耀終端公司”改成了“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并啟動了IPO流程。

股東都盼著榮耀上市,然而伴隨華為回歸,榮耀的估值卻發生了變化。

據財新此前的報道,一名渠道商透露,深圳國資從華為手中收購榮耀時的價格,可能高達約2600億元。而根據一份榮耀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于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估值定在2000億元。

這意味著,榮耀目前的估值相較此前從華為正式獨立時,已經縮水了23%。

站在IPO的關鍵節點,榮耀需要重振手機業務,守住國內大盤、沖擊高端市場、加速出海……讓資本市場看到增長潛力,讓股東通過上市獲得退出回報。這些重擔,就交給新任CEO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飛、陳焦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榮耀

5.2k
  • 榮耀CEO李健履新后首次公開亮相:面向AI發布“阿爾法戰略”,未來五年投入百億美元
  • 榮耀發布新戰略,宣布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換了趙明,榮耀會好嗎?

帶領榮耀IPO,新CEO擔子還重。

文 | 定焦One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在傳聞、辟謠之后,趙明確認將離開榮耀,正好卡在榮耀上市前的關鍵節點。

1月17日,榮耀發布公告稱,趙明因個人原因,辭去CEO等相關職務,由李健接任CEO職務。榮耀肯定了趙明的貢獻并對其表示感謝。

趙明1月17日下午先后通過榮耀內網發布千字告別信,通過微博回顧了在榮耀的歷程。

他透露了兩個關鍵信息:一是“明哥的股票還在公司,期待25年榮耀更上一層樓”,暗示自己的利益還和榮耀相關。榮耀的老員工和老用戶習慣稱呼趙明為“明哥”。

二是關于未來規劃,他說,“未來一段時間我會調整,修復我不堪負重的身體,陪伴家人,讀讀書,完善自己”,暗示現階段不會重返華為。

接任榮耀CEO的李健同樣是華為老將。他在華為工作20年后,于2021年加入獨立后的榮耀,先后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一位關注手機行業的業內人士對「定焦One」分析,李健現在接任CEO要么是為公司上市做籌備,要么只是一個過渡。投資人孫飛稱,李健的任命可能比較突然,后續還有變動的可能性。他補充道,一般來說,IPO過程中的高管變動,有可能被解讀為經營狀況不佳,會降低投資者對公司IPO的認購熱情,增加公司IPO的難度和成本。

國內前四大手機廠商,除了小米,其他都未上市,榮耀想做第二家上市的手機廠商,現在股改已經完成,就差正式遞表。在IPO進程進入“倒計時”的當口,手機銷量下滑、CEO離職、估值縮水,麻煩不斷。

榮耀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比較低迷,國內排名從2024第一季度的第一,到年底跌到第五;2022-2024年全年,市場份額從18.1%降到15%。

數據來源 / IDC、Canalys,「定焦One」制圖

換了CEO,榮耀會更好嗎?沒人能確定。現階段接任者李健的任務是,帶領榮耀完成上市,讓股東通過上市獲得退出回報。

“靈魂人物”走了,“海外悍將”來了

其實從1月初起,外界就開始傳聞趙明已經離職,且一并帶走了榮耀Magic7團隊。對此,榮耀官方火速“辟謠”,稱該消息不實。如今趙明離職傳聞靴子落地。趙明為何離開、新帥李健是什么來頭成了最受關注的問題。

趙明年逾五十,比余承東(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小4歲,他1998年加入華為,此后接連在核心業務崗位擔任要職,歷任無線產品管理部部長、無線CDMA&WiMAX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意大利代表處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

2015年3月,趙明進入榮耀擔任事業部總裁。彼時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2020年11月,榮耀從華為獨立,成立終端公司,趙明繼任CEO掌舵榮耀。

趙明領導榮耀近10年,早已是榮耀的靈魂人物、最大“IP”,但和其他手機品牌的掌舵人不同的是,他更多是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因為獨立后的榮耀,核心股東是代理商、經銷商。

圖源/ 榮耀HONOR微博

過去四年,趙明完成了兩件大事:第一,主導了榮耀從華為獨立;第二,帶領榮耀成為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

趙明的離開,從營銷聲量上對榮耀也是一大損失。在關注手機行業的業內人士判官看來,整個中國手機行業,除了雷軍(小米創始人兼CEO),個人IP打得最響的就是趙明。這是提升品牌聲量性價比很高的方式。

