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安在線 史睿雯
1月20日,中安在線從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上獲悉,2025年要確保完成全年3500億元糧油加工業產值目標;探索建立“安徽糧食產業經濟技術創新聯盟”;對標國家“十五五”糧食和物資儲備發展規劃,省級層面擬按照“1+3”模式編制全省規劃。

過去一年,全省收購新糧1829萬噸,其中小麥1077萬噸,中晚稻639萬噸,購銷形勢穩定向好、市場流通順暢有序;緊抓千億斤江淮糧倉優鏈工程和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機遇,制定《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指導意見具體措施》,加快推動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完成3350億元年度產值目標任務;堅持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守牢安全防線。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是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要抓實“兩個收購”,以穩定價格為重點,統籌抓好市場化與政策性收購,強化倉容、資金、產購情況等摸排調查,提前騰倉并庫,補齊薄弱環節。針對收購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和存在風險隱患,制定糧食收購應對預案。
同時,扛牢保供責任。配合國家和省糧食市場調控取向,統籌考慮市場形勢,把握好市縣政府儲備糧輪出時機、節奏和力度,科學調控儲備糧市場投放,既要能滿足企業加工用糧需求,保證市場供應,又要避免出現集中大量投放,導致供需失衡、糧價下跌。要強化市場預期引導,加強宣傳、主動發聲,持續釋放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的積極信號。要加強市場監測,及時發現苗頭性、潛在性問題,主動應對化解風險隱患,確保不出現斷檔、脫銷情況,保障市場供應。
此外,暢通供應循環。緊盯《國家糧食應急預案》出臺步伐,對標新情況、新要求,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提升糧食應急儲運、加工、配送、供應能力,確保應急狀態下能夠及時響應、有效處置;動態調整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爭取更多優質企業進入長三角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目錄,鞏固拓展異地代儲范圍和規模,提升全省和區域糧食應急保障整體效能。
來源:中安在線