據判官觀察,趙明總是毫不避諱地自稱“明哥”。“和雷軍、趙明不同,余承東的IP不是主動打出來的,他也不會自稱‘東哥’或是別的什么。”

趙明的微博賬號始終保持著高強度更新,有時每天要更新多條,分享榮耀的產品和動態,將個人IP與榮耀品牌深度綁定。他多次代表榮耀和小米“硬剛”,貢獻了許多發布會名場面,是榮耀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接任者李健和趙明一樣,是華為海外業務的猛將,且身上有科研底色。

李健2001年加入華為,2017年起進入華為監事會。期間,他被外派到尼日利亞擔任產品經理。據騰訊新聞報道,李健在尼日利亞工作期間展現出了銷售能力。

在那之后,李健在華為分別擔任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客戶群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全球流程責任人(GPO)、美洲片區總裁、歐洲片區總裁、公司干部管理團隊成員等職位。

2021年,李健加入獨立后的榮耀,先后擔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考慮到榮耀正在推進IPO進程,現在趙明離開、李健接任,或是為公司上市做準備。業內人士陳焦對「定焦One」分析,李健既懂技術,還有海外銷售經驗,如果抓海外業務,榮耀的手機出海可能會更進一步。

榮耀2020年完成從華為的分拆后,先穩住國內市場,2022年才開始擴展海外市場。現在,海外市場幾乎占了榮耀的半壁江山。2024年12月,榮耀手機的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首次達到50%。

榮耀終端近日的另一項人事變動,也顯示出對海外市場的重視:榮耀終端近期宣布中國區換帥,原中國區總裁王班,曾主導榮耀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回歸,現在負責海外及平臺業務,不再管理中國區。倪嘉悅接任中國區總裁,其此前為榮耀全場景業務部總裁,具備豐富經驗。

孫飛分析稱,“李健也不排除緊急頂上的可能”。這次人事變動比較突然,榮耀現在對李健的任命或是為了過渡,后續還有變動的可能性。

榮耀的“趙明時代”結束了,安排李健接手用意何在,還值得密切關注。

華為回歸,榮耀下坡

CEO的人事變動一般和公司業績掛鉤,榮耀在IPO前臨陣換帥,或許與市場表現低迷有關。

2021年以來,榮耀手機的市場表現需要分兩個階段來看,前期爬坡,后期下坡,市場份額波動下降。

「定焦One」制圖

2020年11月正式從華為分拆后,榮耀遭遇了至暗時刻,轉過年來,2021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只有3%。這一整年,榮耀都是艱難爬坡的狀態。

2022年,榮耀終于走出供應鏈限制,恢復產品節奏,同時開始沖擊高端,在過去主攻3000元以下市場的基礎上,主打中高端的數字系列手機,以及走高端商務路線的Magic系列產品。2023年榮耀進入快速成長期。

這兩年,榮耀兩次(2022年Q2、2023年Q3)拿到了國內市場出貨量的季度冠軍,市場份額一度達到19.5%。

2023年Q4,在華為新機Mate 60 Pro上線并保證供應后,華為以13.9%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第四名。

2024年一季度,榮耀再次拿到中國市場出貨份額第一,占有率達到17.1%;并闖進高端市場(600美元以上)三強,出貨量同比增長123.3%。

但在那之后,榮耀的市場份額一路下滑。2024年第二季度,排名直接從第一掉到了第四,出貨量同比下滑3.7%;第三季度繼續下滑,第四季度甚至掉出了前五的位置,市場份額低于14%。

華為是這幾個季度增長最快的廠商,去年四季度以18.04%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市場第一。有數碼博主曝光了2025第一周(2024.12.30-2025.01.05)中國市場手機激活量份額情況:華為奪得冠軍;榮耀跌至第六名,市場份額為13.3%。

對于榮耀的份額下滑,判官認為不是趙明一個人的問題,在華為供應受影響時,榮耀享受了華為品牌的紅利,當華為正式回歸,的確切走了榮耀的市場份額。

華為有技術優勢,但后期的榮耀不再享受華為的技術外溢紅利,和其他廠商一樣,等待供應鏈的技術下放。判官對「定焦One」表示,過去國產手機吃的是蘋果紅利,先在蘋果手機上試驗成熟,再下放到國產手機;這幾年,國內廠商吃的是華為紅利,先在華為手機上驗證成功了,再下放到其他品牌。

榮耀獨立早期的渠道優勢也不明顯了。2020年9月,多家深圳國有企業和30多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成立了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操盤榮耀。

也就是說,這些代理商、經銷商成了榮耀的核心股東。雙方利益深度綁定,好處在于,獨立后的榮耀得以快速重建渠道。榮耀獨立僅一年,線下門店、專柜就已超過3萬家,線下銷售占比超過70%。

但與渠道綁定過深的弊端也慢慢顯現出來。據《南方日報》報道,榮耀很多經銷商為了沖量,會在前期大量進貨,造成榮耀在短期內出現出貨量“虛高”的情況,但很多僅僅是從供應鏈轉移到了經銷商體系,并沒有轉化為實際銷量。不過,對于高庫存,趙明此前多次表示榮耀庫存壓力是最小的。

這些渠道商也賣華為手機。判官表示,當華為的供貨量上來后,經銷商賣榮耀手機的動力自然受影響。華為手機價格更貴,出貨更快,比賣榮耀手機更賺錢。

總的來說,2024年之前是榮耀手機的上升期,經銷商股東們共同分享利益,但伴隨華為徹底回歸,榮耀潛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享受的品牌紅利、技術外溢紅利逐步消失,渠道優勢不再。榮耀業績走下坡路時,尤其是在沖刺上市、劃分蛋糕的節點,趙明承受的壓力、榮耀內部的矛盾,都可想而知。

趙明使命完成,新CEO擔子還重

從華為分拆開始,上市就是榮耀必須要走的路。趙明在上市前離開,也意味著他的使命已經完成。

榮耀比華為的Mate和P系列出現得還早,它早期只是華為的產品型號之一。當時(2011年)華為“四面受敵”,傳統渠道不敵金立、OPPO,運營商渠道要應對聯想、酷派和中興的競爭,小米也已經殺到線上市場,再加上運營商補貼退坡,華為把“榮耀”單獨拎出來做互聯網手機,走獨立子品牌+性價比的路線。

榮耀從最底層的芯片、算法、操作系統,再到通信、材料、散熱技術,最后到終端應用,共享華為的科技,降維打擊對手的同時,從定價、發布、營銷等策略上花樣堵截小米旗艦機,目的就是幫華為在2000元上下價位“收割”手機銷量。2015年,榮耀作為一個子品牌,幾乎可以和小米同臺競爭,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

2020年,經歷了外部的多輪制裁后,華為不得不割舍榮耀。因美國制裁,導致華為獲取先進工藝尤其5G芯片受阻,為了優先保證華為品牌的芯片供應,以及回籠資金,同時“保住”榮耀品牌,華為出售榮耀,由深圳國資接盤。

之后的四年,趙明帶隊完成了品牌、產品線、供應鏈、渠道的重建,榮耀成為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第二階段的使命完成。

榮耀確定獨立上市后,2024年開始在一級市場頻繁融資:8月,引入中國移動作為財務投資者;10月,開啟了新一輪融資。

到2024年底,榮耀的股東已經有23家公司或機構,陣營很豪華,有地方國資、電信運營商,天音控股、愛施德等手機經銷巨頭,京東方等供應商,還有第三方資本。榮耀將自己和手機上下游產業鏈伙伴更深度地綁定在了一起。

榮耀股東信息,圖源 / 天眼查

榮耀同時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名字從原來的“榮耀終端公司”改成了“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并啟動了IPO流程。

股東都盼著榮耀上市,然而伴隨華為回歸,榮耀的估值卻發生了變化。

據財新此前的報道,一名渠道商透露,深圳國資從華為手中收購榮耀時的價格,可能高達約2600億元。而根據一份榮耀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于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估值定在2000億元。

這意味著,榮耀目前的估值相較此前從華為正式獨立時,已經縮水了23%。

站在IPO的關鍵節點,榮耀需要重振手機業務,守住國內大盤、沖擊高端市場、加速出海……讓資本市場看到增長潛力,讓股東通過上市獲得退出回報。這些重擔,就交給新任CEO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飛、陳焦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岚皋县| 无锡市| 曲松县| 青岛市| 玉林市| 阜城县| 孟津县| 玉屏| 宜川县| 钟祥市| 崇阳县| 固始县| 南岸区| 凤凰县| 治多县| 华坪县| 芦山县| 开封市| 池州市| 铁岭县| 专栏| 定西市| 北海市| 蒙山县| 博野县| 凤翔县| 宜昌市| 通榆县| 甘德县| 松滋市| 高陵县| 栖霞市| 内丘县| 九寨沟县| 蒙阴县| 襄垣县| 射洪县| 龙井市| 克拉玛依市|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